9月27日,开源鸿蒙技术大会2025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会上,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章晓峰发表题为《共建共享开源鸿蒙新世界》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开源鸿蒙的发展理念、行业落地与社区建设成果,并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并进,共建共享开源鸿蒙新世界。
章晓峰指出,开源鸿蒙致力于打造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根社区,以“一个系统、一个生态”为目标,让不同设备共享统一的平台,让开发者一次开发即可多端部署,消费者在各终端获得一致体验。通过稳固底座能力,并不断突破AI等创新技术,开源鸿蒙持续构筑面向智能化时代的操作系统竞争力。
在开发者与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开源鸿蒙社区规模不断突破。据章晓峰介绍,目前社区已汇聚超过9200名贡献者,479家社区伙伴,共设立68个特别兴趣小组(SIG),彰显了强大的技术活力和社区凝聚力。与此同时,数十家来自产业届、学术界、科研机构等领域的企业与组织,作为开源鸿蒙的重要捐赠人,正持续推动社区治理和技术演进。
此外,众多社区伙伴、头部知名高校深度参与开源鸿蒙底座共建,并在最新发布的6.0版本上积极贡献代码,不断完善开源鸿蒙技术竞争力。为激励更多开发者参与底座共建,开源鸿蒙开发者激励计划2025正式发布,通过设立专项攻坚激励,牵引开发者参与代码攻坚。开发者完成专项攻坚任务,即可获取积分、兑换奖金,优秀共建者还可解锁更多官方身份和社区福利。
在操作系统与应用体验层面,开源鸿蒙同样进展显著。2024年,华为公司基于开源鸿蒙打造的鸿蒙5操作系统发布。截至2025年9月,已有60多款、1700多万台终端设备搭载鸿蒙5,应用和元服务数量超过3万个。9000多款应用基于鸿蒙系统开放的碰一碰、实况窗、安全访问、意图框架等创新能力,开发出了超过70种创新体验。
为了解决“加入一个新生态就会增加一倍投入”的行业痛点,构建开发者友好的跨平台框架及三⽅库⽣态,开源鸿蒙跨平台框架PMC正式启动孵化,致力于推进Flutter、RN、Chromium、Electron等主流跨平台框架和各类常用三方库的技术演进与生态发展,目前已有21家初创成员单位,欢迎更多伙伴加入,持续提升开源鸿蒙应用开发体验。
在行业应用领域,已有 1300 多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开源鸿蒙兼容性测评,广泛应用于金融、教育、交通、航天、能源、医疗、消费电子等多个关键领域,成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底座。同时,中国移动、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海尔智家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都基于开源鸿蒙进行了定制化开发,推出了满足自身行业特定需求的操作系统发行版;华龙迅达、杭州银行也分别基于开源鸿蒙打造了面向工业制造和医疗行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各自行业提质增效,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开源鸿蒙外设生态也实现突破,并已在鸿蒙电脑上规模商用。目前已支持20多个种类的1500多种标准外设(键盘、鼠标、显示器等)、700余款通过鸿蒙电脑兼容测试认证的非标准外设,吸引40多家头部外设厂商加入适配。欢迎更多外设厂商积极送测认证,共同完善开源鸿蒙外设生态。
在端侧AI、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方向上,开源鸿蒙也在加速行动。通过共建统一的推理开放平台、自演进的Agent交互框架和具身智能框架三大核心能力,开源鸿蒙正逐步构建起从算力适配到底层框架、再到应用开发的完整AI能力栈。此外,社区还计划筹建具身智能PMC,致力于联合产学研各界,探索具身智能新技术与生态。
开源鸿蒙还积极推进统一互联技术的共建,目前已联合31家伙伴,共建35万行代码,推出4个互联根技术,制定6篇互联标准,并推动联动与控制、靠近弹框配网、投屏互联、文件互传等跨设备互联创新场景落地。开源鸿蒙的互联互通能力正在打破设备和厂商的边界,加速推动不同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应用,形成开放、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生态。
在设备连接层面,开源鸿蒙积极拥抱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构建鸿蒙星闪智联。通过软硬件联合创新,充分发挥开源鸿蒙架构优势与星闪高性能连接优势,打破终端设备之间的生态壁垒。目前已有50款芯片、200款产品适配和采用开源鸿蒙+星闪解决方案,持续构建万物互联的联接底座。
在产业政策方面,各地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开源鸿蒙产业发展。北京、深圳、成都、长沙、武汉、苏州、无锡、东莞等地相继出台政策措施,从供给侧、需求侧将OpenHarmony纳入重点扶持方向,推动开源鸿蒙生态建设。
此外,社区持续推进技术交流与共享。2025年社区开启开源鸿蒙城市技术沙龙活动,在各大城市展开专项技术研讨,牵引68个技术SIG参与,提升技术浓度,激发社区创新活力。
向阳而生,创新不止。站在开源鸿蒙发展的新节点,章晓峰呼吁更多开发者与伙伴加入开源鸿蒙社区,与社区共成长,共建共享开源鸿蒙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