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又一爆雷,内幕没那么简单
创始人
2025-09-26 01:42:06
0

《繁花》的编剧署名争议还在持续发酵中。

编剧古二(原名程俊年)发文指控《繁花》剧组没有给他应有的署名。

他表示,自己作为该剧的核心编剧,创作了关键故事线。

而且拿着低廉的工资,在剧组兼任生活助理的职位。

没想,最终连个编剧署名都不配。

剧组对此给出了相关回应。

并未对剧情创作归属做出明确回答,而反向指出古二的造谣行为。

这件事因为尚未有明确定论,所以现在成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罗生门情况。

实际上,这并非内娱第一次发生编剧署名权之类的问题。

鱼叔之前也和大家聊过很多次相关话题。

但问题依旧层出不穷。

只要有争议在,那就有继续讨论的价值。

所以,鱼叔今天就借着这个争议,再来和大家好好扒一扒编剧署名那些事儿。

当然,还是要先来盘一下这次的争议究竟怎么回事儿。

古二的维权并非最近才发生的事情。

早在2023年初,他就在自己的公众号「古二新语」中写了一篇名为《狗》的文章,疑似内涵《繁花》剧组种种乱象。

之后又接连写不少类似的文章,来揭露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以此开启了他漫长的维权之路。

古二指控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己的创作被剥夺。

古二表示自己2019年进组,主导创作了全剧的核心框架。

其中包括阿宝的金融线、李李的复仇线、汪小姐的创业线等核心内容。

但最终这些内容都被洗稿修改。

第二,署名缺失与稿酬拖欠。

在剧集播出后,古二发现自己只在片尾获得了一个「前期责任编辑」的署名。

至于自己应得稿费更是毫无踪影。

而拿着自己故事的署名编剧秦雯,则是风光无限将拿下白玉兰奖、金鹰奖的「最佳编剧」奖项。

第三,工作期间被劳动压榨导致健康损害。

古二曝光自己其实罹患渐冻症

在以「生活助理」的名义入职剧组后,不仅兼任编剧创作,还要承担导演生活服务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做饭、挡酒等。

而且收集材料、采访等调研全部自费,不报销。

这种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古二渐冻症恶化。

但在他想申请休息时,却遭王家卫反问:

你想问我要什么?

但对于这些指控,《繁花》剧组与导演王家卫、编剧秦雯都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一直到今年的八月底,古二再次在自己的公众号投放一枚重弹:数段录音。

其中包括古二向秦雯讲解金融术语、王家卫批评秦雯剧本,要求古二写框架秦雯修改、王秦二人私下吐槽其他演员的一系列内容。

他还放出自己在2019年12月的邮件,以此证明自己提交的剧本,早于秦雯修改版本。

这些内容曝光后,终于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

网友们不仅到电视剧、秦雯的微博下纷纷评论,要求说明真实情况。

还将王家卫之前关于《摆渡人》的事情又再次扒了出来。

当然也有人指出,古二偷偷录音并公开这一行为也存在问题。

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对于他身上发生的事情感到愤怒。

尤其在《繁花》剧组之后公开回应的内容语焉不详,大有回避之意。

23号更是补充回应古二仅为「前期资料收集小组成员」,2020年12月「擅自离组并带走资料」,后续未参与工作,片尾「前期责任编辑」署名符合其职责。

并且指责古二利用职务之便,偷录私人对话,还「恶劣地进行加工」,侵犯隐私毫无职业道德可言。

但也就是在补充回应这一天,人们发现古二的公众号被封

这种看起来是「捂嘴」的行为,反而更加证明了古二被压榨的事实。

目前,这件事还是处于各说各话的阶段。

即便舆论看起来好像偏倒一方,但没有定论之前,鱼叔也无法轻易得出结论。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

那就是,这几年编剧关于署名的事情越来越多。

像是四年前经典老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复映时,因为删除了「编剧林金」的署名,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大爆剧《隐秘的角落》前三集的编剧王雨铭、杨涵因为署名问题,打了四年官司。

两人早期签署了编剧协议,但因为各种原因双方中途结束了合作。

然而该剧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他们的剧本,却只在片尾进行了「特别鸣谢」而已。

还有《滤镜》编剧巫念顾,在微博公开指控电视剧出品方之一的星莲影视。

称自己参与了前12集的剧本创作,但并未获得署名。

因为制片方以「贡献度不足30%」为理由拒绝了署名要求。

总而言之,各种类型的问题层出不穷。

不过,古二这次的事情与之前的争议相比,多出了一个新的矛盾点。

那就是,当编剧不再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时,最终署名究竟该如何界定。

就像古二这次被署名「前期责任编辑」一样。

从他释出的录音中,我们的确能够听出他对故事的创作下了不少功夫。

即便我们非要将其工作内容归结到前期收集材料等,那也不能否认他参与了这个项目。

更何况,他做所内容也是剧本创作的重要环节。

而且我相信,其中还有更多其他的人也参与其中。

《繁花》播出后,香港的《明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名为《<繁花>二三事》。

作者署名为「爱家姐妹」。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自己一个女性朋友也曾以编剧的身份参与过《繁花》的创作。

但由于王家卫过于消耗人的工作方式,最后还是退出了剧组。

只是没想到,播出的电视剧中有用到女编剧的故事,可依旧没有署名。

团队编剧,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普遍。

但大多数只会署名其中最主要的一名或若干名编剧。

这反倒让鱼叔想起了杜琪峰与「银河创作组」

杜琪峰早期拍摄《枪火》《PTU》《黑社会》等电影时,剧组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对剧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些被采纳的想法、点子或剧情到最后并没有特别标注都是来自于谁。

而是最终在成片中统一署名为「银河创作组」。

甚至有些电影在得奖后,获得荣誉的也是整个「银河创作组」。

由此再来看这次《繁花》的争议。

参与创作的人,肯定远远不止一两个。

但最终的荣誉,却被秦雯一个人拿走了。

众所周知,编剧这一职业在内娱越来越成为边缘群体。

制片人、导演、演员都可以干预修改。

导致很多编剧,沦为码字的工具。

之前《鬼子来了》的编剧史健全就曾说过,因为导演过多参与剧本的创作,导致修改的内容远超于自己最初的写作。

所以他一直将这部电影看作是姜文的作品,而非自己的。

同时,编剧收入下滑也是全球性问题。

两年前的好莱坞编剧大罢工,问题之一就是不公平的收入。

CEO有游艇,我们有抵押贷款!

我们仅是想要从1%涨到2%而已!

不过,一直以来编剧面临的权利失衡问题基本上是外部问题。

直到发生古二这个事情,我们才清楚地认识到:

这个群体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行业地位问题。

就从《繁花》这一件事上来看,就可以明白:

很多时候,有名的编剧和无名的小编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身份地位差。

明明是共同创作着一部剧的剧本,明明团队中有不少人在收集资料、提供创意、设计剧情。

但最终收益最大的,往往只有团队中最有名气的那一个。

而且这种情况会不断恶性循环,有名的编剧代表作越来越多,无名的新人连个署名也拿不到。

除此之外,新人编剧还会在工作量上被压榨、身份被边缘化。

越是底层的普通编剧人员,越难以出头,也是最容易被替代。

就像好莱坞的编剧大罢工中,走上街头的基本上都是编剧团队中的普通打工人。

他们承担着最大的工作量,得到最少的收益。

而当行业出现问题,最先被裁的是他们。

AI兴起后,最先被替代的也是他们。

AI无法取代编剧!

与此同时,维权最难的群体,也是他们

像是《隐瞒的角落》的两位编剧虽然打赢了官司。

但剧方还是以「有无法克服的技术难度」以及「改片头要二审,怕不过」为理由依旧拒绝署名。

如今,编剧工作模式早已发生变化,团队创作的权责分明越来越模糊。

然而,行业规范却始终不够明确,缺乏明确的、标准化的评判标准去确保工作人员权益。

从而产生很大的灰色空间,致使普通编剧的署名权、收益的维权之路也愈发困难。

好莱坞编剧的困境,至少还有其工会强有力的支持。

但咱们这边好像始终缺少一股力量,来保护尚且年轻或还未闯出头的编剧们。


如今,古二与《繁花》的战争还在继续。

我们不知道结局什么时候能到来,更不知道这个结局究竟会不会出现。

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总是有知名的和无名的。

但当编剧不再是编剧,而是成为「耗材」一般的存在。

不知道下一次牺牲的会是谁。

更说不准牺牲的,又会是什么。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助理编辑:旺达的托马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冬至节气... 最新或2023(历届)冬至节气祝福句子大全 冬至到来气温降,多穿衣裳别逞强,多多锻炼体健康,暖暖胃肠...
关于描写浪花的句子大全 浪花像... 描写浪花的句子  1、浪花,像善舞的戏子舞出的层层衣袖;像天空风掀着的云朵一样狂奔,层层叠叠,令人感...
关于描写哭的句子大全 描写人物... 描写哭的句子  1、哭声,满屋子的哭声。湘湘在放声嚎哭,只听见一声声叫爸爸,没有喊出一声别的来。许涉...
关于描写狼的句子大全 褰㈠鐙... 描写狼的句子  1、没有利益的战斗我绝不参与,没有任何好处的朋友我绝不结交,只要对生存有利,哪怕是敌...
描写君子兰的句子大全 君子兰寓... 描写君子兰的句子  1、君子兰是一种品格高尚、伫立含蓄的花卉。它不但具有花株端庄、花形规整、花姿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