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可爱,我“不做人”的这几年
创始人
2025-09-24 14:59:08
0

主人公与植物白藤有深度联结的电视剧《司藤》(2021)。

以下为红润胖丁的独白:

要和大家聊这么一个奇特的话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开场。那就从启发我“不做人”的一个梦说起吧。某天晚上做梦,我在一家饭馆偶遇朋友,被问及“最近在忙什么”,挺久没工作的我忽然语塞,胡乱应付道:做了一段时间的电线杆。

这个回答太过荒诞,梦醒之后的我对此印象深刻。更荒诞的是,我真的开始想:去做一下电线杆,会如何?

如今我们生活的城市里,老式电线杆很少见了。我依然记得上世纪80、90年代那种环形中空水泥电线杆的样子:高瘦挺拔,干站着,看上去啥也不干(请电线杆大人原谅,您是在工作的)。那天下午,我找了一个人来人往的商圈广场,坐下发呆,想象自己是一根电线杆,试着变中空。那种状态,就如网友们常在搞笑视频的弹幕里调侃的那样,“看似人还在,实则已经走了一会儿了”。走了的,是那段时间困扰我的焦虑、苦闷情绪。

从那天起,我“开窍”了。为了调节情绪,我开始练习“不做人”,在傍晚,在周末,在假期,或是工作的间歇时间里。

那次做了个“有害垃圾”

最过分的一次,我做过“有害垃圾”。

一个秋日的周末午后,我在沿河公园散步,在一架由轮胎改造的秋千前停了下来。地面上残留着四个大字:有害垃圾。这是一座环保主题公园,这块地面曾装有科普垃圾分类知识的游戏装置。我犹豫了几秒,决心在秋千上荡一会儿,大不了就做个有害垃圾嘛!过期的小药片也好,废旧电池也罢,反正此刻我被妥善安放在了规定区域,秋千怎么荡,都不过分。

电视剧《城南旧事》(1983)剧照。

变身“有害垃圾”的我,回想起三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我曾有过的荒诞愿望。那时,我家住在北方小城的胡同里。我的小卧室有一扇高高的窗户,矮小的我刚好能透过它看到外面的天空。假期最后几天,我在赶作业,编造欠下的十几篇暑假日记。

偶然间一抬头,透过窗,我看见天空飘过一个塑料袋。我盯着它飘进窗框里,又消失在墙外。朋友们,你们小时候是不是梦想过做科学家、宇航员,去北极、上太空?可那一刻的我,多希望自己是个塑料袋啊!自由地在天上飞!

从这个夹杂着回忆与怪想的午后开始,再诡异的“不做人”的想法,在我这儿都不会显得荒诞。我做过很多不是人的东西,最方便的,是做一棵树。

最近昆明路边的栾树变得很漂亮,一部分叶片变黄,许多枝头结出草莓般的桃红色蒴果。这样的树让人赏心悦目,我跟风从衣柜里拿出很少穿的莓果色衣服,今天决心做栾树!要抛开一个内向中年妇女的扭扭捏捏,落落大方地花枝招展。

明代唐寅《桐阴清梦图》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有时,我会感到孤独——一个中年人在这个世界上的那种孤独,对长辈不好诉说,找朋友又怕打扰。我会找一棵高大挺拔的树,比如公园里三五个人才能围抱起树干的重阳木,在树下坐一会儿。树大招风,风中我变成一棵半大不小的树,依偎在大树旁,像偎在奶奶身边的大号胖娃娃。我会想象自己被爱护着,在热闹的公园里,偷偷地收获安慰。那是一个成年人内心不可言喻的慰藉。此外,有什么东西丢了找不回,我也会找一棵树,在水边的树。等一片落叶落入水中,无论它是慵懒地平躺着,还是像个不甘心的小水怪昂首巡游,我都会注视它,变成它,直至彻底看不见。我的遗憾也跟着散了。

夜风中一只白色博美

我最偏爱的变身角色是一只小巧可爱的白色博美犬。

我养猫,但时常羡慕养狗的朋友们,因为遛狗在我看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看《遛狗人日记》([英] 爱德华·司徒欧顿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版)这类书时,我发觉人类在遛狗时也在“遛”自己,遛一颗随心乱想的心。那么,把散步的自己变成一只小狗会如何?

电影《挚友》(The Friend,2024)剧照。

我做了不少功课。我家楼下米线店的雪纳瑞叫“可乐”,它每天都在店门口迎客、守门,晚九点小店打烊后陪主人一起回家。它性格稳重,是个好帮手。另一条街上,卤面店里有一只比熊。比熊公主不干活,就做吉祥物。每天备菜时,阿姨们会在工作桌旁专门为它准备一个红色塑料凳,几人一狗围在一起择薄荷、香菜。附近小酒馆有一只巨大的金毛,喜欢啃店门口的木头花箱。主人管不了,啃烂一个就换一个,所以酒馆总有一个破破烂烂的花箱和一只没事就啃、啃累了歇着、没一会儿又啃的坏毛孩。

每只小狗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我选了三五只被主人爱着的快乐小狗,把它们的表情移植到我身上。我变的是一只狗毛蓬松又干净的白色博美犬,偶尔会在头上扎个小揪揪,喜欢一蹦一跳地往前走。

电影《卡拉是条狗》(2003)剧照。

小狗开心,人能觉察到吗?能!大多数养狗的人都笃信这一点。那么,一个变成小狗的人开心,其他人能觉察到吗?能!因为我变成博美散步之后,经常被陌生人问路。人们总是会找那些看起来面相温和、心情不错的人问路,对吧?那时,我会被一下子拉回到人间,指完路再变成小狗,在夜风里继续做只有我知道的游戏。

一个不太爱社交的人变成小狗之后,会更积极地和偶遇的小狗、狗主人交流。蹲下来摸摸它们的头,问问名字。这只尾巴染成粉紫色的博美叫“李双双”,那只尾巴摇得像个狐狸精的萨摩耶叫“麻烦”。我甚至能更敏锐地发现城市里更多的小动物,比如过街的小老鼠、雨后爬出绿化带的癞蛤蟆。我会偷偷对着它们叮嘱一句:“你们不要被车轧到啊!” 都是动物,关爱一下,分内的事。

睡眠大师,

水边小青蛇

有段时间,我因为经济压力陷入失眠。我尝试过各种催眠音乐与音频,比如颂钵、中学语文课文、《论持久战》精讲、《经济学导论》……最后,我发现瑜伽休息术对我比较管用。这种催眠音频通常会以轻柔的语气,引导你进行身体各部分的放松,也会引导你想象一些有助于舒缓情绪的画面,比如“你游入清溪中,发现一个闪闪发光的宝盒”。

丰子恺作品《采药》局部。

但每当我游入水中,我的意识就开始抵抗了——不,不想做人了!我要做一条小蛇,游到岸边树林去晒月亮!我属蛇,不太怕那些性情温和且无毒的小蛇,比如翠青蛇,常见于南方草木茂盛处。我曾在夏季的粤北乡野见过这种柔润可爱的小生灵。

小心地拨开枝叶,一条翠青蛇盘绕在林间细枝上。它娇小、安逸,不问世事,在月光下温柔蜷缩着,睡得很香。多年后,辗转难眠的我从记忆中扒拉出这幅宁静的画面,开始笨拙地变成这条小蛇。很神奇,我的睡眠开始好转了。不愧是冬眠动物!

《刺猬的优雅》(Le hérisson,2009)剧照。

为了改善睡眠,我还变过猫,这对一个养猫的人来说不难。我会用脚丫子一上一下地打拍子,哄睡自己。这是在模仿猫咪侧躺小睡时甩尾巴的姿态。猫做这个动作时有秘诀,就是没有任何规律,所以我必须放弃人类的节奏感。天热时,猫开始翻肚皮,四脚朝天睡,我也学着做。这个动作类似瑜伽的快乐婴儿式,我要像小宝宝一样,和自己的四肢做游戏。如此,我拥有了入眠所需的放松与慵懒。

在云南住了几年后,我也会想象自己变成一只孔雀。野生的孔雀会在树上睡觉,躲避天敌。我在动物园里经常看到在树枝上打盹的孔雀,尾巴收着,悠悠下垂。树下,两个老人沉浸在中阮练习中。而旁观这一切的我也沉浸在这幅古典韵味浓郁的工笔画之中。动物园里养殖的孔雀也会在树枝上睡觉吗?我并不确定,但愿意如此想象。它听着中阮温厚的声音睡着了,垂下了华丽又繁重的尾巴。于是我也会在睡前练习放下重重的尾巴,接受生活中悬而未决、无法自控的事,放过自己,先睡个好觉。

大多数动物都比人类更会睡觉,所以变成动物的我更容易入眠。我会告诉自己,做了一天人,真不容易,好好休息吧!还不完的贷款和白天没吵赢的架,此刻统统与我无关。化作一只小蛇或是其他,视线所及最远也只是近处映着星光的清溪。此外无他事,听松生绿阴。

也可以是对你好的小妖怪

最近我偶遇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她说她的偶像是孙悟空,每当人生遇到艰难,她就“变”成孙悟空。我想她一定很幸福,毕竟猴哥是中国人的超级英雄,哪怕我们老了,猴哥都不会老。她一生之中都能不断变成更新、更帅版本的孙悟空去勇渡难关,真好!

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2025)画面。

我年纪大了,谦卑一些,所以更偏爱小妖怪。人们总是愿意赋予可爱的小妖怪们一些美好的品质,比如善良、守信、真诚,就像电影《浪浪山小妖怪》里,连猴哥也要送小妖怪们保命的毫毛。

我记得小学时,一位同学家长看到班里一个好看的小女孩,夸奖说“长得真漂亮,像一只小狐狸精”。这打开了我的思路,开始把一些人看成小动物精灵,比如动画片《樱桃小丸子》里的爷爷像一个长条地瓜精,我的后桌像金鱼,我的小舅舅很像一只蝉,当然这个秘密我一辈子都不敢告诉他。

动画片《樱桃小丸子》(1990)画面。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一群动物精灵之中,长大后的我忘了这些幻想。直到前段时间,在公共图书馆,我被一个大声呼喊着乱跑的小男孩打扰到忍无可忍。于是我走过去,努力摆出一副很吓人的神情说,“保持安静,不然我把你抱到山林里去,再也回不来了!” 那一刻,我变成了传说中的“老猫猴子”——山东小孩童年的噩梦。老实说,我至今都不知道奶奶口中会抱走坏小孩的妖怪到底是何方神兽,但这不妨碍我变成它,狐假虎威地教育一下聒噪的小朋友。

变成一个小妖怪并不意味着我被异化了,像卡夫卡小说里的人变虫子那般丧失主权。我希望小妖怪们在我的主动召唤下过来,帮我处理人类世界里的小麻烦。我认真地(胡乱)想过,我可能不一定是个人类。不然为什么活了这么多年,依然不太懂人类世界的人情世故,对大多数人追逐的各种欲望并不热切?不会周旋,不会撒谎,时常感到格格不入?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责备自己,间歇性地自我质疑。

但假如我就是个笨拙的小动物呢?我看过一种很可爱的说法。有些人上辈子可能是某种小动物,这辈子第一次做人,还不太熟练。于是我想象自己是一只尚在修炼的小动物精灵,类似华北、东北的“四大门”(狐狸、黄鼠狼、刺猬和蛇四种动物相关的民间信仰)中的某一支?或许我只是一只灵力极其低微的小刺猬精灵,带点刺但不伤人,高敏感又有点笨,勉勉强强能在人间存活。这样想,我便不再难为自己了,不一定要左右逢源,不一定要赚很多钱,尽力做个真诚善良的人就很了不起了!

变成小动物精灵的时候,有点社恐的我会变得大方许多,表达友情与爱意都更如鱼得水了。比如有时候因为帮忙被朋友感谢,“你像个小天使!”不,我不是西边的天使,我是中华大地上的一只小刺猬精!不能法力无边,但能保你积极地生活。我认为人类顶级的情感表达是这样的:你是我的小动物精灵,我会好好供养你。你笨一点,没有关系。你带着你的尾巴、毛刺,那些不擅长做人类的特质,哪怕是豪猪刺,也没关系。你的善良可爱让我崇拜。我们开心地过完这辈子就很好了!

万物可爱

以上,所有“不做人”的人间走神心得,听起来荒诞,却能治愈我的负面情绪,也不会耽误正儿八经的生活。我是有“传承”的。从古典文学中的庄周梦蝶、“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再到新近的影视动漫,如《滤镜》(女主角变身羊驼、针灸铜人、年画等)、《非人哉》(讲述中国神仙妖怪在现代生活中的爆笑日常的国漫),想象力如此飘逸又华丽的我们,怎能不会“不做人”呢?

动画片《非人哉》(2018)画面。

我们的烦恼恰恰来自于太会做人了,做个左右逢源的人、有钱人、成熟的人、被人喜欢的人,这当然好,但也会带来烦恼,于是大家需要在人间走神。诸如庄子的《逍遥游》中的诸多瑰丽想象,恰恰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我的走神心德有一套核心思想:人开心的时候可以不怎么像人,为了丢掉包袱;人不开心时更应该暂时不做人,为了抽离苦闷。失眠、无助、迷茫、寂寞时,做人难过,做棵树或做只小狗,就好受多了。

然而,我不打算以“不做人”的技艺来逃避现实。一个中年人的想象力,不应是避世的低级玩具,也应不助长人生的虚无主义。我要将锚稳稳地定在热爱生活,创造一种富有想象力的生活哲学,在精神世界里追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游艺。我的信条是万物可爱,多观察世界万物,就能在灵魂中多迎来几个非人的小精灵。

所以,想做什么,就去观察什么。想做彩虹,就去观察彩虹。于是我发现彩虹是长在云朵里的,下次扮演彩虹在雨后发呆时,就更懂得轻盈。最近我看到垃圾桶盖上有一杯被丢弃的柠檬茶,或许是太酸了?你看,新灵感这不就来了?下个周末,我打算带一本讲暗恋的酸涩小说去公园,试试把自己变成一杯酸到掉牙的柠檬茶,被人遗忘在某个角落,不被任何人打扰。

作者/红润胖丁

编辑/西西

校对/刘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自己变成“安卓人”,谷歌推出... IT之家 9 月 24 日消息,谷歌本月推出了一项 Androidify 功能,可根据每个人的自拍照...
《灼灼韶华》盘点褚韶华的男人们... 你好呀,我是脆梨~今天我们来八卦一下,盘点褚韶华一生遇到的那些男人们~不得不说,褚韶华真的优秀。遇到...
珍珠港电影观后感 珍珠港电影观... 范文一前段时间,我们班组织同学观看了好莱坞大片《珍珠港》。这部电影,描写了二战期间日军突袭珍珠港的经...
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600 南京... 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一我宁愿深刻同情,畅快痛恨,也不要模棱两可地冷静有个很亲密的朋友多年前一直用一个I...
真爱电影观后感200字 真爱电... 范文一《真爱》强大的感染力,让人震撼不已,真爱的情怀和力量足以征服观众。伟大的母亲,伟大的付出,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