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七批片单发布,诠释“小体量”如何撬动“大传播”
创始人
2025-09-14 00:04:52
0

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时至今年8月底,已累计推出六批共241部优秀作品,有力推动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地域文化传播力。伴随着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掀起创作热潮,以此为始端,一大批“跟着微短剧”系列先后涌现,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载体

9月13日,在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启动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正式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七批94部推荐剧目,进一步呈现了微短剧创作的生命力与创新方向。

从这个层面讲,该创作计划可谓是创新先行者

第七批推荐剧目作为创作计划启动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推荐,延续了“微短剧+文旅”的核心逻辑,题材覆盖历史、非遗、民俗、现代生活等多个领域,兼具教育性、娱乐性与传播性,并通过轻量化叙事,将地方文化基因融入剧情,激活“在地性”文旅价值。

其中,94部作品呈现出题材多样性和形式创新性

从主题创作来看,由湖北广电局选送的《真探·一九三八》和浙江厅选送的《燎原之重回1938》以历史叙事为脉络,通过时空穿越形式,让当代青年重回历史现场,感悟革命精神;《马背摇篮》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第二保育院的保育员借助马背上的驮床转移革命后代的故事,显然,这些作品更多承载起精神传承功能。

从题材来看,《舞动敦煌》《傩戏》《畲韵流光之凤求凰》等作品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视觉化叙事激活传统艺术和时代活力;《一碗泉州之姜母鸭》《哈喽,成都》则以地域美食、城市风情为切入点,塑造鲜活的地方文化符号;《无尽之海》讲述武馆少女与文物数字修复师之间的跨时空爱情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多部作品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相结合。如湖北局选送的如果秦简会说话,以云梦睡虎地秦简文物为载体,讲述了秦代令史喜、明代县丞张正清、当代干部陈洁三重时空的廉洁故事;《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 青铜盛世)》以科幻视角解读古蜀文明,展现三星堆文物瑰宝的艺术魅力,创新呈现古蜀文明神秘画卷;《古今忧乐范仲淹》用历史人物故事传递人文精神,体现了微短剧在文化创新中的灵活性;《郑和下西洋:沧海新途》讲述了太仓少女郑梓玥与密码学家陈奉一,联手破解郑和下西洋秘密的文化寻根之旅。这些作品以历史文化遗产为背景,通过科幻或传奇叙事重构历史记忆。

还有从《去桃花盛开的地方2》的西藏林芝桃花美景,到《钟鼓楼前》的北京胡同文化,从湖北局选送的《虾王》关于美食与爱情的故事,到《舞动敦煌》的西北艺术瑰宝……

第七批微短剧用轻盈体量讲述地域故事,持续深化微短剧与文旅产业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微短剧的内容生态,还成为地方文旅资源的动态名片,构建起“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新型文旅消费场景。

微短剧依托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性,在叙事上强调“短、精、快”,同时积极探索技术赋能与形式创新

例如,《燎原之重回1938》《请回答1937》采用穿越、悬疑等类型化手法,增强观众沉浸感;《G331号秘境来信》《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结合探险元素,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展现地域风光的神秘性。

此外,部分作品尝试互动剧、跨媒介叙事等新模式,如《真相半白》《探案长相思“女主”》融合推理互动,推动用户从“观看”到“参与”,进一步拓展了微短剧的边界。

本批剧目显著强化了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联动性。例如,《甬忆南侨梦归人》依托宁波侨乡背景,《马背摇篮》呼应内蒙古草原文化,《围龙屋惊奇夜》展现客家建筑与民俗,均实现了内容叙事与地域标识的深度绑定。这种“一剧一地”的模式,不仅增强了剧集的文化独特性,也为地方文旅提供了精准的内容引流。

此外,入选的多部剧目直接嵌入旅游场景或文化地标。如《苏小游之洪武帝玩转新南京》以明文化为主题串联南京景点,《鼗启时空之义乌植物园奇幻春游》结合义乌本地景观,形成了“剧集即导览、观看即种草”的传播效果。

另外,XR、AI生成、虚实交互等新技术手段运用在微短剧创作上,为微短剧呈现出更为广阔的虚实创作空间。比如,《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 青铜盛世)》由AIGC制作,观众可沉浸式体验历史场景;《苏小游之洪武帝玩转新南京》同样融合AI技术展现了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纵深与创新活力;《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则以AI技术,展现了马家窑文化等史前文明的神秘魅力与深厚底蕴。

技术革新不仅提升了视听体验,也为中小成本制作提供了破圈可能

微短剧的轻体量、强传播特性,使其成为文旅宣传的高效载体,尤其是通过剧情植入地域景观、民俗活动、特色产业等,微短剧有效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旅游意愿

比如,《海昏行第二季》《甬忆南侨梦归人》等作品将历史遗址与人物故事结合,推动文化认知与旅游消费的联动。

其中,《海昏行第二季》以现代人王衡穿越西汉的奇幻叙事为主线,在时空交错中讲述刘贺的传奇命运,并以悬疑手法揭开与墓主及文物的千年对话;《甬忆南侨梦归人》中的取景地宁波天一阁、南塘老街等,巧妙串联起南侨机工队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既有十足的契合感,也让观众沉浸其中。

与此同时,这些微短剧与年轻受众的观看习惯高度契合。本批剧目中,《重生,我在苏超踢前锋》《开麦吧,少年》等作品融入体育、音乐等青春元素,《乘风2025之三十而励》《留学生公寓》关注当代青年生活议题,通过贴近现实的情节设计增强共鸣感。

另外,奇幻、悬疑等类型化叙事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神鱼幻龙第一季》《暗渡春华》等作品通过强情节设定提升观看黏性;《真相半白》《轮廓中的真相》则尝试探案叙事与地域文化结合,在娱乐性中植入文化认知。

相信伴随着更多观众通过这些作品,将跟着《去桃花盛开的地方2》去探访西藏林芝桃花村,随着《真探·一九三八》引领人们重返武汉抗战遗址,从北京胡同到泉州老街,从敦煌大漠到海岛风情,这94部微短剧如同一幅幅文化地图,引导观众在观看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萌发行走的愿望。

此次94部作品的集中发布,既是对优质内容的肯定,也进一步明确了“主题鲜明、内容生动、传播广泛”的创作导向。同时,各地文旅部门与制作机构的协同合作,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用户互动”的微短剧生态体系。

应当讲,创作计划通过批量推荐优秀剧目,引导行业摆脱同质化、低俗化倾向,推动微短剧向精品化、专业化升级。从首批到第七批,剧本题材日益丰富,制作水准显著提升,反映了行业生态的优化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通过微短剧这一轻巧而富有张力的形式,实现了文化传播与旅游推广的双向赋能,也标志着“微短剧+文旅”模式进入深化阶段,在题材拓展、技术应用与产业联动上展现出新的可能性,微短剧正在用“小体量”讲述“大故事”、撬动“大传播”,成为新时代文旅叙事的重要载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敌了这球!阿季奇无解世界波!... 直播吧09月14日讯 阿季奇无解世界波,尤文第91分钟4-3领先!
幼儿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小班 ...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感谢大家今天的光临。孩子入学一晃已经一个多学期了,我向今天所有到来...
机关保密承诺书样本 机关保密承... 机关保密承诺书样本(一):   我了解有关保密法规制度,知悉应当承担的保密义务和法律责任。本人庄重承...
信息数据保密承诺书 信息数据保... 信息数据保密承诺书(一):   为保证对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履行保密义务,不...
食品安全承诺书怎么写 食品安全...   为认真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保证食品安全,本店向社会和广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