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为什么这么红?
创始人
2025-09-08 22:06:06
0

撰文| 文烨豪

编辑| 吴先之

从小说,到网剧综艺,再到直播、短视频,内容行业每一次流水转向,每一轮介质更替,都曾造就过现象级的攫取者。

短剧行业亦是如此,起初,其以热闹、上头出圈,引爆了整个内容生态。但在内容行业,最容易误判的东西恰恰是“爆款”,值得拆解的不是谁“爆”得多快,而是谁能熬得久。

基于此,短剧很早就被外界打上“转瞬即逝”的标签,留下短命风口难以持久的预判。

直至红果的横空出世。

2023年推出之时,其既没有工业水准的制作,亦没有热搜常客的明星加持,甚至连名字,都像是一次内部提案临时命名。两年后,其不仅成为了短剧行业的头号玩家,亦在月活层面,实现了对长视频前辈们的追赶甚至反超。

红果不是那种能一眼看穿的产品。如果试图从内容本身找答案,或许会失望,因为红果的爆发,不完全是内容行业的胜利,更像是字节组织逻辑的一次胜利。

如何制造红果?

从表面上看,红果的成功有着很多叙事入口——从免费取代付费的拐点判断,到激励机制设计、抖音生态带来的冷启动动能等。

真正决定它能跑多远的,不是风向,而是底盘。

在字节体系内,红果的立项逻辑、产品路径和资源组织方式,基本上与“好内容”无关。其运行在一套机制优先的架构中——内容只是变量,组织才是常量。

彼时,多数短剧、长剧平台仍处于“内容为轴”的模式中,创作先行,反馈滞后。红果则反过来,先搭好机制,将商业模式、内容准入、分发逻辑、引流机制等全部前置。

这背后,是字节多年“高一致性”的体现。

其实,纵观整个商业世界,战斗力强悍的玩家,并不算少。真正罕见的,是组织一致性在规模化之后仍能维持,毕竟对巨头而言,其常常是第一个崩塌的部分。

对巨头而言,扩张是必然,而在快速扩张之后,部门壁垒、山头文化、资源内耗……几乎不可避免,进而陷入“诸侯割据”,步调混乱。马化腾曾说,腾讯吃过文化稀释的亏——愿景尚在,但执行力已碎片化,主文化与局部动机开始错位。

在红果身上,这套风险被尽可能压到了最小——红果项目没有独立生长,而是深度嵌入到了字节既有资源体系中。据悉,上线前夕,字节直接将番茄小说团队大批核心员工调入短剧项目组,全线支援。

在同阅文的付费免费之战中,番茄团队操磨出了不俗的战斗力。而免费小说与短剧虽属不同介质,但都讲究绝对速度,甚至,短剧还要更快——内容快速生产、快速上线、快速引流,速度决定生死,慢半拍就意味着死路一条。

剧本供给是决定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番茄小说的IP库,为红果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红果播放量破十亿的爆款中,有10部直接改编自番茄小说。而两者背后的版权负责人,甚至是同一个人,袁子超。

因此,事后诸葛地看,近乎相通的底层运行逻辑,使红果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番茄的打法与战斗力,在付费短剧盛行的时间节点,证明了“免费摧毁付费”依然有效。

只是,在行业汰换加速的战场,此番逻辑足以支撑其杀出重围,但想要真正爆发、长红,仍需更大的靠山。对此,字节掏出了其传统打法,即大力出奇迹。

所谓大力出奇迹,并不等于“蛮干”,而是一套内化的资源策略——只要方向被验证,资源就会在短时间内倾斜到底,组织会近乎毫无保留地加速推进,直到夺下旗帜。

这种节奏曾帮助字节在图文资讯、短视频等领域实现对既有巨头的反向包抄,红果,只不过是这套模型在短剧行业的又一延续——内容质量可以缓,叙事结构可以调,但流量窗口必须第一时间抢下。

因此,红果的启动,没有走传统内容平台的路径,而是直接借用了“网赚产品”的增长骨架。上线初期,其设计了一套“刷短剧领现金”的机制,用户每完成一段观看,即可获得可提现金币奖励。

这套机制深谙行为经济学精髓,前期用“免费短剧+金币提现”建立路径依赖,中期通过算法动态调整广告密度,在用户耐受阈值边缘反复试探。在此背景下,用户往往会卷入斯金纳箱式的行为闭环。

这样的机制,在早已习惯深耕细作,用内容换钢镚的传统影视玩家眼中近乎亵渎。但对红果而言,其精准踩在人性中的贪与惰之间,不仅合理,甚至有效得令人不安。在此背景下,红果一度冲上App Store免费榜第一,而排行榜本身,既是结果,也是一次广告。

归根结底,红果前中期的成功,是字节式机制、打法的胜利,而非内容的胜利。而这,并不足以构建护城河。基于此,当攻占用户心智,跑出正循环之后,红果的运营节奏悄然改变,从“抢滩”转向“筑城”。

快刀砍不开石墙

任何打法路径,只要足够成功,就会在某个时间点遭遇自身的边界——变量不断涌现之下,既有链路很难成为万能药,甚至注定无法长生。

对红果而言,这个边界是两重的——一是用户端,审美疲劳与同质化的剧目结构正逐渐侵蚀其“上头感”;二是平台端,一旦免费成为行业共识,巨头竞相跟随,下一个落点终将回归内容本身。

“抢滩”已经完成,“筑城”必须开始。这背后逻辑不是“怎么再赢一次”,而是“怎么在赢过之后不输”。

只是,在此过程中,红果前期最擅长的那套快、狠、准的打法,未必适用。

字节跳动一向擅长制造“有效内容”——内容是否精彩并非核心,重要的是能否跑赢完播率、拉满留存、撬动转化。这种模式放在曾经的短剧赛道问题不大,毕竟其用户预期低、节奏快、容错高,平台以量换质便能跑出结果。

反观长视频平台,短剧步调普遍更慢,一方面确实因为“端着”——对内容质量有自我要求,对观众保留敬意;另一方面,部分平台早期短剧仍保留着传统链路,在选角、视觉与编剧节奏上虽有稳定审美水准。

只是,在当时,用户对更“短剧”的短剧仍有着较强的新鲜感,加之更高维度对短剧内容的约束有限,“有温度作品”并没有过多内容统治力。

不过,作为新兴内容形态,短剧赛道最终将被内容行业的底层逻辑收束。而最近两年间,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敦促“下,精品化成为了短剧下半场的出路所在。

这种转身,对红果来说,其实并不轻松。

这不是红果的问题,字节跳动的打法哲学局限之处——其具备强悍的效率,可一旦离开以快取胜、反馈即时的行业,便略显水土难服。

曾经的朝夕光年是典型例子,字节曾奉行大力出奇迹的打法,在游戏行业投入巨资、挖人、并购,从资源配置的激进程度看,与短剧、短视频无异。奈何游戏、教育产品都属于”慢业务“,反馈延迟、周期较长最终,最终大力没有砸出奇迹。

红果前期的爆发,恰恰是因为它避开了复杂性,但其想要穿透短剧行业的下一阶段——它终将面对与长视频平台一样的难题。

毕竟,叙事复杂度更高、情绪浓度更低、审美多元度更强的“精品短剧”,同长剧、游戏一样,需要容错空间、慢变量与承担不确定性。

最近一年多来,红果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转向“难的那一部分”,明显加重了对“重内容”的投入。

比如其今年,其启动了“果燃”计划,首轮推出超过二十部精品短剧。与过往不同,这批作品更多押注于人物构建与世界观建立,且外拓《志明与春娇》《羞羞的铁拳》等成熟IP进行短剧化改编,整体介入、协作更深。

另一方面,红果开始加速走入内容上游。

曾被爱奇艺炮轰的排他性协议,便是其同上游制作方加强绑定的体现。而对于短剧最原初的剧本创作环节,红果最近一年间亦在加以强化——一部小说刚上线,同一IP下,多位编剧并行改编、抢位上线,“黑暗森林式”的项目赛跑已成行业默认生态。

整体来看,红果正主动上抬内容质量的标尺,其亦提供了与此匹配的”加权“。今年上半年,其就曾调整了剧本分账模式,剧本保底收入大幅提升,分成比例上调至20%,并建立“全生命周期分账”,最大程度收编优质短剧编剧。

显然,红果想要拉高自己的门槛,不再依赖“机制跑赢内容”,而试图建立“机制反哺内容”的结构。而这,或许正是它在快准狠之后,所渴望补上的“慢”那一环。

红果慢不下来

精品化从来不是短跑,而是登山,需要玩家们在低回报周期里慢磨内容、容忍复杂、接受滞后。

在此过程中,红果的脚步难免放缓。可红果虽慢下来了,外界却不会因为红果赢下了第一阶段战役,就停止追赶——无论是爱优腾,还是小红书、拼多多等玩家,都打出了相应的短剧手牌。

此外,据光之星球了解,现在诸如点众等短剧玩家,正有意同红果“解绑”,将鸡蛋放在更多篮子里,比如河马短剧。因此,现阶段点众收稿都有意避开了番茄小说IP——改编自番茄IP的短剧,必须绑定红果。

在此背景下,从融合短视频到测试社区,再到短剧版权中心的成立,红果似乎正重新下注变量。

表面上,一个是产品形态的微调,一个是用户关系的补足,另一个是产业结构的介入,略显零散,但这三步棋,似乎都指向一个目标,即使红果更加”独立“。

红果曾受益于抖音的流量,但内部资源并非无限,也非零成本。一方面,随着红果成熟,流量越往后边际转化越低,整个漏斗可能将倒灌;另一方面,对字节而言,已然跑出绝对性优势的红果,在内部资源分配层面并不在第一优先级。

因此,长期来看,注定只能是生态里的“可调用变量”,而无法成为“自循环结构”。而红果内部的短视频与社区功能,显然将服务于这轮变化——通过自建生态,做厚红果本身。

而此番主动或被迫“独立”背后,或许亦藏着字节更深层的意志——对红果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增长放缓,而是活在功劳簿上。

纵观商业世界,红利型增长,往往会遮蔽组织的退化。当一切都太顺,组织就会误判”这条路可以一直走”。尤其是当增长源不是自己造血,而是生态灌注时,产品更容易失去结构焦虑,进入路径依赖。

历史早有前车之鉴。谷歌当年靠广告变现跑出高现金流时,彼时的谷歌员工并不焦虑,而是活在“赢过”的幻觉里。直到外部世界变了,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站的不是山顶,而是悬崖边。亦因如此,近些年热火朝天的AI军备竞赛,某种程度上反倒激活、唤醒了谷歌。

红果一定程度上亦是站在抖音肩膀上的产物,因此字节对其似乎保有高度警觉——当快成为组织信仰,慢就成了背叛,不是稳健,慢就是慢。

或因如此,尽管红果已然处在行业第一身位,其还是孕育出了咸柠、木叶短剧等“分身”,相较高举精品化大旗的红果,后者更垂直、精简,内容亦更显爽感——对于几乎同短剧形态共生的“内容野性”,字节似乎并不愿丢。

这大概是一次有意为之的分裂:红果稳住阵地,木叶与咸柠则不断试探边界——不是为了替代谁,而是为了保留进攻的可能性。

微信号|TMTweb

公众号|光子星球

别忘了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支付宝敬业福如何才能获得.揭秘... 敬业福如何才能获得?  第1种:1月28日-2月6日,添加10个支付宝好友可随机领取3张福卡;   ...
最新或2023(历届)公务员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谈及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时表示,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实要完善工资...
红军精神三句半 红军精神三句半... 爬雪山,过草地,红军精神代代传   我们敲锣又打鼓 歌颂红军两万五 精神抖擞说长征 不怕苦  红军长...
生日祝福三句半 生日祝福三句半... 三维生日庆佳时,争送祝福我来迟,买个蛋糕送大礼,自己吃!开个玩笑别介意,只为论坛添喜气,祝福前景更美...
原创 如...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8月非农就业数据只录得2.2万人,较机构普遍预测的数值要低很多。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