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塑普又火了!这部女性创业短剧凭什么让全网喊“不够看”?
创始人
2025-08-29 02:41:33
0

又一部方言短剧火了,这一次是湖南塑普。

8月17日,红果短剧“果燃计划”出品的《弄潮》开播,上线一周播放量超3亿,红果热度最高超5500万,登上红果短剧热搜榜第四。该剧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湖南为背景,讲述三位性格鲜明、背景各异的女性王巧绘、赵玉兰、李亚洁从误解走向理解,从孤立走向同盟,最终携手创业,共同面对时代浪潮的故事。

爱情只是点缀,姐妹才是真的。她们之间没有反目、没有“互掐”,只有真挚的友情、共同的梦想与彼此的成全。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从大山里出走的女主王巧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演活了湘妹子的直爽泼辣、敢想敢拼。在塑普的持续“洗脑”中,沉浸式看剧的观众直呼太好磕了:“48集根本不够看!”

△红果短剧热搜榜排行第四

女性独立:从“巧娣”到“巧绘”

“落凤村”是农村女性命运囚笼的象征,王巧绘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隐喻。

出生在“落凤村”的王巧绘原名“王巧娣”,寓意“恰巧有个弟弟”,是无数“招娣”的缩影。父亲王五为了给儿子凑彩礼,强行将她嫁给当地无赖周保生。为了摆脱命运,巧娣在婚礼上“假死”,在母亲王慧兰和发小赵玉兰的帮助下,艰难逃出“落凤村”。

△剧照,巧绘搭班车离开“落凤村”

母亲和发小对巧娣的帮助并不止步于“出逃”。剧中女性之间的互助并不靠生硬的冲突和口号去体现,而是巧妙融合在剧情中顺理成章的发生。母亲虽然没有走出大山,但传授给了她精湛的裁缝手艺;玉兰没有搭上出走的班车,但教会她读书写字——会缝纫、能写字,这一切都为她成功应聘为固阳县成衣厂女工创造了必要性条件。

△剧照,玉兰教巧绘识字

“我不当新娘,要当工人。”在招聘简历上,她郑重地将自己的名字改写为“王巧绘”。从前那个被家庭安排、被迫接受命运的“巧娣”,在逃出大山的那一刻,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主宰——“巧绘”。她不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交易物”,而是用一针一线“绘制”自己未来的“弄潮儿”。

“绘”也与母亲的名字慧兰同音,是巧绘对母亲未实现的命运的延续,正是母亲无私的代际托举,才有了她逆天改命的可能。“等我做了正式工,我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分房,然后接我妈和玉兰到镇上一起生活……”出走的巧绘也在回望守护她的人。

时代弄潮:专注事业的女性合伙人

在传统叙事中,“三个女人一台戏”常被理解为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然而,《弄潮》却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叙事姿态,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在成衣厂,巧绘与厂长之女李亚洁不打不相识:一个是逃出大山渴望成为工人在城市安家置业的“乡里别”,一个是衣食无忧但笼罩在父亲的光环下被误认为“花瓶”的“大小姐”。从竞争、误解到合作共赢,两个女孩在缝纫机风波和偷布风波中化敌为友,成为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

△短剧截图,巧绘与亚洁合作赶制成衣

“不要为了男人反目啊!”当亚洁提及男主时,网友表示出担忧。按照一般短剧的套路,“二女争一男”的戏码即将上演。但《弄潮》没有,男主既没有让姐妹反目,也不是天降神兵,而是鼓励巧绘勇敢离开没有创新土壤和充满人情纷争的国营工厂,到长沙闯出另一片天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巧绘重逢了从家暴泥淖中挣脱的玉兰与离开父亲掌控的亚洁,三人一起开启全新的命运篇章。

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个体经济初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姐妹三人不靠男人和运气,而是靠技术、诚信和彼此的支持,从摆摊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巧心时装店。巧绘的裁缝手艺、亚洁的管理头脑、玉兰的务实稳重,组成了一个完整而坚实的创业团队。

她们是“事业合伙人”,更是“人生合伙人”。这种关系的塑造,打破了以往短剧作品中女性要么为情所困、要么为权所争的套路,提供了一种更健康、更现代的女性关系范式。

湖南塑普:细节打磨短剧“爆款”

《弄潮》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主题和剧情,以及主演们生动的演绎,更在于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尤其是对湖南方言的使用,成为该剧一大亮点。

据了解,剧组在开拍前两个月就深入湖南地区的纺织厂进行采风,演员在进组前一周集中学习方言,拍摄全程自带口音。配音导演@熊小小为此召集了全北京的湖南人搭建配音群,大家都有一种宣传家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配音导演@配音演员熊小小的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陈芳彤是自主完成配音的,力求情绪到位,生动自然,让观众有代入感。这种对方言的重视,不仅增强了剧集的真实感和地域特色,更让角色立得住、站得稳。塑普自带的幽默效果,也为剧情和人物塑造增色不少。

此外,剧组还对服装、道具、场景做了大量调研。剧中出现的蝴蝶牌缝纫机、80年代的成衣车间、广交会的展台布置等,都经过大量历史资料考证。36套原创服装、8首原创配乐,剧组从视觉和听觉上共同构建了一个可信的时代空间,这也为吸引具有年代记忆的中年观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短剧截图,背景标语、缝纫设备还原80年代风格

正是这些细节的堆叠,让《弄潮》不再是“流水线短剧”,而是一部具有电影质感的时代佳作。它也印证了红果短剧“果燃计划”的初心——拒绝“流量至上、内容粗糙”,坚持“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创作。

△网友评论

《弄潮》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原来女性题材可以不靠“撕逼”和“夺爱”来制造戏剧冲突;时代剧不用宏大叙事也能打动人心;短剧不用牺牲品质也能实现流量与口碑的双赢。这或许才是“弄潮”真正的含义: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迎浪而上,成就自己的范式。

潇湘晨报记者江郑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唐朝最负盛名的大将之一,敌人听... 唐朝最负盛名的大将之一,敌人听其名便未战先逃?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作为我国...
汉中之战是因为刘备太强曹操才会... 还不知道:汉中之战是因为刘备太强曹操才会败的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
她一介平民,屏美貌成宠妃,年老... 她一介平民,屏美貌成宠妃,年老却要靠讨饭来充饥?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起杜秋娘...
孙权扩大地盘为什么没有称帝而是... 还不知道:孙权扩大地盘为什么没有称帝而是跑去找曹操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
隋炀帝杨广到底有多厉害?让唐太... 隋炀帝杨广到底有多厉害?让唐太宗李世民穷其一生都无法超越。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