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9岁的村长封铁头,在银子嫁给宁财主以后的十多年,第二次踏进宁家,见到37岁更加有风韵的银子时,铁头还是那么心动,银子牵着儿子从屋里出来时,只抬头看清了是他,便匆忙低下头到后院去了,铁头看到这个跟他形同陌路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心如刀绞。
回到家面对自己的那个傻挑媳妇,顿时火冒三丈,狠踢她屁股,这些年,傻挑一直是铁头的出气筒,每次被打,傻挑便一边躲一边喊“不敢啦,不敢啦”!其实傻挑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不敢什么,但已经习惯了,铁头是在为当年自己的一时冲动而错失银子懊悔,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傻挑。
铁头到宁家,是找宁学祥献地献田的,没想到宁学祥觉悟这么高,坐在太师椅上,见铁头他们进来时,居然神情泰然,铁头怵了一下,面对这个财主老头,气场上还是那么强。
宁学祥主动拿出了630亩地出来,铁头和几个村干部一人分了四五亩,众人惊讶,本以为找宁老财拿地会是一场硬杖,没想到这么顺利,调查完发现竟然都收到了地契,大家又佩服得感叹一声:“这个家老伙,转变得还怪快呢”!
但村干部们并没有告诉大家在宁财主那里分到这么多地的事情,毕竟村民们顶多只分到了一亩,连刚从东南乡回来的腻味,只分到了别家富农交出的一亩地,腻味不罢休,非要宁财主当年从他爹封四手里拿走的三亩地也还给他,这才是造成腻味带头打死宁学祥原因。
这才是原著里最真实的原因。
看完《生万物》的原著,说实话,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那段过往的历史。
和莫言的《生死疲劳》有些相似,同样是那段难忘的岁月,五十年四代人的故事,尤其是大脚牵着他心爱的黑牛耕地时情景,太像《生死疲劳》里那个叫西门闹的大财主投胎变成牛之后,跟它的主人蓝脸一起耕地的场景,人可怜,牛也可怜。
电视剧其实已经改编了好多,将大部分不适宜播出的情节都改了,但书里的内容,才是真的让人看到了那段残酷的岁月,以及人物命运随着时代的变化,所裹挟的颠簸。
铁头、腻味、宁家、封家的后代们,却依旧交织在这片土地上,这些后代之间又产生了数不清的恩怨纠缠,像一个个因果轮回的轨道,似乎在天牛庙村里,形成了一个个闭环。
只有看书,才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些人物和那些历史的痛与叹!
记得有一本书里说过,历史是不能批判的,不能站在上帝视角去审视那段过往,历史只能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去认识。
《生万物》的原著叫《缱绻与决绝》,这部出版于1997年的苦难文学,跟莫言和余华的小说差不多,作者赵德发创作出“农民三部曲”,获人民文学奖,直到今年,这部小说才改编成电视剧,才让这部优秀的作品被广大读者熟知和认可。
可惜,电视剧永远无法展示出小说里的内心活动与更加现实的历史过往,读完后,只能一声长叹,仿佛跟着书中人物,走过了六七十个沉浮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