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孟 旭
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近日在苏州举办。本届智博会围绕“智无界·慧共生”主题,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窗口,集中展示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苏超”赛场到“云上”景区,从智能制造车间到生命科学实验室……智博会上看趋势,AI技术已成为深度渗透产业肌理的核心引擎。
AI+解锁“苏超”出圈密码
“还记得7月20日苏州对战镇江那场‘苏超’比赛吗?赛前表演时,领队机器人就是WAWA!”展台上,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严冬熟练操作遥控器。收到指令的WAWA机器人灵活地舒展身姿,眨着“大眼睛”,挥舞着双手,与观众热络地打招呼。WAWA可不是只会卖萌,它还具备充放电功能,可作为光源与智能音响,也能帮助户外人群负重载物。
展会现场另一款人气AI产品——身材小巧却有着4米“大长腿”的XbotGo变色龙,则是“苏超”苏州队日常训练备赛的伙伴和助手。深眸远智(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市场总监冯亮介绍,这是一款消费级AI运动追踪系统,可以全自动拍摄篮球、足球等团队类竞技体育比赛,帮助队员进行赛后复盘,深受运动员、体育爱好者欢迎。
“在体育赛事中,AI可以是导播、摄像、字幕员、数据分析师、裁判员、教练员等多种角色,甚至还能自动生成高光集锦短视频,帮助场馆和品牌方进行广告营销。”央视原体育评论员、深动视界(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建宏向观众演示他的项目——全球首套体育智能直播系统在台球比赛中的应用:每打一杆,球桌上的“战况”就被球桌上方摄像头精准捕捉,比赛分数、冲球速度等数据实时展现在大屏幕上。
“AI让整个赛事直播过程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相较传统四机位直播,成本降低90%以上。”刘建宏说,这套系统已应用于300多场马拉松赛事和1000多场台球赛事,未来还将试水更多体育项目。
“苏超”的出圈,带动AI在体育场景中的丰富应用被更多人了解。“这正是AI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体现。”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董事长、总裁张峰说。
人工智能成为协同伙伴
“人工智能正经历从‘辅助工具’向‘协同伙伴’的深刻进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高文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要重点关注3个方面:一是多模态的深度融合,推动AI实现对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的统一理解与生成,逼近人类认知水平;二是具身智能的突破,人形机器人、无人系统等将重塑生产制造流程与人类生活方式;三是AI for Science,即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AI将成为加速科学发现、破解复杂世界难题的重要力量。
智博会上,这些最前沿的行业趋势和动态近在眼前。长相各异的具身智能,把现场变成欢乐的“机器人派对”:它们有的举着机械臂比心,有的利索地连翻跟头,有的转着圈跳起舞,有的凑到镜头前歪头卖萌……还有淘气的,喊住路过的年长观众:“快看我!我可以给您量血压呢!”
切换到生产领域,机器人则收起可爱的一面,展现出实力和担当。危险的户外、高空作业,最适合让机器人来完成。来自奥克福(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的“攀”系列爬壁检修机器人现场秀绝活。“基于真空负压吸附技术,机器人可稳定攀爬于混凝土、玻璃、木材、金属等各种材质表面,并能搭载多种工具。”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宋亚燕介绍,目前该系列机器人主要工作场景是结构建筑物外观的检测维修。
探路“人机共生”,苏州企业也正在发力。在英矽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实验室里,人形机器人“监督者”通过数据采集和系统训练,学习人类科学家的技能,协助开展实验室参观、远程呈现、跟踪记录和实验室监督等日常工作。作为一家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英矽智能的目标就是以AI加速药物研发。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打比方:AI一天的预测成果,人类可能需要10年验证,能产业化的就更少了。他呼吁学术界产业界携手,疏通AI科学发现的“堰塞湖”,加快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沪苏联动共建开放生态
从上海黄浦江畔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到苏州金鸡湖畔的智博会,一场24小时内的“双向奔赴”,上演区域协同的生动故事——
7月27日,由苏州工业园区发起的“长三角智造双城汇”在上海举办。借助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平台,华兴源创、信达生物、九识智能等6家园区企业发布16项AI技术需求,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
7月28日,来自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的40余位专业观众来到苏州工业园区,以一场“苏州智造City Walk”,沉浸式体验园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生态,并与智博会参展企业面对面交流。
作为今年智博会的一大亮点,沪苏的亲密互动,拉开双城“智联革命”的序幕。上海的技术创新有了“苏州场景”的广阔验证土壤,苏州的产业升级获得“上海智力”的精准赋能。两场大会期间,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三方达成战略合作,组成长三角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共同提升长三角人工智能生态协同效能。
根据本届智博会上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24—2025)》《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4—2025)》等行业权威报告,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与治理架构正加速迭代升级,全球主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国内主要城市纷纷抢滩布局。苏州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凭借在智能制造、投融资等板块的瞩目成绩,跻身国内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排行榜前五。
越来越畅通的交流与互动,让更多城市参与到苏州的创新实践中,也让AI成为苏州链接世界、链接未来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