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是否出席九三胜利日阅兵还没有明确消息,不过,有消息称,李在明近期将访问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表示,美国将对韩国征收15%的关税——李在明选择飞往华盛顿,用450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换一张进入白宫的“门票”。
这笔钱不是普通的投资,而是韩国向美国缴纳的“保护费”:3500亿美元用于美国控制的“投资基金”,1000亿美元锁定高价美国液化天然气。而作为回报,特朗普“慷慨”地只对韩国商品征收15%关税。
李在明(资料图)
就在几个月前,李在明还在竞选时高喊“外交独立”。那这份协议会对韩国影响几何?首先,35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并不是自由投资,而是美国对韩国技术的强制收割。协议规定,这笔钱由美国财政部控制,韩国企业必须按美方要求赴美设厂、转让技术。比如,韩国造船业的骄傲——现代重工的LNG船绝缘箱专利,很可能被迫向美国通用动力开放。而且,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几乎相当于韩国年GDP的17%,对于一个体量中等的国家而言,显然是沉重的长期负担。
其次,10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韩国必须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长期购买美国页岩气,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韩国的能源自主权,还可能会影响了韩俄能源合作——比如原本计划的萨哈林油气项目,或许会泡汤。
韩国对美国汽车和农产品实行零关税,而美国对韩国商品却维持15%的关税。这意味着,现代、起亚在本土市场将直面福特、通用的倾销,而韩国的农业可能会受到美国廉价产品的冲击。
李在明(资料图)
据媒体消息,韩美双方正在就领导人会谈日程安排进行协商,具体时间尚未确定,美国总统特朗普前一天发布韩美经贸磋商谈妥的消息时表示,韩国总统李在明将在两周内访美和他会晤。
特朗普的真正目标,不只是韩国。
专家指出,李在明首访美国,预计主要围绕贸易协议的后续落实和地区安全问题展开讨论。韩国可能希望在投资条款、汽车关税等方面争取到更有利条件,美国则会督促韩国尽快落实投资和能源采购承诺。
另一方面,目前美国与大部分国家的关税额度已经公布,韩国的关税税率与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持平。不过,从韩国经济的体量来看,与欧盟、日本相比,韩国在“对等关税”方面付出的代价明显要更大。
更阴险的是“示范效应”。美国想用韩国案例告诉其他盟友:要么乖乖交钱,要么等着被关税大棒砸碎。日本已经在瑟瑟发抖,担心美国下一步会逼它开放碳纤维市场。
李在明(资料图)
专家分析,美国对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盟友加征关税,在经济层面,破坏了盟友间原有的贸易合作关系,扰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以汽车产业为例,关税变化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布局、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在政治层面,此举严重损耗了盟友对美国的信任。欧日韩国内对美不满情绪上升,正在削弱美同盟体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这也促使美盟友重新审视自身的外交和贸易政策,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外交和经贸布局,减少对美依赖,最终也会侵蚀美国的霸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