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之外,重新认识热度值的价值
创始人
2025-08-04 22:49:10
0

作者|阿po

从什么时候开始,“破万”成了剧集的显性标签?

这个暑期档,一打开社交平台,不管你是奔着剧情来的,还是纯路过吃瓜的,甚至是演员剧宣营业立Flag,只要是和剧集相关,话题里总是逃不开:破万了没?

7年前爱奇艺告别“唯流量论”关闭前台播放量,4年前《赘婿》成为首部“破万剧”,在《人世间》《狂飙》《长月烬明》《玫瑰的故事》等每年一轮轮“破万剧”出现之后, 观众对“热播”“爆款”的定义有了新的参照,越来越多人会好奇地主动在评论区问一句,“这部剧现在热度多少了?”

在热剧频出的当下,真正撑起这场暑期档狂欢的主角,更像是平台内容“热度值”这个越来越被用户熟悉、被行业认同的数据体系。

热度值被热议的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剧集评估秩序的更新换代。从播放量时代“谁看得多谁赢”,到如今关注角色热度、观看行为、站内互动等等,平台不再只统计有没有人来看,而开始更多地在乎观众看剧聊了什么、喜欢哪个角色、还想吃什么样的安利。

对比弹幕、点赞、评论这些“热体感”数据,综合多维行为诞生的“热度值”,就像是给内容加上了一把更理性的刻度尺。正如一位数据分析师所说,“剧集热不热,体感会骗人,但客观的数据不会撒谎。”热度值不是“爆款”唯一的标准,但它确实能在类型越来越丰富、喜好越来越细分的当下,让平台看清更多用户的口味,也让更多用户更全面地理解剧集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2025年的暑期档,不只是剧集在比拼精彩程度,更是内容与数据一起,把好剧真正送到了更多人面前。

高质量暑期档下的高“热度值”们

“热度值”在今年暑期档被屡屡热议,多少也与热剧排播节奏有点“神仙打架”的味道有关了。

进入6月以来,《临江仙》《书卷一梦》《朝雪录》接连上线,爱奇艺形成“三连爆”之势;优酷方面,《以法之名》《凡人修仙传》持续走高;腾讯视频的《扫毒风暴》《利剑·玫瑰》也凭借题材强度和演员阵容获得稳定表现。内容质量整体抬升,让这个暑期档呈现出少见的“多强共振”态势。

在多剧并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平台热度值逐渐成为衡量剧集市场表现的主流坐标。它不再只是评估体系中的某一个维度,而是基于海量用户行为、从多维度综合评估用户对内容的“整体反馈指数”。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数据维度,热度值更像是把观众对剧集的“观看、互动与情感投射”以数据的方式理解之后所给出的理性评分。

从仙侠剧《临江仙》的热度峰值10008到古装探案剧《朝雪录》冲上10365,爱奇艺暑期档刚过半就实现古装剧“二度破万”,优酷也紧跟着出现了政法剧《以法之名》的10427热度值到男频修仙剧《凡人修仙传》的“三天破万”。

两个月内的高频“破万”,既反映了暑期档剧集内容整体水准的提升,也进一步夯实了热度值作为“剧集热度晴雨表”的行业共识。

当然,热度值的走高从来不是孤立的数据。云合数据显示,《朝雪录》与《以法之名》在各自的热播期内最高市占率均超过30%并维持多日;《临江仙》《书卷一梦》《朝雪录》的爱奇艺古装三连爆,均实现弹幕总互动量破2亿的活跃度;《扫毒风暴》豆瓣峰值达8分,展现出类型剧对受众的强链接能力。

热剧频出的本质,主要源自与国产剧降本增效的三年间,内容质量的普遍提升改变了爆款的生成逻辑。

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推动平台进一步精细化用户行为分析,以辨别在“整体都热”的境况下,哪些内容更能击中核心喜好;另一方面,也让热度值开始面对更严苛的“数据解读”,成为业内评估剧集表现时,不得不看、也必须“看懂”的坐标之一。

从播放量到多元,热度值如何成为新评估秩序的代表?

热度值并不是对播放量的简单取代,而是平台内容评估方式的一次底层逻辑革新。它的出现,配合着降本增效时代之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对“什么才算好剧”这件进行重新定义。

早在2018年9月,爱奇艺率先取消播放量前台展示,主动放弃“唯流量论”的旧模式,平台内容价值评估开始转向“用户行为反馈为核心”的复合型数据指标体系。2020年《赘婿》成为首部“破万剧”,这一数据词条也由此进入行业主流评估视野。

和播放量、评论数、转发量等“单一指标热体感”不同,热度值是一套基于平台生态中真实用户行为构建的复杂权重模型。它不仅统计用户“有没有看剧”,更统计了用户怎么来、看多久、和谁讨论、为谁停留等等观看行为。从点击观看到续看频率,从弹幕互动到角色喜好,从剧内内容到站外分享路径,每一组行为都在被平台系统性地感知、记录、量化。

正因为热度值能够捕捉到从观看到互动的全链路用户行为,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是否好剧”的判断方式,也逐渐改变了“好剧应当长什么样”的行业想象。在这样的数据体系下,剧集不再需要用同一种方式制造热度,而是可以依托自身的内容特质,找到更适配的目标受众。

因此,与其说热度值塑造了“评价新秩序”,不如说它重塑了一个“多种好内容共存”的生态结构。

让热度值在暑期档登上热议巅峰的《朝雪录》,在没有大流量主演、大IP改编的情况下,达成了热度值破万。在长剧持续探讨如何降低首播弃剧率的当下,《朝雪录》的第三集续看率高达81%,这意味着大量观众在前两集完成从犹豫到接受最后上头的情绪转变,靠口碑自驱上升,形成倒灌式破圈的路径。

在欢网大数据显示的大屏播出表现力,《朝雪录》也以36.3%的用户忠诚度与4.6次的日人均观看频次显示出了高用户粘性。热度值在此体现的就是沉淀与发酵带来的势能累积,数据走势与用户情绪拐点精准对应。

《凡人修仙传》则是典型的“高起爆”剧集。其拥有男频大IP改编、强工业化特效与高完成度叙事,对应的是精准用户群、拉新能力与平台内容差异化。开播三日即破万,连续多日站内热度第一并进入平台拉新年榜,该剧的“起点高、续航稳”是热度值体系对题材精准性的直观反馈。

《仙台有树》《千朵桃花一世开》是典型的“长尾效应型”剧集,适合反复品鉴的“耐看型内容”。两部剧凭借扎实的叙事结构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持续吸引新观众进场,也体现了热度值体系对“慢热优质内容”的有效感知与回流承接能力。这类剧集或许不是社交平台话题的主角,却在平台内容池中维持了稳定且高质量的观看路径。

还有如《雁回时》《无忧渡》这类角色导向强、互动意愿高的作品,弹幕二创活跃、角色话题常驻热搜,典型的“参与感驱动型”热剧。平台热度值体系不仅统计了播放量,更能拆解出哪些角色在哪段剧情中引发观众强烈情绪反馈,成为“安利发电站”。

而《南来北往》《六姊妹》《北上》提供的是另一种可能。虽然在平台热度值上的表现相对平稳,但在电视端收视率持续领先,说明其在年长群体中具备强现实认同感。平台数据系统据此可推导出“不同终端不同用户群”的内容画像,辅助平台进行多端内容分发与运营策略升级。

这些剧集的表现各异,却共同说明了一件事:热度值的价值,不在于给所有剧集一个统一坐标排序,而是它能否在不同类型剧集中识别出“不同的好”以及反馈出用户看剧“真正在意什么”。

热度深水区时代,如何冷静看待“破万剧”

新的体系往往都是在长期实践中反复验证校准,所以也伴随着数据标准不断自我修复以求变得更加科学的过程,各平台热度值因此在几年间有过改版。比如优酷一年前为了进一步体现内容受欢迎的程度,开放热度值10000以上的数据显示,但热度值的计算指标不作调整;爱奇艺提升数据更新的时效性,完善热度值计算的实时更新能力,以便热度值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内容受用户的喜爱程度。

与此同时,与播放量时期不同,各平台热度值的综合标准无法在单一坐标上拉平,也曾是观众在热度值时期需要适应的问题。尽管各平台计算逻辑并未公开,但经历多年观众对不同类型好剧显示出的热度值差异摸索后,用户侧已逐渐建立起一些用以“换算”各平台热度值标准的经验型认知。

社交平台网友的“热度换算”

比如与其他平台热度值显示数值不同的腾讯视频,大众默认其热度“破三万”等同于公共认知里的“破万”,所以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的热度差值大约在3倍左右,那么爱奇艺热度9000的剧可以约等于腾讯视频热度27000的剧;再根据各个平台每年“破万剧”的数量,大部分用户也发现优酷“破万剧”的数量更多,一年内甚至可以高达两位数,而爱奇艺的“破万剧”门槛则相对更高。

这些“民间算法”其实已经成了观众看剧时参考平台表现的重要依据,也让热度值成为了观众、行业、创作者都能一起讨论的“公开语言”。

与此同时,围绕剧集的热度表现,爱奇艺也以热度值区间为标准,逐步梳理出清晰的剧集分层体系。

这种数据体系,不是简单的排名,而是鼓励更多不同风格、不同阶段的剧集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

如今在爱奇艺,这样的剧集分层已涵盖130余部作品,从爆款剧到口碑剧都有上榜,很多并不依靠强营销驱动的剧集也在其中站稳位置。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热度值正在从“单一排行榜”转向一种“内容识别工具”,它不再只是看谁最热,而是能看清谁被喜欢、在哪被喜欢、为什么被喜欢。

这也意味着,在热度值的深水区阶段,真正重要的不只是有没有“破万”,而是这个数字背后是否藏着一条值得被看见的内容路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杰智能新增“昨日涨停”概念 2025年8月5日,东杰智能(sz300486)新增“昨日涨停”概念。根据喜娜AI概念解读,2025...
最新或2023(历届)春季开学... 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无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的行为。  (六)无校外单位、部门向学校摊派课外读物或搭车收...
为何体育研究难以复现?新颖比靠... Max大郭(备注:郭佰鑫) 一位运营着公众号体育科学和AI大模型爱好者,喜欢刷科技资讯的大学生 联系...
揭秘:清朝时期的正一品权力真不... 对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中期,朝廷定制的王公贵族和其他功...
万泽股份新增“昨日涨停”概念 2025年8月5日,万泽股份(sz000534)新增“昨日涨停”概念。根据喜娜AI概念解读,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