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最差的评价是什么?不是蠢,也不是笨,而是像站长形容马奎的那样:拙劣。
拙劣是一个极其综合的评价,既代表客观的全面否定,也包含主观的深度厌弃。如果你非常讨厌身边某个人,请用拙劣来形容他。
具体来说,马奎到底是哪里拙劣呢?
这么说吧,在《潜伏》里马奎的一整个精神状态,像一个突然被提拔到中层岗位的小领导。他告别了总是被评价的命运,终于有了一点评价别人的权力。
多年的菜鸟熬成鸡,那还不赶紧爽一下?
你们看他是怎么对待下属的。他派人去重庆出差调查余则成,事前交代的明明是查余跟吕宗方的关系,可下属回来汇报时,他又拼命问左蓝的事情。下属一脸懵逼地辩解几句吧,马奎把脸一黑,说,我要的不是你的解释,弄清楚这些很难吗?
这个台词搁打工人看来太眼熟,话再说下去就是:我们天津站是结果导向的哦,如果你无法跟我对齐,那下一轮优化……
特务的赛道讲不出互联网的黑话,马奎喜欢更简单直接的评语:
你就是个屁。
一个拙劣的小领导,通常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而不把别人当回事。
这类人特别追求一种抽象的风,叫“威风”。我走过的路要清场,路过的人你要喊声好,挡我的道要主动退让,否则......我就亮出工作证了哦。
酷爱搞威风八面的人,基本上就不会好好说人话了,会把教训人当作乐趣。
马奎为了搞清翠萍的底细,安排了一个周亚夫去搞监听。马奎一条条交代任务,周亚夫一条条记。等人家都记录完了,他一把夺过本子,撕掉记录,说:用脑子记。
马奎一定觉得自己撕本子的样子,帅呆了。
要问这位行动队长做事有什么底层逻辑?那就是,自以为是和自作聪明。
马奎的自作聪明,属于是上了一定高度的。一般人最多自证自己的聪明,马奎却并不满足于这个,他喜欢对别人进行“聪明认证”。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我马奎首先是个大聪明,其次你也还行。
剧中有这么一段,马奎来余则成家里给他铺床,中途余则成接到站长的电话,要他晚上去吃饭。马奎听到后心中不爽,这个余则成这么臭屁,戴局长请他吃饭,吴敬中也请他吃饭,为什么不请我吃饭呢?
马奎他憋不住,揶揄余则成说:不愧是站长的学生啊,站长对你很器重啊!
啧啧啧,这个话的酸味都要溢出屏幕了,余则成听了都无语,他回应说:
老哥哥您放心,您是中校,我是少校,我会明白自己位置的。
这声“老哥哥”是余则成对马奎的尊敬吗?不,是对他的无语。马奎根本听不出来,还心满意足地点点头,对老余表示肯定:
聪明!
一个人最爱炫耀的环节,往往就是他最薄弱环节。
按照这个逻辑去观察马奎,就对了。一步步将马奎推向拙劣的,就是他给自己立下的大聪明人设。
在这个人设的笼罩下,马奎容不得智商比别人矮一头,我必须是比他人棋高一着、魔高一丈,我必须是线索多、主意正、出手狠,把陆桥山、余则成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自命为大聪明的人,背地里常会搞小聪明。
就说上面他敲打余则成这件事。在一个单位里,中层干部之间的拉踩是常有的事,但得注意尺度、风度,还要讲究技巧。
尤其当对方是嫡系,一般都先要退避三舍或礼敬三分。而马队长不走寻常路,嫡系老余出现了,他的做法是赶紧上去敲打一番,简单粗暴地像一个牢头狱霸在划地盘:嘿,嫡系,你要乖乖听话哦。
马奎的气质不像李涯透着阴狠的坏,他更像一个随时都在用力过猛的铁憨憨。明明智商情商都不太在线,却还要在外面时时拉满。
曾国藩说: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这句话用在马奎身上再合适不过。在一个不大的天津站里,他是上蹿下跳,欺负下属、轻视同僚,最要命的是,他还要挑战上司。
上司是谁啊?那是老练得前列腺都长皱纹的吴敬中。
站长的厉害之处就是,他从不轻视哪个人。他身为一把手,但是深知“前栅栏宿猫,后篱笆走狗”的道理,时时搞牵制、处处搞平衡,包括对马奎,他也没有轻视过。
站长对马奎有一个评语:马奎这个人啊,后脑勺都长眼睛。这个评语说的是他心思多,算是看得起他。话没错,但是只说对了一半。
职场中人最怕的就是心思太多,但心眼又太小。心眼太小,就装不了那么多心思,迟早会把自己暴露出来,搞不好是致命的。
这不,天津站出了泄密事件,站长让马奎查查谁是峨眉峰。马奎先是一通调查,后是一通推理,我擦:站长跟汉奸穆连成勾勾搭搭,穆连成跟八路军代表邓铭将军是同学,于是,秘密肯定是站长泄露的。
站长就是峨眉峰!
这个事情好比是,你在公司搞内审,审到一把手头上。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是不是该慎重一点,该落实一下,至少该有点实锤吧。可马奎呢?他直接在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线索捅出去了:
我正在查穆连成跟我们天津站的关系。
查穆连成,这不是要挖吴敬中的老底吗?你哪怕要查,可以悄悄地查。他公然说这个话的动机是什么呢?是希望通过敲打站长,让他露出破绽?还是想说,吴敬中我快查到你了哟,你看我多厉害!
不论哪一种动机,都只能更进一步验证马奎的自以为是:他总是高看自己,而小看别人。
男人在社会上行走,应该要管好自己的三个“巴”,其中一个是嘴巴,另一个是尾巴。
在天津站行走的马奎,是既没管好嘴巴,他的嘴巴太大;也没管好尾巴,他的尾巴太高。
马奎犯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错误,他没把站长这个一把手放在眼里。跟一把手作对,从来没有好下场。连吴老师都会告诫高育良,一把手的指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吴敬中让马奎不要查穆连成,这与其说是指示,不如说是警告。但马奎不听,半夜潜入站长办公室,要给站长来个彻底开盒。
谁会疯到去开盒自己的顶头上司?
从这点来说,马奎是个真猛士,他要当站长的纪委,身先士卒把自己挺到斗争的前线。可是不对啊,像吴老师说高育良的,你没这个道德品质啊。
马奎不是没有媚上的心思。相反,他太想走捷径、搭天线,以至于根本看不上站长这个分公司老总,一心想抱戴笠董事长的大腿。
越级抱大腿,跟越级汇报一样,存在巨大的风险。马奎有媚上的意识,却既无媚上之道,也无媚上之术。他把抱大腿、搭天线这种事严重地简单化、娱乐化、庸俗化了。
大腿在意的是你的仪容仪表吗,在意的是“觐见尊敬的局长”这句话的逻辑重音吗?大腿在意的是你的出身背景、使用价值,以及你的服从性。
憨憨的马奎在办公室里认真地排练,贡献了拙劣的名场面。当大腿飘然而来、飘然而去时,连他自己都被自己蠢哭了:
马奎呀马奎,你就是头猪。
为什么最后所有人都针对他?余则成设计他,陆桥山审问他,站长坐实他,连曾经服侍过的毛人凤长官也抛弃他......看似人畜无害的洪秘书,还在背后睡他的老婆。
因为所有人都看出来了,马奎是廉价的。
一个人的拙劣感,本质是来源于他的廉价感。马奎把自己搞得像是池中的一条金鱼,会被什么惊动、会被什么引诱,会因什么食物而上钩,都被人家看得一清二楚。
人一旦变得廉价,所有人都会欺负他。
他带着万分的迷惑与不解,被天津站好几个大员一致通过,你就是峨眉峰,他光荣地成为了“我们的马奎同志”。
当坐在审讯台时,面对罗织的各种证据,马奎终于卸下大聪明的光环,单纯地像一个举手提问的孩子,用天真无邪的眼神望向站长:不是,你怎么能觉得我是峨眉峰呢?
其实他的这个问话里,已经包含着残酷世界的答案了。因为残酷世界的规则就是: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我觉得你是,你就是。
他认真追查的真相,实际是个“薛定谔的真相”,是个“薛定谔的峨眉峰”。这种真相对马奎来说,真的是太超纲了。
就连马奎的饰演者在戏外都不曾看穿,他说:
马奎这个人,智勇双全。
关注这个传达室
更容易看到我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