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这个世界有点颠。
婉枫告诉我们业内有个不成文的 “15/80 定律”:
左手还在应付世超的需求,右手小黑胖的头像又在闪个不停了。
所以,就像歌词里唱的,一个个蓝色头像不停在跳动,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心贴心的交流,一页页翻阅还真挺让人难过的。
先把你的订单信息、需求、地址和联系方式,全部摘取并在工单系统上填写完整,然后再和其他同事、仓库啥的同步信息,确保准时高效完成退换货。
一顿输出下来, 一个简单的退换货需求,常常需要处理超过十几分钟。
巧合的是,我们发现市面上还真有和差评君有类似观点的公司:瓴羊智能科技。
或许差友们都没听过瓴羊,其实人家前些年从阿里大名鼎鼎的数据中台中独立出来,是阿里巴巴旗下根正苗红的子公司。
就冲着这个噱头,差评君高低也得去看看怎么一回事。
咱们一个个说。
除了应付正常的需求外,它还自带语气检测,一旦发现用户有点急了、生气了等异样情绪,就能及时发出提醒,然后生成对应安抚情绪的回答。
在这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商品的一些具体信息,像是货品是不是破损,是主件有问题还是配件出毛病。
等客户有了新的需求后,紧接着再进行物流拦截、补发等操作。
至于 AI 电销,其实也是和汽车销售的流程息息相关。
一名汽车销售每天要花 40%的时间打电话 (不会有差友还没接到过汽车销售的电话吧)。
但实际上,包括我在内,本质上都属于车企的无效线索。
可就算这一堆无效线索里,找到了意向客户,还得三拉四扯,最后才能下定成交。
于是,AI 电销根据瓴羊长期以来在汽车行业打滚沉淀而来的 Know-how,学会了自动整理信息,能帮销售筛选出那些真正的意向客户,然后 pass 掉像差评君这样的纯血试驾党。
整理完之后,销售可以自己选择,进行 AI 外呼 (相当于是再次过滤),或者针对那些真正的高价值用户,通过 AI 电销进行话术整理,进行亲自电话拜访,大大提高了试驾邀约的成功率。
等客户来试驾完后,还能自动进行 AI 回访,同步生成试驾报告。
而对于汽车销售们来说,可缩短线索处理时间50%,基于客户深度分析提升转化率约20%,试驾和购车转化率也有了突破性提升。
在差评君看来,AI 和人从来不是谁取代谁的生死对决,而应该是携手向前的好伙伴。
至于这波 Agent 热潮,一直有不少争议:Agent 到底是刚需还是纯噱头。
特别是今年以来,许多通用型 Agent 炫技大于实用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瓴羊企业级 Agent 出现,似乎给出了一个新答案:
Agent 不应该是绣花枕头,得真正有用,能够解决一些生产效率问题。
企业级 Agent 相当于是为专业领域赋予最新的大模型 AI 能力,不仅帮助人类员工提效、提升工作体验,还能为企业生产效率和效果的起飞插上翅膀。
在大模型给人类不断描绘诗与远方的时候,瓴羊这种“能不能对业务产生真实的帮助,如果能,那就值得做”的态度,才是 AI 服务人间烟火的坚实基础。
撰文:八戒
编辑:江江&面线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