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良公子,2025年第85篇原创文章来了,关注我,一起学习成长。
《三十而已》中,张志是王漫妮第二个相亲对象,第一个是宋东湖,又鸡贼又油腻,不说也罢。
从广义上来说,小张主任的相亲条件更吃香,但是他却对柜姐王漫妮却情有独钟。学历咱就不说了,张志的学历是硕士,王漫妮应该是本科,在也有人说她是大专。
学历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
学历现在贬值的厉害,有一句话是这个月来很流行的:“不是社会上需要那么多大学生,而是大学校园需要很多大学生去交学费。”这句话真是又搞笑又心酸。
现在就业难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张志是35岁,硕士学历,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的人,也有找不到工作去送外卖的,所以关键是张志他这个工作的含金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官不大、责任重”。
我看过很多网友的评价说,媒婆是火眼金睛的,不可能给体制内的张志介绍王漫妮这样的柜姐,这等于是在羞辱他。
可是为什么《三十而已》中,张志就偏偏跟王漫妮相亲了,还一心想娶她呢?
王漫妮想回上海发展之前,张志极力挽留她时说,“王漫妮,跟了我房车是现成的,工作安稳轻松,生活安逸自由,看得见的养老、就业、医疗,看不见的生老病死,在这里统统都有保障,你为何一定要回上海啊!”
看得出来,张志有很传统的想法,也是很传统的相亲方式,觉得两个人差不多就行了,如果都不讨厌对方,还能产生一种喜欢的感觉,就可以结婚了。
张志是小镇上人人拥戴的规划局主任,人称“小张主任”。但王漫妮显然不想被张志困住,曾经她乐意被富商梁正贤困住,想当他的老婆,但是却不允许自己在小城被张志困住。
只能说,条件再好,也输给了缘分二字。
王漫妮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在大城市,整整沉浸式的生活和工作了七八年,回到小城后的那种生活节奏,实在会令他们很痛苦,而一旦王漫妮嫁给张志,又为张志生儿育女,她将整个人被困在这里,也成为了顾佳曾经说的“依赖丈夫而生存的那种太太”。
以张志的条件来看,他绝对能当王漫妮的依靠,但在王漫妮的概念里,只有梁正贤那种级别的,才值得她心甘情愿的去依靠。
虽然王漫妮回小城的时间不长,但她也很快进入体制内工作,而且这份工作只是整理文档,非常清闲,每个月时间到了就有工资领,但是大家想得到吗?
这份工作是张志帮王漫妮投简历投的,但是如果是王漫妮自己去投简历,以她30岁的年龄,能争得过应届毕业生吗?所以她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张志占很大的成功因素。
举个例子,王漫妮在上海的人脉,没能令她长久留在上海,回到小城之后的人脉,也没能令她自己找到工作,毕竟她三十岁了,比不上有活力又不敢嫌弃低薪的应届毕业生们。
而张志呢,他当然没有梁正贤那么有钱和高眼界,他甚至不如王曼妮的初恋男友姜辰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在上海立足,开一个咖啡馆当老板。
但是在小镇这边,有张志在,王漫妮的工作很快得到了解决,父母也得到了妥善的照顾。
王漫妮考虑问题,还是自私,就在于她从来不想自己是独生女身份,而如果嫁给张志,在她看来好像是委屈了,但是却能惠及父母和她自己。
张志出面子,甚至欠人情给王漫妮找的工作,她适应不了,自然也就不领情了。
王漫妮跟张志告别时说:我要回上海了。
张志说:你是我第一个公开的女朋友,大家都认为我们快结婚了,你这样走了我很没面子。
这样的话,会令王漫妮更烦躁,没等张志说完,她就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要结婚的话。
王漫妮这句话熟悉吗?一直很热情的张志,已经在想象着过几个月的婚礼了,结果听到她这样的话,一头雾水,打击甚大。
就像王漫妮之前在上海时,很甜蜜的沉浸在恋情里时,听到梁正贤说的那一句,“我是一个不婚主义者”,那种感觉场景太熟悉了。换缸不换药。
论相亲界的条件,张志的条件比王漫妮好太多了,但有一点他输了,王漫妮从来没有为张志倾心过,张志却在见到王漫妮一面之后就满意的不得了,谁先动心,谁就输。
今天推荐宝子们一首歌《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