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穿越与架空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接连火爆,《知否知否》《锦心似玉》等作品里的嫡庶之争、后宅权谋、口蜜腹剑的“后妈戏码”,总能勾起观众的宫斗快感。
《宁安如梦》里继母薛姝表面慈爱实则步步算计的"笑面虎"形象,与《长风渡》中柳玉茹与庶母的明争暗斗,堪称近年"后妈文学"的经典范本。然而现实往往比戏剧更荒诞。娃哈哈继承风波,就是一出比古装剧更“真刀真枪”的豪门大戏,嫡女宗馥莉正被推到这场斗争的风口浪尖。
如果说电视剧里女主从庶母手里争宠、在兄弟间夺嫡尚能凭着聪慧与运气翻盘,那么现实中的宗馥莉,却是孤身一人、背靠一座在风雨中摇晃的商业帝国。
父亲宗庆后去世一年多,她不仅要守住29.4%的股权和数十年积累下的娃哈哈品牌,还要应对一波波“庶子”来袭。如今,随着“宗庆后共有七子女”的信息被知情人士曝光,这场豪门之战已全面升级。
接近宗家的多位知情人士向凤凰网《风暴眼》披露:宗庆后除了长女宗馥莉,还至少有六个孩子,总计五个“老婆”七个娃。
这其中包括与杜建英所生的三位子女——宗继昌(1996年出生)、宗婕莉(1998年出生)、宗继盛(出生年份未详);早年与一名员工所生并定居美国的一位女儿;2017年与一名年轻员工所生的孩子;以及一位尚未曝光的子女。
不过该爆料的真实性仍存疑,目前该稿件已被删除。
杜建英曾是娃哈哈最耀眼的“二号人物”,以浙大学历、流利英语和强大的谈判能力操盘达能合资案,被视为宗庆后的得力干将。更重要的是,她为宗庆后生下三名子女,这一血缘纽带让她和“庶房”势力在宗庆后去世后迅速抬头。
2000年前后,宗庆后与原配施幼珍离婚,2005年前后与杜建英登记结婚,虽然后来两人再度分开,但“杜派”力量在娃哈哈内外的布局从未退场。
更戏剧化的,是宗庆后父亲去世时的场面:宗继昌捧灵牌与骨灰出席,而宗馥莉没有出现。这被外界视作嫡庶势力的微妙分界。
杜建英不仅拥有庶长子这一传统优势,她还是职工持股会的理事长,握有24.6%的股份影响力。一旦国资方(持股46%)与“杜派”联手,宗馥莉孤身的29.4%股权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继承权之争首先在香港高等法院引爆。三名庶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提起诉讼,声称宗庆后曾为他们各自设立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总计21亿美元。
香港汇丰银行以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名义开设的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但已有108万美元被转出,他们要求冻结账户,并追讨损失与利息。
图源:香港高等法院官网
宗馥莉则亮出2020年遗嘱,称父亲已明确将境外资产交由她一人继承。然而,这份遗嘱的效力和范围仍在争议中。
法学界分析,如果亲子关系得到确认,非婚生子女依法享有平等继承权,即便宗馥莉是长女,也无法独占所有资产。
这不仅是法律的博弈,也是舆论的焦点。有人质疑宗庆后为何未能生前做好资产安排,导致死后遗产陷入罗生门。
正如一位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所言:“宗庆后生前极度重情义,凡与他有过交集的人,他都愿意照顾到。但这种圆滑和两面平衡,也让身后留下了无数未解的结。”
随着家族内斗升级,宗氏家族的海外资本版图也被一一揭开。凤凰网《风暴眼》报道指出,宗家通过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塞舌尔等地的多家离岸公司,掌控着包括宏胜饮料集团在内的大量国内企业。
宗馥莉本人是恒枫贸易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并在Best Max Group、Bountiful Gold Trading等多家离岸公司担任董事。
更具冲击力的是海外置业曝光。《Robb Report》披露,2024年1月,宗家以2500万美元购入洛杉矶豪宅,此前挂牌价高达5500万美元。宗馥莉还曾在香港山顶持有豪宅,部分房产通过母亲施幼珍名下公司持有。
这些离岸资本与海外资产的布局,既是宗庆后为应对达能合资争夺、实现资本独立的防御手段,也成为宗馥莉如今应对庶房挑战的筹码。她的控制力,不仅体现在娃哈哈集团内部,还延伸至宏胜及其背后的离岸网络。
在庶房势力频频出招之际,宗家的二叔宗泽后公开炮轰宗馥莉,指责她“胸怀不够大、不够厚道、六亲不认,只顾自己”。这番直言让家族矛盾彻底暴露到公众面前,也成为“嫡庶之争”中新的火力点。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宗泽后的态度不仅是单纯的“为弟妹鸣不平”,背后似乎还隐含着传统“男丁传承”观念的影子。
凤凰网的爆料曾提到,宗庆后父亲宗启生前对孙子宗继昌格外宠爱,甚至考虑将其列入族谱,只是因公众影响才暂缓。宗庆后去世时,捧灵牌与骨灰的正是宗继昌,而宗馥莉却未出席祖父的葬礼。这些细节在家族内部留下了颇多争议。
外界猜测,宗泽后的炮轰也许与这种“男丁优先”的潜在心态不无关系:宗庆后虽生前对长女寄予厚望,但在宗家传统观念中,家产与“香火”最好由男性后代掌控。这种思维下,宗馥莉的“独揽大权”无疑会激起某些宗家长辈的不满。
而从宗馥莉的角度来看,她掌握的是父亲遗嘱与娃哈哈话事权,这是她唯一的“护身符”。二叔宗泽后与杜建英一派的发声,某种程度上也在重塑舆论:一边质疑宗馥莉的格局与手腕,一边放大庶房子女的“正统性”。
她的叔叔劝她“不要赶尽杀绝,格局大一点,既然你父亲愿意给你的弟弟妹妹留下,你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到底是谁格局小,谁格局大?
有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透露,宗泽后与杜建英在家族内部关系密切,他的发声不仅是“保宗庆后颜面”,更是想让庶房力量有足够的话语权。对于宗馥莉来说,这意味着她不仅要面对来自庶房的法庭挑战,还要应对家族内部舆论“倒戈”的压力。
“她是一个狠人。”这是外界对宗馥莉的一致印象。2024年7月,她曾递交辞呈,称因股东质疑管理能力“无法履职”。
宗馥莉,图源:网络
一周后,她强势回归,并启动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关停与杜建英相关的18家工厂,重新签约160万个终端渠道,将核心渠道纳入宏胜集团的掌控;瘦身研发体系,引入代工生产。
这些举动让她背负“冷血”的骂名,却也显示出她守住企业基业的决心。她曾在董事会说:“现在不做手术,以后就得切胃。”
在饮料行业竞争激烈、营收一度徘徊在500亿区间时,宗馥莉让娃哈哈重新拉升至700亿的规模,这背后正是她“六亲不认”的果决。
宗馥莉的强硬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夹缝中锻造。她14岁被送往美国,陪读者却是杜建英;归国后,她不得不在父亲的庞大旧臣体系中艰难求生。多次传出她绝食逼父亲在资产安排上妥协的消息,这不仅是对遗产的争取,更是对自我存在的证明。
无论宗家如何内斗,娃哈哈这家38年历史的民族品牌才是真正的“江山”。它承载的不仅是饮料市场的竞争,还有一代企业家的奋斗记忆。
如今,宗馥莉一边应对诉讼,一边布局新产线,扩展海外市场;她承诺“不裁员、不取消分红”,努力稳住供应链与团队信心。
然而,国资方的“沉默”、员工持股会的维权诉讼、庶房的股权挑战,都在蚕食她的优势。一旦股权格局发生倾斜,娃哈哈未来的姓氏,或许会从“宗”变成“杜”,甚至由国资主导。
宗馥莉必须用“狠”去对抗不确定性,但她能否独自扛起这座城,仍是未知数。
电视剧里,嫡女总会在大结局中赢得正名。但现实中的宗馥莉,还远未迎来“收官”。父亲留下的不仅是21亿美元信托、复杂的股权网络,还有一个被神话的家族名声。
如今,这些神话逐一破碎,宗馥莉不得不在一场场宫斗中重建秩序。
她既是被推上战场的继承者,也是孤身一人的守城者。她的“狠”,或许不是因为野心,而是因为身后没有退路。正如外界评价:“如果她不狠,娃哈哈可能早就没了。”
这场豪门宫斗,注定还有下一幕。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收不到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