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以法之名》烂尾了,为什么烂尾呢?因为罪不至死的万海,在真相大白之前的一刻死在了监狱中,因为人神共愤的保护伞没有被处以死刑。
当所有一切尘埃落定后,当从始至终都没有被发觉的王华山潜逃出境后,万海之死的锅,便只能由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监狱护士背了。
直到最后,《以法之名》再也没有提及枉死在监狱中的万海,再也没有提及万海那个混不吝的儿子,难道这一切就这般悄无声息的止步于监狱护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了吗?
面对几乎所有与“万海案”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牵连与处分这样一个事实,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万海案”百分之百是一件冤案无疑。
那么面对这样一件由国家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助纣为虐让黑恶势力一步步把万海送进监狱的既定事实,是否应该在大结局时给出一个说法呢?
作为一个冤案的受害者,本应该被无罪释放的万海,最终因为监狱中出现黑恶势力保护伞,从而导致他死在了监狱中,是否该给万海和他的家属一个说法呢?
可直到最终的大结局,直到所有黑恶势力与保护伞都落得了应有的惩罚,万海与他的家人也没有等来一个说法,一个应该让观众知道后续如何的说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以法之名》漏掉了万海这个本该是故事核心的人物?还是不能在万海之死这件事上继续深挖呢?
还记得万海是如何被送进监狱的吗?
面对被诬陷成为东平最大黑恶势力的指控,万海曾经苦苦硬撑了多年,直到他的律师张文菁在法庭上喊出了“万海不是黑社会”。
面对乔振兴不合理的自杀,面对匿名举报李人骏是保护伞的举报信,面对指导小组在东平查出的一系列疑点,万海最终还是被送进了监狱。
于是问题就此出现了:是谁亲手把万海送进监狱的呢?
是李人骏、谢鸿飞、温琴、孙飞等人吗?还是禹天成、陈胜龙、熊磊等人呢?
也许他们都是实质上或物理上亲手把万海送进监狱的人,但他们却不是导致万海最终死在监狱中的罪魁祸首,或者说仅凭他们的力量,远没有达到能造成万海最终死在监狱的结果。
面对指导小组针对“万海案”不断的干预和深究,作为东平市委政法委书记的兰景茗坐不住了。
她需要一件被办成铁案的打黑行动为自己添彩,她无法接受辛辛苦苦办了多年的“万海案”,最终成为一个被人拿来嘲笑自己的笑柄。
于是她找到了曾经的老领导,今天的东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旭东,希望这位从东平走出去的老领导能帮一下自己。
于是便有了江旭东在临时要求对省检察院巡视会上,用看似云淡风轻的几句话,强行把东平的指导小组给撤了回来。
不可否认,无论是哪一级别的检察机关,都需要对同一级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且还要接受其监督。
可这并不代表有监督权的人大常委会,可以直接干预具体案件的司法活动。
可现实呢?现实就是作为副主任的江旭东实实在在干预了张放与孙向群的工作。
要知道孙向群可是省检察院第十一部的主任,而这里的第十一部实际上就是现实中的检务督察局。
虽然检务督察局在行政上是由检察院直接管理的,但它的业务则是更高一级检务督察局垂直领导的,也就是所谓的“条块结合,以条为主”。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如果指导小组有十一部的洪亮参与,无论是即便是张放都不应该出面干预十一部的具体工作,更别说是像江旭东这样一个副主任了。
遗憾的是,最终无论是张放还是孙向群只能无奈选择屈服于江旭东的淫威,因为他背后的机构手中握有省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权,所以才有了让人难堪的投鼠忌器。
所以从根上来说,万海之所以会如此顺利被送进监狱,完全归功于这位几乎可说只手遮天的江旭东,也只有他才能让从上到下所有人都避而不谈郑雅萍、洪亮发现的疑点。
除此之外,最终导致监狱护士毒杀万海的罪魁祸首也只能是江旭东,即便他并没有做出指示,即便他并没有直接动手。
就在万海准备说出江旭东这个大人物的名字时,就在郑雅萍要听到江旭东这个名字的时候,王华山敲门而入。
他利用了江旭东今天的位置,他利用了洪亮这样一个小人物在江家人面前抬不起头的弱点,他利用了万海害怕江旭东无人能扳倒的疑虑,最终因为江旭东这一通电话,让监狱中的万海彻底失去了生机,让监狱护士有机会彻底抹杀万海。
可在最终大结局的字幕中,我只看到了一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的江旭东,一个犯下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滥用职权罪,窝藏包庇的江旭东。
为什么儿子江远都有一个故意杀人罪的头衔,为什么老子江旭东却只有包庇、纵容、滥用这些头衔呢?
难道这样的江旭东不是一个手中沾满万海鲜血的江旭东吗?难道现实中的江旭东也无需对万海之死付出哪怕一丁点的责任吗?
或许太多人都是导致万海死在监狱中的罪魁祸首,或许有比江旭东更应该对万海之死负责的人,可面对只需要服刑十年的江旭东,又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样的判罚呢?
关于《以法之名》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