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最后生还者》的第二季终于迎来了首播。
《最后生还者》美剧改编自顽皮狗2020年推出的同名游戏的前半部剧情,背景设定在了致命真菌爆发、人类社会崩溃的25年后,感染者们逐渐变异成了类丧尸般的恐怖生物。
第二季时间线延续在第一季故事发生的5年后,主角乔尔与艾莉定居在了怀俄明州杰克逊镇,与乔尔的弟弟汤米、艾莉的挚友蒂娜和杰西共同生活。然而在享受了五年平静生活之后,他们共同的过去再次找上门来,面对乔尔曾经隐瞒的真相,两人之间关系变得紧张且充满冲突,复杂的感情纠葛将他们拖入了更加危险且不可预测的世界。
在这一季中,两位主角生活的杰克逊镇已经筑起了防御工事,来抵御感染者的入侵威胁。但在包括艾比意外唤醒雪下数千名感染体等系列事件的综合作用下,一支感染体大军向小镇发起了进攻。
这场丧尸大军围城的戏码让人印象深刻,而 Wētā FX 在这场围攻高潮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编编就带着大家,一起跟着Wētā FX走进幕后~
暴风雪白昼下的终极挑战
01
剧中,围攻发生时,正处于在刮着暴风雪的恶劣天气,战斗本身设定在了白天,这也成了 Wētā FX特效总监眼里最大的挑战之一。工作室需要将感染者角色、大规模人群、破坏效果、血腥场面以及其他动作元素,加入到最终镜头中。
而拍摄地点位于天气状况多变的温哥华以北地区,从晴天到暴雨、甚至会突然降雪,拍摄条件变化极大,想要将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素材严格统一成暴风雪白昼的视觉风格非常困难。由于天气不可预测,导致有时候拍摄时间会非常长;有时光线开始变暗,失去自然光时还有好几个大场景尚未完成。
相比晴天,雨天对于后期团队来说反而相对容易处理。此前,Wētā FX制作的感染者角色,多出现在“明亮的夜景”中,特殊的环境下可以隐藏很多细节;但在这场发生在白天的攻城战,让任何瑕疵都无所遁形,这对CG角色的真实感有着极高的要求。
不过Wētā FX并没有回避挑战,为了呈现感染者群体冲锋的画面,团队需要在实景中安放大量的演员。当时有30名特技演员参与演出,但实际镜头所需的感染者数量却高达200人,需要从四面八方涌向镜头。
由于拍摄情况会突然变化,而实拍中的感染者仍处于较远的位置,这时就需要依靠CG感染者添补前景,来保证画面的冲击力和完整性;实拍与CG感染者的配合,包括数量、位置、动作节奏等,都需要在现场进行精细规划与实时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对“真实感”的极致追求,为视觉特效的创作提供了坚实基础。Wētā FX团队几乎拍摄了所有可用的实景内容,并投入大量资源搭建高度还原的场景,让整个世界真实可信。即使是全CG镜头,通常也会有一个参考实拍镜头作为依据,确保最终效果与实拍风格保持一致。
打造千人千面的“末日居民”
02
Wētā FX为这场围攻战创建了超过1000名感染者丧尸角色。为了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团队为每一位感染者角色赋予了独特的个性。设定上,这些感染者曾经都是怀俄明州的普通居民,在年龄、体型和外貌上存在显著差异;为了避免重复感,要求每个角色的形象都独一无二。而在群体系统中实现这种多样性,成为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为此,团队开发了一套可以修改服饰与头发模拟效果的系统,让每位感染者在外观和动态表现上更加丰富多样。团队进行了多达60场独立的动作捕捉,采集了将近600个动画循环动作,以确保在任何广角镜头中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动作重复。即便是倒地这样的基础动作,也能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呈现。
然而,仅靠动作差异还不够,即便动作各异,若是由同一演员扮演,仍会带来“面孔重复”的视觉疲劳;这种现象反复出现,迫使团队不断重返拍摄现场,寻找更多不同表演者进行动作捕捉;Wētā FX的动画总监还鼓励表演者在不同镜头中呈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状态,来展现感染者之间的情绪与行为差异,但需要防止表演过度导致动作滑稽。
最后,Wētā FX采用了一套综合性的动画制作方法:基于动作捕捉,几何关键帧动画、循环动画和Massive群集模拟来共同完成感染者群体表现。
关键帧动画用于处理主要感染者角色或无法通过动作捕捉实现的特殊动作(比如扭断脖子);中景和背景中的感染者,则交由群体特效部门,使用Massive生成大规模人群动画,从而实现既高效又真实的大场面效果。
特效模拟
03
在《最后生还者2》剧集中,Wētā FX 在感染者群体的视觉呈现上突破了传统群集制作的限制。通常情况下,Massive制作的群体角色不会做复杂的布料模拟,但这一次团队为多达500-600个背景感染者角色实现了完整的布料和毛发模拟,以确保与近景CG角色一致。
以往提到“群集”工作,往往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妥协。但在《最后生还者2》中,团队几乎未做任何让步,所有感染者角色都被打造成了“英雄级别”,都拥有FACS面部系统、全模拟的头发和衣物,足以应对特写镜头以及与真人演员的互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Wētā FX使用自主研发的Loki布料与头发求解框架,处理这些复杂场景。尽管渲染时间有所增加,但通过渲染农场的并行计算能力,团队成功实现了高效产出。无论画面焦点落在哪里,都能看到布料随风飘动、头发自然摆动等细节表现,即便是远景中的CG感染者,也与实拍人物保持一致的物理反应,极大提升了整体画面的真实感。
尸体堆积的场景处理是另一大难点,Wētā FX使用关键帧动画控制主要感染者在尸体堆上蹒跚行走的动作,结合Nuance进行动作编辑,在尸体堆上应用Ragdoll Dynamics模拟,使其具备真实的重量感与碰撞反馈。为了确保画面不穿帮,动画组与生物特效团队进行了大量协作,确保每一具“布娃娃”尸体都能正确地完成布料与头发的动态模拟。
Wētā FX还负责了攻击场景中雪地交互、火焰、焦痕、破坏以及血腥特效的制作。
针对感染者在不同深度积雪中奔跑的需求,特效主管开发了一套灵活的地面交互系统,适用于深雪、硬雪层等多种环境。团队还特别注意“足迹”的真实性:当一群感染者跑过后,后续角色不能再踏进“干净的雪”里,为此团队安排了“预跑”机制,让画面呈现出被踩踏过的痕迹。这种细节极其隐蔽,却极大地增强了真实感。
为了增强战斗场面的冲击力,Wētā FX还在Nuke中开发了一套血浆模拟系统,结合粒子与飞溅元素,可根据攻击方向生成逼真的血迹效果。其中一个标志性镜头被称为“死亡传送带”,描绘感染者转过主街拐角后瞬间被火力扫倒,血浆四溅,场面极具张力。团队采用投影系统统一处理尸体上的血迹表现,无论是CG尸体还是实拍素材,都可以提取深度信息进行反向投影,从而控制飞溅的程度和图案大小。
在某些镜头中,部分感染者身上燃烧着火焰。Wētā FX特效主管主导开发了一套可控的燃烧系统,支持标记角色、调整火焰生命周期,并结合实拍火焰与CG火焰,确保火焰行为符合角色动作节奏。系统还能根据角色的不同行为来改变火焰的表现方式。
CG猎犬与实拍结合
04
为了抵御入侵杰克逊镇的感染者,镇民们动用了训练有素的猎犬进行反击。在拍摄期间,团队使用训练有素的狗狗完成部分奔跑镜头,而在攻击动作出现时,则使用CG制作的狗。
CG狗的制作始于对现场真实狗的高精度扫描,制作人员不仅采集了HDR图像,还获取了大量纹理参考素材。拍摄素材中包含一些实景与CG结合的建立镜头,剧组在街道上搭建绿幕,多次拍摄猎犬朝镜头奔跑的画面,并保留部分真实的狗作为参考,以便与CG狗无缝融合。
其中有一幕猎犬扑向感染者脖子的镜头,没有使用替身道具,而是由一位特技演员即兴完成动作设计,之后动画团队根据动作调整CG狗的姿态,以确保动作流畅自然。动画方面,多位动画师对关键动作和场景片段进行逐帧制作,创造出丰富的狗群攻击场景,即使动画阶段尚未渲染时,也能让人感受到真实感。
随着战斗推进,街道上的尸体既有特效化妆团队制作的实物道具,也有Wētā FX补充的CG尸体,并通过合成在尸体和街景上添加血迹和血腥物组成的额外破坏层,同样合成方法也被用于处理同一序列中大量的暴风雪和相关大气效果。
剧集拍摄期间天气条件复杂多变,Wētā FX需要处理包括雨天、强烈阳光下、无雪、真雪、人造雪等各种情况下拍摄的镜头。为此,合成总监在Nuke中开发了一个系统,利用部分机器学习深度和分割工具,结合Nuke粒子模拟,以及来自FX部门的预生成体积模拟来模拟雪花。这个系统会根据摄像机位置、输入的风向信息自动分布雪景,方便灵活调整降雪量并实时预览效果。
此外,团队还开发了一种深度数据重映射方法(depth to deep re-mapping approach),通过引入激光雷达(Lidar)数据获取精确的深度信息,将机器学习生成的不稳定深度图重新投射到深度数据中,从而生成连贯且可调节的深度地图。虽然仍需手动遮罩来完成边缘细节,但极大提升了合成效率与灵活性,对处理复杂天气和环境效果发挥了关键作用。
就这样,Wētā FX成功塑造出一个既庞大又细致入微的感染者世界,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THE
CG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