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AI产业迎来关键拐点。多模态理解、深度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大模型加速渗透产业核心场景,推动AI从通用能力向深度行业应用转变。这一趋势在招投标市场越发明显。其中,百度智能云表现尤为突出,48个项目中标,中标金额达5.1亿元。
依托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全栈智能基础设施,百度智能云持续助力企业高效部署与应用AI。目前已有65%的央企选择与百度智能云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AI创新。得益于大模型市场的领先优势,百度智能云2025年第一季度业务表现强劲,同比增长达42%。
65%央企选择百度智能云
近年来,随着央国企加速布局产业大模型,以央国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已成为大模型招投标市场的主力军。百度智能云持续领跑央国企大模型中标市场,并将全栈AI能力深度融入企业核心业务,携手多家央国企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标杆案例。
在能源领域,百度智能云联合国家电网打造的“营销供电方案智能体”,已实现从用户对话受理到供电方案编制全流程的智能化。用户通过国网App提交需求后,智能体自动识别意图、拆解任务,调用专家模型和多种工具核验信息、填报工单,并生成多套供电方案。
在交通领域,百度智能云打造的“公路应急指挥智能体”已在河北京雄高速落地使用,能高效识别如异常停车等突发事件,并快速生成处置预案,显著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将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在金融领域,百度智能云与招商银行也正基于昆仑芯P800开展算力合作,凭借昆仑芯独特的技术优势,为招商银行构建了稳定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全面支持各类开源大模型的稳定运行,显著提升了招行在多模态数据分析、智能客服、代码助手等场景的应用效能。
全栈智能基础设施,加速企业大模型应用落地
大模型的应用落地需要从底层算力到应用的全栈、系统级支撑——既需高性能硬件与集群优化,也需灵活的开发工具链与场景化解决方案。基于多年在大模型研发与产业落地的深厚积累,百度智能云构建了新一代全栈智能基础设施,为企业大模型应用落地提供解决方案。
在算力层面,百度成功点亮了昆仑芯三万卡集群。目前,国家电网、中国钢研、招商银行,以及北大、同济等高校和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规模部署昆仑芯。同时为了保障算力集群稳定高效地运行,百度智能云提供百舸GPU算力平台,能够最大化释放算力性能,为企业大模型的训推任务提供了可靠支撑。
在模型层面,今年4月,百度全新发布了两款旗舰模型:文心4.5 Turbo和 X1 Turbo,具备领先的阅读理解、数理逻辑、多模态感知与推理能力。同时,为了方便企业及开发者结合自身业务场景进行应用开发,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提供覆盖Agent开发、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工具链,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智能体生态。
在应用层面,百度智能云推出精选“行业场景智能体家族”,目前已在千帆平台上线。这些智能体通过轻量定制,即可快速接入企业业务系统,显著加快AI在各行业的落地速度。企业可以灵活组合不同底层模型,调度工具与任务链,并通过知识增强和流程编排形成完整应用闭环。
目前,百度智能云从算力、平台到应用的系统级能力,已经在多个企业场景中稳定运行。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钢研基于昆仑芯和百舸,搭建了专属的算力平台;并在千帆上做模型精调,使用大、小模型结合的方式获得良好效果;同时结合一见视觉平台,快速完成了表面缺陷检测、金相分析等核心场景的应用开发。(李京)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