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3集的不断失望后,终于看到了曙光。
虽然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刻意,但终究还是因为省人大常委副主任江旭东的儿子,不仅和禹天成是老相识,还因为他的出现让敌人内部陷入内讧。
虽然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不符合逻辑,但还是因为万潮接过了万氏集团法人代表后,在不求财、不听劝的极端状态下顶住了各种压力,无论是谁出面就是不肯把这个铜镍矿给卖掉。
因为江远的出现,让陈胜龙和禹天成反目成仇,因为陈胜龙对所谓的老师心寒,才有了熊磊亲手促成了矿难的发生。
最终,被迫逃亡中的万潮,竟然拿到了父亲老部下偷拍的视频,一段可以证明矿难是有人刻意为之的视频,一段让张放、孙向群之流肯为郑雅萍背书的视频。
虽然《以法之名》中大多数的所谓官都不让人喜欢或舒服,但毕竟这是笔者所看政法剧中最敢于直面各种内部问题的。
无论对我李人骏、洪亮等几乎所有大小官员有多么厌恶,但终究张放等省一级领导看到视频后,还是做出了坚决打击贪腐等一系列的问题。
或许是我太过武断了,或许是我太过年轻了,或许是我们太过理想主义了,或许这就是我为什么成不了他们中任何一个的原因。
无论洪亮、郑雅萍向张放、李向群提出了多少关于“万海案”的疑点与证据,都无法动摇他们听从江旭东指示的决心。
因为那些所谓的证据不足以让他们冒险,因为那些所谓的证据很可能会让他们从此止步不前。
看似是虚职的王旭东,实际上手中握有一个会让许多官员会投鼠忌器的权力,那就是可以任免许多重要职务的权力。
这样一个看似只会出现在家中的老人,这样一个只需几句话就足以施压到让指导小组解散的老人,几乎能牢牢掌控所有高级官员的升迁,也是让张放、孙向群面对洪亮与郑雅萍质问时恼羞成怒的重要原因。
或许《以法之名》还是不太敢说、敢写、敢演,因为张放与孙向群这一次突然支持郑雅萍的态度多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虽然有了这样一段疑似是刑警队长姜红军破坏证据的视频,可难道万海案中那无数的无法解释,真就能让他们眼看着万海案被办成铁案吗?
还是说,在张放与孙向群这种级别人的眼中,洪亮与郑雅萍查到的东西,在江旭东这种级别人物的压力下,都是不值一提的小瑕疵。
虽然最后由省政法委书记严立诚拍板决定要重查万海案,虽然在第24集终于有了正面且有希望的发展,但为什么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却高兴不起来呢?
从某种角度来说,无论是陈胜龙这种的黑恶势力,还是孙飞这种的保护伞,虽然会让人感到气愤,但却不会让人感到堵得慌。
即便是李人骏和柳韵这一对夫妻,也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个人的某种需求,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黑恶势力手中心甘情愿的工具。
反观洪亮这个毋庸置疑的男主角,他那种多少有点怂的人物性格,不断在妻子、岳父、好友、正义等各种维度左右摇摆不定的为人处世,才是《以法之名》中虽不是反派却总能比反派更让人抓狂的角色。
一个会给人以希望的洪亮,一个会在希望被点燃后悄然后退的洪亮,一个会在黑暗中看着希望被浇灭却默不作声的洪亮,一个这世间有太多像他这种人的洪亮。
明哲保身是洪亮的座右铭,遇事不决是洪亮的人格魅力,小心谨慎是洪亮的处事风格,绝不做出头鸟是洪亮的做人底线。
这就是洪亮,一个被影帝张译彻底演活的男主角,一个无论怎么看都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男主角,一个直叫人感叹洪亮太多、郑雅萍太少的男主角。
或许《以法之名》的故事在“最高检”背书之下,真就将扫黑除伞的真实现状演了出来,或许《以法之名》中的故事真就是由现实中曾经发生的故事改编而来。
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段视频,也许所有的人和事不会再有任何改变;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少之又少的郑雅萍,也许大多数的洪亮只会选择视而不见。
关于《以法之名》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