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我杨角风又走入死胡同了,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扭转自己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的窘况。
想开拓新领域,怎奈自己本就是个业余厨子,想做点新菜品,可实力不允许啊。思前想后,还是不去更残酷的赛道竞争了,况且,也厮杀不过人家。还是继续在自己胡说八道,还不用负责任的影视领域打滚吧。
鉴于粉丝的属性以中老年男人为主,所以咱们还是谈点大家喜欢的内容,深度不深度的也不计较了,鉴于最近几年也没啥好片子可看,就回过头来谈谈抗日神剧——《亮剑》吧!
反正角风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想到哪说到哪,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共同探讨。
杨角风谈《亮剑》系列文章第1期:中央军两个师都一触即溃,坂田联队为什么却败给了李云龙?
一、
《亮剑》这部电视剧,距今已有二十年,却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其火爆和重播程度都能跟老牌神剧《西游记》、《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等相媲美。
当然,《亮剑》这部剧也存在太多的硬伤,即便我这种业余军事爱好者,也能从中挑出不少毛病。所以,若是严格从战争剧、抗战剧的角度来说,它已经半只脚踏入了抗日神剧的范畴。
但神归神,它里面的很多铺垫和细节描写,又总能让人找出理由来辩解,显得没有那么神。这也跟后面接二连三出现的手撕鬼子,馒头炸弹和石头打飞机的神剧,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要看到《亮剑》中展现的很多做人做事道理的精华,而不能盯着剧情的某些硬伤不放。
也只有这样,我们后面的讨论才能展开,就像《西游记》一样,这可是神剧的鼻祖,若是非要较真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科学,也就没意义了。
《亮剑》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非常成功,因为它塑造了很多有棱有角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即便是一个穿着大头皮鞋,因为战利品被夺而哭鼻子的大头兵王有胜,至今都能活跃在人们的谈论中,贡献了一个个的表情包。多说几句啊,这位演员已经因病去世了,十分惋惜。
因为《亮剑》的经典,才让李云龙成为了跟孙悟空、小燕子、武松一样,家喻户晓的人物,经久不衰。
二、
言归正传,《亮剑》这部剧一开始就表明了当时的背景,1940年2月,八路军某师于晋中地区遭日军合围。
为掩护师部和野战医院转移,李云龙带领新一团在苍云岭主阵地的三个山头上,跟三千名日军展开激战。按照理论讲,李云龙的部队面对装备精良,且是精锐的敌军,想正面突围基本上难以实现。
确实,面对敌军密集的火力,我军向前冲锋的过程中必然伤亡惨重,即便是以小的伤亡代价冲了过去,进行白刃战,其实也很难取胜。
但谁让这是电视剧呢,剧中并没有贬低日军,也没有抬举李云龙的军队,而是从很多细节描写上,暗示新一团端掉坂田联队并非不可能!
剧情开篇,先是日军冲锋,我军又扔手榴弹,又开枪的在阻击。随后换成了我军在冲锋,日军建立了个简单的工事,开始阻击。这个镜头不过几秒钟,但是就这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蕴含着大量的信息:
一是,鬼子的射击是点射,一方面可以节省子弹,提高精准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枪管冷却,不至于连发枪管过热宕机。《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迷龙使用马克沁,因为没有枪架子,让豆饼扛着。他就一直在开枪,“哒哒哒”,最后枪管红了,豆饼也被震死了。
二是,鬼子的工事很简陋,但却布置的很到位,利用地形铺设了火力点,攻防兼备。
三、
从后面楚云飞跟参谋长的对话中,可以得知,李云龙所面对的坂田联队乃日军精锐,也是楚云飞的冤家。
因为忻口会战的时候,坂田联队曾经打垮了中央军的两个师,而358团也曾经跟他交过手,才一个小时就伤亡三百人,若不是他们撤得快,搞不好三五八团就没了。
那么,一个坂田联队有多少人呢?
至少也有3800人,包括3个步兵大队、1个的炮兵中队、1个运输队、1个弹药排、指挥部,还有反坦克中队以及通信中队、军医、卫生员等。
因为坂田联队是日军中的精锐,是有可能在编制上超越一般联队,也就是说,甭管是人数,还是装备,都优于李云龙的新一团。
当然,李云龙的新一团能跟鬼子打个你来我往,证明他的实力也不弱,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别看新一团的士兵还有好多举着大刀片子进攻的,仿佛缺弹少药,但事实上,日军有的装备,新一团并不少。像什么掷弹筒、迫击炮、歪把子等武器装备样样都有,后来李云龙跟赵刚的对话中,也有提起过,说新一团拥有这些装备:
“不到一年,新一团什么都有了,歪把子、九二式、掷弹筒、迫击炮,手里的家伙好,咱腰杆子就硬!没有这个家底,我敢和坂田联队硬碰硬地去干?做梦去吧!”
剧中也确实体现了,日军冲锋的时候,新一团又是手榴弹,又是迫击炮,又是机枪扫射,从火力上讲并不弱。
四、
而且,新一团并没有正式的部队编号,属于李云龙自己扩编的队伍,这一点在后来李云龙跟赵刚的对话中也有体现。也就是说,理论上李云龙能招多少人,这个团就有多少人。
正常情况下,抗战时期,八路军也好,新四军也罢,一个团也就一两千人。但结合李云龙的特点,新一团人数只会多不会少,比如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李云龙的独立团竟然已经膨胀到八个营,近一万人的部队。光张大彪的一营,就拥有2000多人,以至于邢副团长都感慨:
“二千多人?我的乖乖……平时让你们报编制,一个个都藏着掖着,现在可好,家底都抖出来了吧?”
所以,李云龙的新一团兵力大概是比普通的团要多一些,因此才能让李云龙一年的时间,就从鬼子手里抢了不少的武器。
也就是说,这一次李云龙的新一团跟坂田联队对打,即便是人数和装备差了一些,但也不会差太多,绝对没有到一眼定胜负的程度上。
而且,从坂田的嘴中,也能听出他对李云龙的赞许,说对方的排兵布阵是那两下子,是块难啃的骨头。但即便难啃,也不是说啃不下来,毕竟坂田联队的优势在那摆着呢,这个不服不行。但是,坂田输就输在了,上司给他下达的命令是全歼这支部队,这才给了李云龙可乘之机: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命令你联队,于中午十二时占领苍云岭主峰,务必全歼敌守军,不让其一人漏网!”
五、
很多人诟病《亮剑》就是神剧,不贴合实际,说坂田联队好歹也是日军精锐了,把指挥部建在了某山头一处最显眼的地方,竟然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其实剧中很多细节已经解释了,坂田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以下三大原因:
首先,这个指挥部不是一开始就设立的,是因为李云龙在前线阵地上布了雷区,鬼子进攻受阻,双方停战休息后,才把指挥部设置高点的。
因为这个地方是最高点,指挥部站在这个地方,能遍观整个战局,可以及时发现对方的动向,并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毕竟他是打算全歼李云龙部队的。
其次,这俩指挥官也是身经百战,经过听对面的枪声,判断出对方只有轻武器,重武器也只有迫击炮。因为只有迫击炮,所以,指挥部设置在对方射程500米以外,能保证不会被对方的炮火打中。毕竟,鬼子是进攻,八路军是防守,坂田到死都没想明白李云龙完成了任务竟然不撤退,却往前进攻。
最后,鬼子的情报也出了问题,打了半天,竟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敌人是哪支部队,以至于坂田怒斥前来汇报的中佐,你们都是干嘛吃的?
如果坂田提前知道对方的指挥官是李云龙,也调查过此人从来不按套路出牌的话,估计坂田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也不会如此大意。
六、
看到上面这张截图了没,人家李云龙都用上望远镜了,这可是好东西,一般的团长可搞不到!
当然,我(凡是账号名非杨角风发作均为抄袭)认为,坂田把指挥室设置在高点,也不排除想吸引对方殊死进攻,从而一举歼灭的可能性。
因为张大彪就提出来,干脆直接让他带兵冲进鬼子指挥所,活捉坂田得了,结果直接就被李云龙给否定了:
“不行,硬战没你这打法,你小子只会玩愣的,得学会动脑子,别没打着人家,把自己给搁进去了。”
也就是说,李云龙虽然打仗的手法大胆且不走寻常路,但作为指挥官的理智还得在线。如果仅仅推进五百米,就可以用迫击炮端掉鬼子的指挥所,那么,自然不能靠战士们的命去推。
事实上,李云龙之所以没有撤退,选择了抗命,不听指挥,并决定正面硬刚,也是他基于战场的形势做出来的最佳判断。
因为在远处观望的楚云飞都讲了:
“他们的装备太差,弹药又不足,跟这样强悍的对手交火,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旁边的参谋长也提到,这一次这伙八路军肯定是完蛋了,坂田已经将他们围困在了山头上,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坂田接到的上级命令就是全歼这伙八路,所以,李云龙此时实际上已经被鬼子包围,尤其是撤退的道路,必然是鬼子的防御重点,从那里突围,反而凶多吉少。
七、
正因如此,李云龙面对张大彪他们提出的撤退建议后,才会拒绝撤退,并讲了自己的理由:
“你懂什么,我们这一撤,坂田这兔崽子准压上来,到那时候我们更被动!”
果然,这时候鬼子这边中佐又来汇报,说第三步兵大队已经到位,随时准备进攻。而联队长坂田却觉得一个大队不够,再把第五大队压上去,两个大队同时进攻。这也表明,坂田并非大意轻敌,在明知八路军装备差的情况下,一个大队就能完成的任务,他用了两个大队。在不确定对方实力的前提下,用双倍的兵力去完成任务,不能说坂田的安排有问题。
也正是因为他们一门心思想着怎么从后方全歼李云龙部队,却没想李云龙竟然带着部队往前冲锋,等他们醒过味来后,新一团已经往前推进了500米。
当然,站在高处的指挥室俯瞰战场的坂田,是发现了这个异常现象的:
“我们的对手到底要干什么,凭他那点兵力就敢实施反突击,目的何在?”
也就是说,坂田也并非智商不在线,他发现了李云龙部队的异常后,也是马上提高了警惕,一直在揣摩对方的心思,并认为这是对方的一个阴谋。
因为鬼子在往苍云岭进攻,是前进的姿态,李云龙突然带队冲出战壕,面对鬼子直接冲了上去。所以,才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方交织在一起。因为双方混在了一起,也导致远处的鬼子不方便开枪,以避免误伤。
八、
当然,正常情况下,因为鬼子兵的训练和营业更到位,面对八路军战士的时候,尤其是白刃战,能打出一比三的伤亡。
所以,新一团的这次反冲锋,跟鬼子兵短兵相接,损失也非常大。但毕竟面对的是一个步兵大队的兵,人数上还是占优势,况且鬼子也被打懵了,一时间搞不清这是什么状况,选择了往后退。
因为鬼子往后退了,这才给李云龙创造了前进500米的机会,让柱子搬着迫击炮蹲了下来。同时,柱子确实厉害,两发炮弹真就端掉了鬼子的指挥所,还炸死了坂田和两个中佐,一个少佐。
只可惜,柱子打完两发炮弹太过兴奋,站起来呐喊,被鬼子两枪击中,牺牲了。
李云龙的这个正面突围的操作,不仅坂田惊讶不已,连远方观战的楚云飞同样惊叹:
“简直不可想象啊!”
一般情况下,进攻方的损失会更大,因为防御方一方面以逸待劳,另一方面也有工事掩体,地形熟悉,后勤也能跟上。所以,基本上防御方很少有放弃阵地,选择冲锋的情况。即便是冷兵器时代,守城的将士也不会轻易开城门,去跟敌军硬碰硬。
因为李云龙的这个正面突围,是建立在地方指挥所被炸毁的前提下,鬼子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失去了统一指挥,乱作一团,这才给了新一团机会。毕竟,老祖宗都告诉我们,擒贼先擒王,就能说明指挥部的重要性。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李云龙的这次冒险行为,还是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毕竟是小说,无巧不成书嘛。
综上,坂田联队为什么会输给新一团啊?
一方面李云龙的部队并没有那么差,装备也好,人员素质也罢,亦或者团队凝聚力,并非不能跟坂田联队抗衡。另一方面,坂田也吃了不熟悉对方状况的亏,按照正常战斗模式部署,结果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李云龙。
那么,此战败给李云龙,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接下来李云龙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状况,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呢,咱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亮剑》,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