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手术为何以“天河”命名?DeepSeek推荐,造福无数直肠癌患者
创始人
2025-06-23 23:21:48
0

中国每年约有51万人确诊肠癌。如今,一种源自广州、被命名为“天河术®”的创新手术,将为无数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生。

来自陕西的李先生(化名)在经历传统放疗造成的严重肠道损伤、常年依赖纸尿裤生活后,通过DeepSeek推荐来到中山六院,接受“天河术®”扩大切除理念指导下的手术治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康复的背后,离不开“天河术®”的创新与突破。6月23日,《直肠癌放疗后近侧扩大切除保肛手术(天河术®)操作标准(2025版)》(下文简称《操作标准(2025版)》)发布会暨全国巡讲启动会,在中山六院知识城院区举行。

为保肛手术难题带来全新解法

“天河术®”总结了直肠癌根治术的“近端扩大切除”理念。放疗虽是直肠癌常规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并提高保肛机会,但也常对局部正常组织造成“误伤”,增加吻合口漏、狭窄及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风险。

为此,2016年,中山六院原副院长王磊教授团队首创“天河术®”:对接受放疗的直肠癌患者,手术中将肠段切除范围扩大至未受放疗影响的降结肠,再与远端直肠或肛管进行吻合,从源头避免吻合口并发症。

这一术式自提出以来广受肯定,并被写入《中国放射性直肠损伤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目前已在多个结直肠外科中心成熟开展,为术后恢复与保肛功能提供保障。

发布后将在全国巡讲

据介绍,此次《操作标准(2025版)》由中国放射性肠损伤研究协作组等六大学术组织牵头,集结全国结直肠领域专家,融合国内外最新指南、临床研究和一线经验,历经反复打磨而成。

新标准不仅明确了“天河术®”的定义、适应证和手术要点,还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管理与功能康复措施做出规范,为“天河术®”的标准化推广提供了可循路径。

未来,“天河术®”有望在全国更多医疗机构落地,让更多直肠癌患者在实现肿瘤根治的同时,保留肛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文|记者 刘颖 通讯员 张婷婷 戴希安 乐虞莹

图|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永不言败,奋勇向前!杨翰森为中...   8月18日晚,@楊瀚森-Hans 发文为中国男篮加油:永不言败,奋勇向前!中国男篮,一起加油!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走低,因... 格隆汇8月18日|周一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滑,因海岬型船需求疲软。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较前一交...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教师工资热点提案解读网友在微信群内热议“如何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
太极股份A股股东户数增加17户... 8月18日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8日,太极股份A股股东总户数为5.78万户,较上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