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最后会怎样?邓公晚年的一句话,说的很透彻
创始人
2025-06-17 07:20:27
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毛主席绝对是最具决定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领导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使得我国在内忧外患下得以突围和顺利发展。

毛主席是公认的军事天才,是“天降奇才”,如果没有毛主席,当时中国的路估计会非常难走。

可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然而即便如此,还有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浩浩荡荡,不会以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是没有毛主席,还会有新的人带领中国走向成功。

针对这一点,邓公晚年时曾给过一个客观的说法,说的非常透彻。

那么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在清朝灭亡后,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一、军阀割据,长期混乱

1912年清帝退位,中国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帝制传统,迎来了亚洲第一个共和政体。

孙中山构想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蓝图,本应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国家之路。

然而历史的发展却偏离了那一轨道——袁世凯凭借其北洋军事实力与政治权谋,逐步窃取了革命果实,最终导致民国初年出现了军阀格局的局面。

晚清时期,朝廷为镇压太平天国,允许汉族官僚组建地方武装,埋下了军事地方化种子。

1900 年后“新政”强化了地方督抚势力;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军事力量不足,与北洋军阀妥协,使新生共和国先天不足。

袁世凯死后,北洋系分裂,全国出现数十个大小军阀,他们控制区域,拥有军队、税收和行政体系,中央体制形同虚设。

1916 - 1928 年北京更换38届内阁,地方军阀为争夺地盘和中央名分混战。

数据显示,1916 - 1924 年发生大小战争140 余次,局面类似欧洲中世纪封建割据或近代德意志邦国林立。

军阀割据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经济上,军阀横征暴敛,货币体系混乱,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社会上,土匪横行,鸦片泛滥,民生凋敝;文化上,传统价值崩溃,新的共识难以形成。

当时的中国,确实面临着国家解体的系统性风险。

要不是最后共产党出来力挽狂澜,当时国家的走向十分危险。

二、外国势力,十分猖獗

自鸦片战争起,中国便陷入帝国主义侵略的困境。清政府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节节败退,被迫签订一系列条约。

那些条约如沉重的枷锁,将中国拖入深渊,国家资源遭疯狂掠夺,经济重创,国力严重透支。

1919年,在青岛主权问题上,德国无视中国正当权益,将青岛私相授受给日本,此举引发国际关注并促成巴黎和会召开。

然而,在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合理诉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严重侵害了我国的权益。

彼时的中国四分五裂、虚弱不堪,各帝国主义列强更加肆无忌惮,加快在中国扩张势力范围和影响力的步伐。

当时,中国铁路、矿山、金融、海关及主要工业等经济命脉几乎完全被外国资本掌控。

中国本土民族资本缺乏国家有力保护,只能在列强夹缝中艰难求生,根本无法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就像陈独秀说的,中国政府,每年,向西方各国借的外债,占国库收入一半以上。

一个没有生产力的国家,只能靠,以国家铁路为抵押,借债来维持政权。那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要不是共产党的出现,要不是毛主席的引领,当时的走向真不敢想象。

三、日本野心,制造灾难

日本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殖民扩张。

其野心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时便已暴露。

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国力衰微,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1937年全面侵华前夕,中国工业总产值仅为日本的1/4,钢产量不足其1/10,巨大差距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将侵华视为“天赐良机”。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日军进犯南京。老蒋“死守南京”的决策及唐生智仓促组织的防御,最终导致南京大屠杀惨剧发生。

彼时社会弥漫失败主义情绪,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更使民心涣散,甚至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学习日语,国内上下一片恐慌。

民族存亡之际,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完成《论持久战》。

那部5.6万字的著作首次系统提出“战略防御 - 战略相持 - 战略反攻”三阶段理论,以通俗语言论证“亡国论”与“速胜论”的谬误。

首版3天内售罄,国军将领白崇禧亲自摘抄要点下发部队。美国记者斯诺观察到,此书重塑了中国人的战争认知,将恐慌转化为坚韧力量。

《论持久战》不仅是一份军事纲领,更是一场精神洗礼。

它预言“敌之强终将被其小国本质限制,我之弱终将因大国潜力转化”,为八年抗战提供了战略遵循。

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毛主席那本书,当时后面会发生什么,不堪设想。

四、一个思想,统领全局

一个思想,指的是“毛主席思想”,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当时在我国,尤其是五四运动后,盛行着多种思想,主要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法西斯主义、地方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

那些思想的盛行,一方面无法形成统一的、进步的、能引领民族复兴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当时国人很多人没有文化,根本无法理解那些思想。

正是后来毛主席通过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总结各王朝失败经验,然后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适合我国发展进步的“毛主席思想”。

正是在毛主席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无论是面对列强,还是老蒋,都高屋建瓴,所向披靡,最终取得了胜利。

由此,要不是毛主席的出现,在多种思想杂糅和引导下,当时我国的道路十分堪忧。

正是因为毛主席对近代中国有着如此巨大的贡献,邓公晚年十分可观地评论道:

“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或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

至于要摸索多久?没人说得清楚,要知道欧洲史上最黑暗的教会统治中世纪时期,持续了长达1000年之久”。

同时邓公还强调,毛主席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坚持和发展。

他通过那句话,不仅肯定了毛主席的历史地位,也提醒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读者们,关于“毛主席对近代中国的贡献”,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全镇学习...   范文一:  在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屋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xx镇也当工作来抓,加强学习宣传,学以...
最新或2023(历届)深入学习...   第一篇:  昨天下午,县委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有关要...
最新或2023(历届)市纪委传...   1月14日,赣州市纪委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学习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重点学习了习近平...
最新或2023(历届)公安部传...   1月15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传达学习十八届中央纪委六...
最新或2023(历届)社区开展...  【范文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最新或2023(历届)10月29日在北京顺利落下帷幕。自此“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