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庞众望:从土坯房到清华园,寒门少年如何书写人生奇迹
创始人
2025-06-12 17:01:21
0

文:吴能恩

当 “寒门难出贵子” 的断言,像冬日的寒霜般反复冻结舆论场,给无数寒门子弟的未来蒙上绝望的阴影时,一则来自九派新闻官博的动态,在 6 月 11 日突然点燃热议 —— 主持人 @李小萌用镜头对准了那个曾震撼无数人的身影:以 744 分叩开清华大门的寒门少年庞众望,如今交出了怎样的人生答卷?

这不是简单的励志故事续写。从漏风的土坯房到清华园的实验室,从攥着编织袋捡拾废品的孩童,到手握国家发明专利的科研新锐,庞众望用人生轨迹的剧烈转折,将 “阶层固化” 的偏见击得粉碎。他的每一步跨越,都像一把炽热的火炬,不仅照亮了自己的逐梦之路,更点燃了无数人对 “知识改变命运” 的信念。

1999 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沧州庞庄村。母亲因先天性脊柱裂双腿截肢,终日蜷缩在旧藤椅上;父亲饱受精神分裂症折磨,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全家五口人的生计,全压在七旬祖父母佝偻的肩上。屋内剥落的墙皮、堆积的药瓶,无声诉说着生活的沉重。但母亲永远上扬的嘴角,成了这个家最温暖的火种。“面对什么,就要去解决什么”“人要往前看”,这些朴素的话语,像春日的种子,种进了庞众望心里。

凌晨四点的街道还浸在黑暗中,少年庞众望已拖着比自己高的编织袋出发。粗糙的麻绳在掌心勒出深红的血痕,他却攥得更紧 —— 多捡一个塑料瓶,就能多换一支铅笔。烈日下的农田里,他插秧的身影与稻苗一同摇晃,汗水滴进泥水里,转眼被太阳蒸干。深夜的台灯下,他一边给母亲喂药、翻身,一边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困了就用冷水泼脸。苦难没有压垮他,反而将他的意志锤炼得比钢铁还坚韧。

在吴桥中学,课本是庞众望通向世界的船帆。他总坐在教室第一排,眼睛里闪着求知的光。遇到解不开的数学题,他能在座位上坐一整天,草稿纸写满了就擦掉继续用;为弄懂物理原理,他追着老师从教室问到办公室。学科竞赛的奖状贴满了土坯房的墙壁,那是他与命运较量的勋章。2017 年高考,他以 684 分裸分,加上清华自强计划的 60 分加分,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叩开了清华大门。

走进清华园,庞众望依然保持着那份质朴。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时,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他反复校准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作为团支书,他热心帮助同学;课余时间,他在食堂收盘子、在快递站分拣包裹,用自己的双手挣生活费。连续获得学习进步奖、顺利拿到直博资格、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每一项成绩背后,都是他日复一日的坚持。

命运的考验并未停止。2020 年,正在准备直博面试的庞众望,得知母亲病重住院。当他带着面试通过的好消息赶到医院时,母亲带着欣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场离别,让他更加懂得生命的重量,也让他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如今,作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在读博士生,庞众望的科研成果愈发亮眼。据李小萌讲述,他不仅发表多篇 SCI 论文,还手握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主攻的光网络信息感知研究,正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2025 年 5 月,他被聘为吴桥智库专家和文旅形象大使,回到母校时,他站在讲台上对学弟学妹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那些曾被苦难浸泡的岁月,终究开出了绚丽的花。

从背着编织袋的少年,到为国科研的博士,庞众望用行动证明:出身或许决定起点,但绝不能定义终点。他的故事,是写给所有追光者的情书 —— 只要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再深的泥沼也能长出参天大树;每个在困境中跋涉的人,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4674期:生万物(随笔) 生万物文/图/唐小珍(广西)专辑/2025年/063(随笔)《生万物》是由刘家成、刘洋执导,杨幂、欧...
剧版《剑来》真的启动了,男主人... 近日在2025腾讯视频动漫大赏中,除了发布自家90部项目的最新进展信息外,还预告《剑来》《斗罗大陆》...
今晚起,开播!这就是珠海答案! 今晚起重磅播出!专题片《珠海答案》用五集篇幅,串联起珠海经济特区45年的蜕变与坚守!1980年8月2...
《生万物》原著大结局宁学祥幼子... 与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相比,改编后的电视剧《生万物》,的确变得“温情”了许多。剧中人物的命运,也有...
星舰第十飞为何最后时刻叫停?地... 万众瞩目的星舰第十飞(IFT-10)原本蓄势待发,却在燃料加注阶段戛然而止。倒计时T-39: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