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水浒传》里面有种说法:“潘驴邓小闲”。潘,指的是应该有潘安一样的样貌。潘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美男子。在中国传统文学里,潘安经常被用来做代名词使用,比如“貌若潘安”。
不过,美男子潘安的结局很惨,甚至最终还落了个被满门抄斩的结局。那么,为什么潘安会落下这样的结局?
1、潘安的仕途
潘安出身于儒学世家。在魏晋那会儿,努力的上限并不高。因为曹魏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对于上品家庭来说,不需要太多努力也能获得较好的资源,而对于下品来说,即便是努力,上限也不高。潘安属于世家子弟,所以做官是潘安的宿命。
当然潘安也乐意做官。潘安生于曹魏曹芳在位期间,潘安十九岁的时候,曹魏已经不复存在:当时司马炎称帝的第二年,潘安因为有才华,所以入仕做官。潘安到了30岁上下的时候,已经担任了河阳令,开始治理一方。其实客观来说,这个升迁速度已经不低了,但是潘安自我感觉自己才华横溢,所以对于这个职务升迁感到很不满意。
晋武帝司马炎驾崩以后,潘安似乎开始交好运了。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做了皇帝。司马衷因为智商问题不足以治理国家,司马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驾崩之前给司马衷做了安置:那就是安置了杨骏等人担任辅政大臣,负责辅佐司马衷。
杨骏很欣赏潘安,于是开始重用潘安,让潘安到朝廷里做官。
2、潘安交好运
潘安觉得,似乎自己要交好运了:毕竟,大晋帝国的堂堂摄政如此器重自己,那自己岂不是得平步青云?
不过,潘安说对了一半。
因为,潘安确实官运来了,但未必和杨骏有关。
司马炎死后,晋廷高层陷入权力斗争之中,最终杨骏被贾南风铲除(贾南风,系当时皇帝司马衷的皇后,野心家,人称一代妖后,对华夏的祸害程度空前绝后,后世慈禧都得甘拜下风)。潘安作为杨骏的党羽,少不得也遭到株连。
不过,潘安或许是因为才华横溢的缘故,口碑不错,有些影响力。所以晋廷有司给他从宽处理,事后没多久又得到启用,并且继续在晋廷做官。
并且潘安这次做官以后,开始和朝廷里面其他的名士有了交集——所谓名士,可以理解成当时才华名声在外的人物,比如左思、陆机等人就是典范。
当然这样做可以给潘安提高人脉和影响力。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双刃剑。
因为,树大招风。
对于潘安来说,一旦朝廷出现变故,潘安这样的,很可能受到首要打击。
3、潘安之死
贾南风统治后期,西晋朝廷继续动荡,司马伦一度掌控朝廷。贾后控制下的朝廷出现变故。
司马伦委任孙秀担任宰相。而孙秀和潘安家有一定的仇恨。因此孙秀掌权以后,打算报复一下,于是孙秀罗织罪名,以潘安参与造反的名义诛杀了潘安满门。
当然,潘安被杀是偶然,也是必然。
说偶然是因为碰巧潘安的仇家当权。
说必然是因为潘安在乱世如此高调,即便是没遇到孙秀,也可能在变故中因为站队错误而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