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印巴战争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在议论中式武器的战果和成绩,然后则是对于印度的万国造进行冷嘲热讽。那么这里面就有一很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印度明知道自己在武器装备上打不过巴军,且已经失去空中优势,为何还要继续发起新的挑衅,导致损兵折将呢?
首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军队的将领和士兵而言,谁不渴望建功立业,尤其是最近手里积攒了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研究出很多新战法,估计都想跃跃欲试。甚至各军种之间,也有互相不服气的争执,从而为增加预算拨款而寻找缘由。
故而,这一次印度挑起双方之间的冲突,自然是各军种都想轮番上阵,一展神威,证明自身的价值。即使前面空军被打得大败而归,其他军种依然是不服输的,肯定想要扳回一局,挽回颜面。这才有印度的无人机部队、导弹部队以及海军等轮番上场。
其次,军事上的被动,必然导致选举乃至于国际局势的不利。可能印度蓄意挑起的冲突,必然有自身的某种政治诉求,有人说为了选举,有人说是检验武器和部队,也有说是为了向美国示好,总而言之,军事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显然,印度的这一次军事行动,各兵种轮番上场,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国家和政府,必须要有一场军事胜利来实现预先的目标。哪怕是证明自己的能力,足可以保卫全球产业转移的成果,也要不惜一切代价打一场战争。
最后,可能是对于局势的误判,导致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硬刚。一开始印度要是知道自己的阵风战斗机这么不堪一击,估计不会轻易下场。显然,他们都是带着心理优势,觉得轻松拿下的态度,发起军事行动。结果面对巴基斯坦的中式装备和体系化作战,简直不堪一击,被打得狼狈不堪。这份心理落差,太巨大,也不得不使得他们找补回来,继续发起新的挑衅。可以说,这一次印度的莫迪政府算是把事情搞砸了,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只能等待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