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辽国元帅韩昌带领三十万精锐兵力首次南侵,突破了雁门关,白天攻占三关,夜晚攻破八寨。边关的急报如雪片般送往京城,迅速引起了宋朝朝廷的高度警觉。由于杨七郎曾因打擂失宠,杨家父子九人被贬至雄州,未能参战。为了应对辽国的侵袭,宋太宗亲自率领四大王爷亲征,并任命太师潘仁美为元帅,八贤王随军出征。宋军士气如虹,攻势迅猛,逐一击败了辽军,令其节节后退。
然而,韩昌与天庆梁王商议后,决定暂时避战,用空城计诱使宋军深入幽州,再以重兵围困。潘仁美未听从东平王高怀德的劝告,执意进军幽州。晚上,辽军悄悄包围了幽州,血战一触即发。
二、
辽国天庆梁王耶律尚这次出征准备周密,兵员充足,粮草充分,他帐下有四大元帅:韩昌、肖天佐、肖天佑和副元帅苏天龙,他们分别负责四面防守,准备与宋军决一死战。开国王曹斌领军五千出北门,遭遇辽国副元帅苏天龙。曹王爷年事已高,失去了往日的英勇,在与苏天龙交锋数回合后,不幸被斩成两段。
东平王高怀德出东门迎战,虽老当益壮,但最终被辽国左元帅肖天佐斩杀。平东王高怀亮出西门也不敌辽国右元帅肖天佑,英勇阵亡。长胜王石延超与韩昌激战,终因伤重而败下阵来。尽管这些老王爷曾是战场上的赫赫人物,但面对辽国猛将,他们终究未能抵挡住强大的攻势,最终折戟沙场。
三、
眼看宋军将领纷纷阵亡,形势岌岌可危,八贤王认为,只有请出杨家七郎八虎,方能改变局面。于是,他提醒宋太宗亲自写下血书,请杨家将出征。宋太宗将血书交给铁鞭王呼延赞,命他前往雄州邀请杨令公及其儿子们北上救驾。
杨七郎得知消息后,喜上眉梢。过去的罪责得以豁免,这次不仅能为杨家出征,还能痛痛快快地报仇雪恨。杨七郎心生一计,决定单独出征幽州,深知若与哥哥们同行,功劳难以全归自己。
辽国这次南侵,准备充分,三十万精锐士兵将宋朝围困在幽州,宋军虽有强大兵力,却屡屡受挫。辽国众将看着宋朝名将一个个败北,心中欢喜,以为胜利在望。然而,他们的喜悦来得太早,杨七郎如猛虎下山,战局立即发生了变化。
四、
杨七郎整装待发,不食不饮,马不停蹄,昼夜奔行,终于赶到芦沟桥。韩昌派遣都督梁兴州驻守此地,阻止宋军增援。梁兴州见到杨七郎如猛虎出笼,立即挥舞金棍迎战。二人对撞之际,金棍被杨七郎的蛇矛一挡,发出一声巨响,梁兴州险些失手。杨七郎趁机出枪,直刺梁兴州的软肋,刺中后将他挑下马来。辽兵见主将阵亡,顿时四散奔逃。
杨七郎纵马如龙,奋力突围,在战场上如同猛虎入羊群,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就在此时,辽国右元帅肖天佑提刀迎战。两人展开激战,杨七郎的枪法如神,最终一枪刺中肖天佑的左腿,使得辽军主将不得不败退。
随后,杨七郎继续奋战,打死辽国猛将沙里江,摔死沙里海。直至抵达幽州西门,遭遇辽国元帅韩昌。此时,杨七郎已是疲惫不堪,但依旧强忍着体力不支,与韩昌展开殊死对决。关键时刻,杨家其他将领赶到,六郎带领众人力挽狂澜,韩昌受伤败退。
杨七郎凭借一己之力,迅速扭转了战局,改变了宋军的颓势,辽国的胜利梦想瞬间破灭。辽军对杨七郎既恨又怕,杨家将的威名再次让敌军心生惧怕。杨七郎的英雄事迹,成为了辽国人心头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