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小盐官,为何会成为皇帝的眼中钉?
创始人
2025-05-03 17:20:31
0

宋代的经济发达程度是历史上有目共睹的,其经济发展的盛况可谓是“造极”的境界。宋代的商业异常繁荣,交换行为的频繁出现也导致了盐等生产物品的频繁商业化,故此盐在商业化的发展下,其前景也是十分广阔。

对于盐业的管理,宋朝一直是很严格的,对于盐官也是如此,那么皇帝选派的盐官为何在后来成为皇帝的“眼中钉”?

一、宋代的盐业发达,王朝的盐业发展是要依靠于盐官的

1.宋代盐业发达,为盐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宋代的商业发展被历代的历史学家称为“之最”,所有的商品在那个朝代仿佛都具有了交换价值,任何东西可以换走任何东西。在商业和交通的带动下,宋代的盐业也逐渐商业化。盐业的商业化是当时政府所不想的,如没有商业化,像之前的王朝一样,王朝可以稳定地将盐业垄断在自己的手中,并且不会出很大的意外,因为并没有人会将盐这个东西去商业化。

但是在宋代这个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盐已经沦为了商品化的产物,商品化带来的大部分都是有点,当然这仅仅是对于大部分的民众来说。

统治者的角度上来看,盐业的商品化,实际上就是将朝廷中对于盐业的牟利要分给无数的私人商品经营,朝廷的财政收入,盐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被分走后,很明显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这肯定是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宋代对于盐业的垄断以及控制是要比前面的任何时代都要强的。不过,盐业的确是需要商品化,因为盐并不是奢侈品或者说是普通的不必要的物品,盐是日常用品,所以单单靠着国家的供应是不够的,就算宋朝统治者可以供应一定量的盐,盐的分配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加上商业发达,就没有人囤货居奇,这也是个严重的问题。

所以由国家一方去控制盐是往往不够的。另外,四川发现了井盐,扩大了盐的产量,盐业的商业化更难控制了。统治者似乎发现了这个问题,即使盐业的私人化是大势所趋,但是统治者还是想将盐业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故此在盐业上安排了大量的人手,比如盐官。在大量的人手中,国家还要对于这些人加以控制,以防他们将盐的私人化,由此可见,国家想要完全地将盐业攥在自己手中是很困难的。因为对于地方下每个人的行为没有办法形成很好的监控。

2.盐官成为了皇帝的主要盐业的控制人

对于盐业的控制。说简单,也简单,盐官是皇帝控制地方盐业的基础,盐的产量可以运到中央,但是盐是实际产量真的和运到中央的实际产量是一样的?

这倒不一定。所以为了以防其中的猫腻,所以派下盐官,处理相关事宜。只要控制好了盐官,对于盐的产量就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数量,毕竟地方上的盐都是归盐官管。

故在地方盐官的委派中,皇帝通常都是派遣自己的心腹去进行管理,或者由大臣进行举荐,当然,为了防止大臣的集团化或者生出从国家盐业中牟利的心思,大臣举荐的盐官必须是品行端正,并且有一定能力,不然,盐官一旦犯下任何错误,举荐的大臣也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所以顾虑到个人利益和家庭,许多大臣都不敢轻易举荐,毕竟很少有人能够保证自己举荐的人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皇帝的心腹去地方担任盐官也是不够的,因为心腹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毕竟很少有人能够抵抗得住盐业带来的暴利。

故此对于盐业的控制,准确来说,是对于盐官的控制是很难的,并不是像控制其他中央官员那样容易。皇帝似乎后面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所以在一些规定上,增加了很多限制盐官的权力的相关规定。但是这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还是政府并没有将盐业私人化发展,仍然想要将盐业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谋取其中的虚伪市场的暴利。

官府不能像市场一样,将盐的分配到位,其盐的质量好坏也并不是由价格来决定的,而是由人来决定的。官府急于从盐业中谋取利益,对于盐官以及盐户都是加重剥削,盐官和盐户大多是迫于无奈,才会去做行商之事,贩卖私盐在当时是杀头并且是牵连家族的大罪,可见其朝廷的剥削之重。

并且盐的质量也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国家贩卖的盐大多是一些粗盐,一些不好的盐,但是由于国家垄断,百姓不得不用高价去购买,导致了很多怨怼之声,私盐的出现,解决了百姓的问题,价格便宜质量又好,没有一个消费者可以抵挡的了这样的诱惑。国家和私人化的矛盾使得当时的盐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二、盐官是皇帝的心腹大将,同样也是心腹大患

1.地方盐业是要依靠盐官的管理,独立权大,成为皇帝的心腹大患

这其实是个很矛盾的现象,盐业十分重要,所以皇帝委派出去的盐官,必须深得皇帝的信任,并且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可正是因为重要,使得委派出去的盐官有极大的风险,就是忠诚度不够的问题。

由于地方距离中央,天高皇帝远,并且盐业的利润实在是非常大,因为人们对于盐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国家实行经济垄断政策,那么盐业的供应商其实是很有限的,那么平均个人所分到的市场是平时正常情况下的几十倍甚至是几千倍,可想而知这样的利润时多么地恐怖。盐官在如此大利润的诱惑之下,难免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一般来说,地方上的盐究竟是怎么生产,生产的量究竟是多少,其实这些具体的实际数字都是只有地方上的盐官才最清楚。到了中央的实际盐产量都是已经经过地方上的层层剥削过的了,盐的数量差远了。

生产链上,也是盐官对于盐的生产进行监督,最重要的一点是,生产盐的“灶”是盐官统一管理,中央害怕盐户私产盐,故此对于生产盐的工具“灶”也是认真统一管理。这样的管理自然是由当时的盐官全权掌控的。

那么在此等情况之下,盐官只需要和其他的几个盐户串通起来就可以制造私盐。这是一种剥削情况。还有一种剥削情况,是从盐户本身下手,因为盐户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下面的社会基层组织在管理上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只有在一些人情和道德上这些社会基层组织可以说得上话,在官府的活动下,尤其是制盐的方面,这些基层组织根本说不上话。

所以下面并没有实际的人员对于盐官进行监督,盐官的行为可以更加肆意。起码在盐户面前可以肆意,并且可以指认盐户的干事活动,有了盐户的控制权,难道还不能在私盐领域上有片刻的“自由”?当然有,不过皇帝很快意识到了问题,又给予盐户一定的监督权,就是在街上巡逻,明显是“面子工程”,对于实际的盐户权力的提高没有半点好处。

毕竟,盐官手上还是有盐户的控制权以及地方上的一些大家族也不会听盐户的话,而是听当地盐官的话。中央又接着派遣监督的官员,对于盐官进行监管,但是最后都是造成狼狈为奸的局面,并且这样的局面由于“天高皇帝远”也没有办法被发现.

所以在宋代,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明经济繁荣,但是农民起义层出不穷,比之前的朝代还要多,盐户与盐官的矛盾以及皇帝与盐官的矛盾就是很大的问题。

2.盐官对于皇帝而言虽是心腹大患,但也是心腹大将

盐官的设置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这是一个必须的设置,因为宋代已经将盐业完全垄断,就意味着盐业的所有一切,包括于自由的市场都是交由国家进行管理,不可能因为盐官设置存在弊端就不设置盐官。皇帝不可能剃除掉所有的弊端,只能尽量避免,所以在盐官的选拔上和监督上一般都会多下点功夫。

统治者对于盐务主要设立了两个机构,中央机构中的太府寺卿负责管理全国盐务行政以及盐官监督的事情,金部郎中就负责盐业数据的核查的事宜,以防数据出现差错。在地方也是统一设立了转运司、提举茶盐司、提刑司,对于盐业的管理进行加强。

三个部门都是管理盐业,并且权力分散了,盐业中的官僚的权力没有办法达到集中。故此权力形成制衡的局面。当然,有没有可能,制衡局面中的官僚形成“狼狈为奸”,当然有这种可能,但是这是皇帝能够想出最好的办法去避免了。

总结

盐业的管理从汉武帝以来就被设为国家的经济垄断,此后从没有变过。盐业的管理本来就是一个苦差事,毕竟市场是需要人为去控制的。后世人对于盐业的管理也普遍采取宋朝统治者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史》

2、《旧唐书》

3、《宋代经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何我国“禁止使用”红砖盖房?... 咱们小时候在农村见惯了的红砖房,现在可是成了“稀罕物”。 虽然说现在老家盖房还能买到红砖,但是价格比...
5家机构被罚!消金公司为何频因... 又有消费金融机构因信用信息管理不当被罚。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湖北消费...
原创 燕... 燕山大学最吃香的三大专业:机械、材料、自动化,为何成为行业" 燕山大学作为河北省理工类高校的"领头羊...
为何高温、大风、降温、强对流轮...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近日,湖北的天气舞台“剧情”跌宕起伏:5日出现5到7级偏北阵风;6日北部和中部...
成毅|假如思念有声音!认识成毅... 椛椛有点乖 人生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烟花秀,在这场烟火中,有的人昙花一现,有的人却能把光芒刻进深邃的星空...
原创 为... 本文编译自《442(FourFourTwo)》,作者 Rahman Osman 过去五年中的大部分...
赛力斯张兴海,为何选择此时赴港...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为一家正在持续扩张的公司,在拥有亮眼的市场数据和业绩表...
原创 地... 大家好,我是魅力科学君,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地球磁场的话题。众所周知,地球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它可以有效地...
原创 欧... 16世纪的欧洲药铺里,一罐罐标注着“木乃伊粉”的玻璃瓶与香料、矿石并排陈列。这种用古埃及干尸研磨而成...
「智驾」为何变「辅助」 原标题:「智驾」变「辅助」,亮起的不只是安全黄灯? 一路高歌猛进的“智驾”被按下了暂停键。小米SU7...
维埃拉:如果这支阿森纳夺得欧冠... 直播吧05月06日讯 维埃拉接受电讯报专访,谈到了阿尔特塔执教的阿森纳。维埃拉认为,如果这支阿森纳夺...
具俊晔回应为何仍留在台湾 称自... 搜狐娱乐讯 5月6日,据台媒报道,S家亲友最近传讯息关心具俊晔,先问他:“有任何需要,都要开口通知我...
原创 唐... 出生于宦门世家的杨玉环,体型微胖,在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条件下,独得 唐玄宗李隆基之宠,这在历史上实属...
原创 唐... 唐伯虎那么有文采,一副书画,一副字就可以卖几万块钱,他的朋友缺钱都来他这求字画,为什么他没考状元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