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英国航空巨头罗罗公司宣布关闭本土最后一家发动机工厂,裁员人数累计突破9000人。
这家曾为波音、空客提供“心脏”的百年企业,如今市值缩水超60%,员工抱着纸箱走出车间的画面登上全球头条。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竟是罗罗高层那句“绝不向中国转让技术”的傲慢宣言。
时间倒回2020年,全球航空业因疫情陷入寒冬,罗罗半年亏损超50亿英镑,连伦敦总部大楼都抵押给银行。
彼时中国递出“救命稻草”——承诺注资百亿并开放全球最大航空市场。
谁料罗罗CEO伊斯特连夜召开董事会,用“宁可破产也不合作”的决绝态度,把中国拒之门外。
罗罗的“硬气”背后,藏着难以启齿的真相。
美国商务部一份泄露文件显示,白宫曾威胁罗罗:若向中国转让技术,将切断其所有美军订单。
作为美军F-35战机发动机供应商,罗罗根本不敢得罪“金主爸爸”。
更讽刺的是,罗罗一边拒绝中国,一边却在东南亚建厂,用“防盗设计”将生产线拆解成上百个环节,严防技术外泄。
这种“既要赚中国人的钱,又要防中国人学技术”的双标,早被看穿。
中国商飞曾提议联合研发C919备用发动机,罗罗却要求中方预付300亿保证金,且核心图纸一律不准查看。
网友调侃:“这哪是合作?分明是防贼!”
西方没料到,封锁反而激活了中国航发的“狂暴模式”。
2025年4月,搭载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B战机以2.5倍音速掠过南海,超音速巡航时间打破美国F-22纪录。
这款“争气发动机”推力达18.5吨,推重比超10,连美军将领都承认:“它让歼-20成为全球最强五代机之一。”
民航领域同样势如破竹。
长江-1000A发动机完成3000小时耐久测试,即将装备C919客机。
更让西方胆寒的是长江-2000,这款齿轮传动发动机油耗比美国GEnx低15%,已获空客意向订单。
中国航发从“学生”变“对手”,只用10年就走完西方50年的路。
罗罗的困境折射出西方技术霸权的崩塌。
过去三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专利数量激增237%,而罗罗研发投入却缩水40%。
更致命的是,中国凭借14亿人口的市场,正重塑全球供应链——中企已包揽全球60%的航空钛合金,连罗罗都不得不偷偷从陕西采购零件。
“技术无国界”的谎言被彻底戳破。
当中国研发出性能相当的航发,罗罗的“非卖品”立刻沦为库存货。
2024年珠海航展上,埃及、沙特等国排队签下中国发动机订单,罗罗展台却门可罗雀。
网友神评:“以前是‘你爱买不买’,现在是‘你爱卖不卖’。”
罗罗的教训正在全球发酵。
日本川崎重工连夜修改对华合作条款,法国赛峰集团主动邀请中国参与第六代发动机研发。
就连美国通用电气都开始游说白宫:“再不合作,中国市场就彻底丢了!”
而中国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在浦东机场划出500亩土地,打造全球最大航发产业集群。
这里汇聚了德国叶片涂层专家、乌克兰燃烧室工程师、英国材料科学家,真正实现“西方技术为我所用”。
从罗罗拒合作到中国航发逆袭,这场博弈揭示了一个真理: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当中国工程师烧掉最后一页进口图纸,西方才惊觉封锁已失效。
如今,罗罗股价跌至历史冰点,而中国航发板块股票涨停刷屏。
这魔幻的对比,恰似百年变局的缩影——西方抱着技术霸权沉入黄昏,中国握着自主创新迎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