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学书写,仅仅是写熟悉的生活吗?
创始人
2025-04-23 15:00:59
0

嘉宾发言

山西人刘云芳是一名散文作家,在河北唐山生活已经十几年,有许多同自己一样远别家乡在外定居的朋友,有时翻看微信朋友圈,会发现不只是作家,大家都在以不同形式表达思乡情怀。4月21日,在唐山举行的“文学地域性传承与创新性突围”座谈会上,刘云芳谈到,地域文化具有某些群体经验的普遍性,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就文学而言,在新时代如何对待并书写不同地域特质,进一步挖掘其中价值、被大家所关注,是她创作中思考的问题。

“无论何时,对地域文化都要葆有敬畏之心。”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民族文学》原主编叶梅在杂志工作期间,接触并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巨大而丰富的差异性,对不同地域文化怀有深深敬意。叶梅出生于湖北巴东,早期致力于书写鄂西地域文化,她曾想写一部关于长江三峡的抗战题材小说,准备十多年,“每一次到那里都会有新发现”,叶梅说,“第一次去了解很多,第二次去又有新收获,第三次去发现离深入还差得远,仅知皮毛。”

叶梅说,真正“深入”地开掘和传承,无论对何种地域文学书写,都不是一句空话。面临新时代,地域文化书写要不断创新创造,“过去就是写熟悉的生活,而现在不能沉溺于舒适区。怎么才能有新的表现,要不要加固更多读者的感受,都是需要作家们关注的”。

天津市作协主席尹学芸年轻时一度非常忧虑,她的故乡天津是大城市小乡村的格局,她内心总觉得村庄对城市只是一种依附和补充,随着城市化浪潮涌进,城市文学也对乡土文学形成覆盖和碾压之势,似乎如何写都难有立足之地。多年后,随着阅历的积累与阅读的丰富,尹学芸方才厘清:“眼界和见解不受地域大小与位置的左右。跳出生活,跳出简单的二元思维,才可以超越。”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热点话题,尹学芸认为,科技肯定会改变生活。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人都要遵循自己的一方土地,好好经营,脚踏实地生活。

AI热潮下,茅奖获得者杨志军却直言,文学并不存在创新性突围。人工智能可以复制我们的过去,无法复制我们的未来。好的小说具备独特的生命体验,真实的生活发现与精妙的艺术表现——“这些是文学所独有的,面对AI依赖数据库的机械化与模型化,文学并不存在所谓困境”。

“真诚书写!” 内蒙古作协副主席海勒根那认为这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一个作家无法脱离地域性进行创作,“写作者需要从中汲取力量,也要想办法突破它的限制”。海勒根那以内蒙古为例,由于语言和地域的限制,一些作家的创作很容易画地为牢。“并不是他们写得不好,只是很多时候需要主动突破的自觉,思路与视野亟待开阔”。

河北作家畅谈创作感悟

此次座谈是中国作协第三届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作协社联部主办,河北省作协承办。河北省作协主席刘建东在会上回顾了河北文学发展历程,他表示,从晋察冀边区的革命文学传统,到改革开放后的乡土抒写与工业叙事,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历史钩沉与生态反思,河北文学始终在传承与突围的张力中生长。

会上,河北作家代表绿窗、四四、高英英、裴福刚、吴媛、刘云芳先后围绕自身经历分享了创作感悟,畅谈对未来文学发展的期待。他们表示,地域文化是作家创作的“精神性根据地”,既要积极挖掘其中的创作资源,在个体经验中寻找共鸣,又要突破创作窠臼,在继承传统中摆脱平面化、同质化困局,以鲜活生动的文学表达反哺地域文学,让河北文化的深度书写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可能。

排版:周 茉

二审:杜 佳

三审:王 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用技术手段保护“吹哨人”,食品... 据7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
【甘快看】甘肃武威深耕资源培育... 7月5日,甘肃武威市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推介投资机会清单及产业链重点招商项目,洽谈签约项目122项、签...
马克龙访英:欧洲主权与跨大西洋... 转自:上观新闻应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7月8日至10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英...
危废资源化项目助企实现“零排放...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 通讯员黄广义)7月4日,记者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东北工业集团吉林东光奥威汽车...
江苏工会与高校共建工匠人才发展... 本报讯(记者黄洪涛)6月30日,在江苏省总工会指导下,省教育科技工会、省劳动关系研究院(江苏工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