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晚年临死之前, 回想起项羽乌江自刎,才明白他为何没有选择逃生
自古乱世出英才,我们也经常会说“时势造英雄”,没错社会动荡的时期才容易显示出来一个人的才华。秦朝末年,民不聊生、政局动荡,这时候一个英雄一般的人物――项羽,建立了西楚,自称“西楚霸王”,分封各诸侯。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英雄也不例外,他刚愎自用,识人不清,最终败在了刘邦的手里,自刎于乌江岸。
作为皇帝事情越来越多,后宫也开始变得不听话,吕后有着勃勃野心,匈奴也开始想要作乱。为了防止吕后干涉朝政,他在死前立下遗嘱,规定了大臣人选。在中间有淮南王造反,当时刘邦因为国家的大小事身心疲惫,再加上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为了战争的胜利,坚持要亲自征战。后来也如愿以偿的取得胜利,但是自己却身负重伤。
看到刘邦的病情,群臣们当然是非常担心的,于是就天天请太医来给他医治,可是时间一长,刘邦发现自己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而且自己的身体却更加不成人形了。这还是自己吗?刘邦经常这样问,于是到了后来,他索性都不想要太医来医治了。因为这时候的刘邦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之前一直的死对头项羽,为什么在当时的乌江边,不愿意坐着船逃走。
原来,他们作为一代英雄好汉,可以战死在沙场,却无法忍受看到敌人执掌原本属于自己的天下,他们都心高气傲,却也过刚易折。“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想这就是为何项羽不肯渡江而过保全性命的原因吧,项羽是这样,刘邦也是这样,这是作为英雄人物的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