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行星撞地球,我们怎么办
创始人
2025-03-22 09:40:32
0

最近,“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会在8年后撞击地球”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对于这类危险,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像2024 YR4这样的“不速之客”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在遥远的过去,太阳系曾经是一个巨大的原行星盘,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行星盘最终形成了如今八大行星为主体的格局。然而,太阳系内还是“散落”着一些没有形成大行星的物质成分——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小天体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是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另一个是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

我们将近日点距离小于1.3个天文单位的小行星,称为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大多起源于小行星主带和柯伊伯带,或是受临近大行星的引力摄动,或是遭受撞击,它们中的部分轨道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靠近地球轨道。2024 YR4是石质小行星,初步判断来自小行星主带。

小行星撞击地球,“威力”几何?直径小于10米的小行星经过大气层时基本被烧蚀殆尽,通常会伴随着火流星和流星现象。直径20米内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一般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直径50米的小行星撞击可能导致相当大规模的影响,比如,1908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河附近地区,一颗直径50米左右的小天体发生空中爆炸,摧毁了约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则会引起全球性灾难并伴随大规模物种灭绝,科学界普遍认为这就是造成恐龙大规模灭绝的原因之一。

根据现有的观测数据,2024 YR4直径在40米至90米之间。人类对近地小行星轨道的预测会随着观测的持续而有所调整,撞击概率也会发生变化。据报道,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曾一度达到3.1%左右。然而,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天文观测结果,撞击概率已被调整为“接近于零”。

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我们有哪些应对之策?

第一步是发现。我国的观测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正在不断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60多颗新的近地小行星。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利用光学巡天望远镜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数量占全国发现数量的85%以上。

第二步是监测。近地小行星有没有潜在威胁,需要长期跟踪观测。国际上将直径10米以上、撞击概率大于1%的近地小行星视为需要重点监测的目标。我国正在加快技术能力储备,采用更大口径的望远镜支撑监测水平,同时提升利用观测识别危险目标的能力。

第三步是预警。有了发现和监测,还需要对撞击风险进行刻画,包括对撞击概率的计算和“危险走廊”的评估。2024年12月4日0时15分,一颗直径约0.75至1米的小行星在西伯利亚上空以15.5千米/秒的速度撞入大气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十一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也是紫金山天文台首次自主预警,并完成了落点预报。

国际上认为,对于直径大于20米、20年内有10%以上撞击概率的目标,需要启动响应,确定“危险走廊”并提供信息,以便让处在风险中的人们做好应急准备。我们将这种响应机制称为“被动防御”。根据目前的观测计算结果,中国不在2024 YR4引发的“危险走廊”上。

最后一个环节是防御。除了前述的“被动防御”,国际上对直径大于50米、50年内有1%以上的撞击概率的目标,考虑是否需要采取主动防御的措施,例如使用动能撞击的方式将其“打偏”,以减少对地球的威胁。

虽然小行星撞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潜在威胁,但随着观测、预警及防御能力的提升,面对小行星的“造访”,公众不必过于担忧。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作者:赵海斌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昆明小升初网上报名,最新或20...  昆明市“小升初”自本月1日启动网上报名,明日是报名的最后一天。提醒还未报名的家长尽快完成报名手续。...
广州海珠区初中排名,最新或20... 最新或2023(历届)度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或2023(历届)度市体育传...
比亚迪前高管成为市长!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
最新或2023(历届)昆明小升... 最新或2023(历届)昆明市“小升初”网上报名将于明天24:00截止,报名期满系统将自动关闭。各位家...
中企承建塞尔维亚高速关键路段通... 转自:证券时报(原标题:中企承建塞尔维亚高速关键路段通车 武契奇盛赞中国建设者贡献)人民财讯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