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创业公司如何确定其方向?
初创企业领导人如何实现关键部门的卓越运营?
获得增长资本的理想方式是什么?
在《制造独角兽》这本书中,马丁·席林和托马斯·克鲁吉斯特两位资深企业管理专家结合自身在公司建设方面的综合经验,并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成功的科技公司的近百名专家,从明确公司发展方向与目标、打造3A级团队、提升运营水平、吸引增长资本四大方面,介绍如何使一个初创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成为独角兽公司。针对每个方面,作者先列出初创企业容易踏入的认知陷阱,然后通过一些知名企业(如爱彼迎、大众、WhatsApp)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指导初创企业破局,以期在短期内实现迅速增长。
《制造独角兽》
[美]马丁·席林 [美]托马斯·克鲁吉斯特 著
梁金柱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年12月
资料介绍,马丁·席林参与创建并促进了多家科技初创公司成长,包括金融科技公司N26、互联网供应商行星网络(Planet Internet)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生存家(Vivere),以及数个文化平台和麦肯锡公司的风险投资项目。托马斯·克鲁吉斯特曾在科莱特出版集团、荷兰皇家电信集团、德国朔特音乐出版集团等担任经理和负责人。如今,他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作为管理顾问指导初创企业。
“你手中的这本书并没有涵盖那么宏大的主题。但对于那些有志于扩大技术创业公司规模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打造‘独角兽’公司的起点——这些公司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雇员有数千人。”本书作者介绍,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创业公司员工、领导者和(未来的)创始人、投资者,以及任何希望在几个月而不是几年内才能实现科技公司规模化的人。这是他们在扩大公司规模时希望读到的书。这些见解对科技公司尤其重要,包括那些专注于软件服务、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和医疗保健的公司。
本书作者强调,本书内容主要是作为建立规模化公司时的参考,而不是一个严谨的蓝图。“我们既不关注如何创建一家企业,也不解决将独角兽企业上市的问题。相反,我们的重点是从创业到上市之间的过程,即规模化阶段——将一个志同道合的海盗船团队升级为太空飞船团队。这种转型并不是要把一个初创公司逐渐变成一个传统公司。相反,它既要保留典型初创公司的优点,如行动导向、快速转向的能力,以及屡败屡战的精神和快速学习的意愿,同时又能够用最简单的结构和流程来实现快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