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那一叶扁舟成了海上日出的点睛之笔……
文/颜光明
很久没有静下来去看海。看海上的日出。难得有机会来此,心想就奢侈一下吧。不过,留给的我的时间只有半小时。马上要赶航班。匆匆一瞥,不虚此行。
清晨,大海无垠,黑黝黝,透过露台,海天一色。天气预报,日出要到6点58分。
乘着天亮前的朦胧,应着潮鸣,踩着节奏,问着海风,不一会儿就来到海边。这急切中想看的是那与潮共生的金轮。对于这样的期待,总有好奇的萌动,夹着复杂的,微妙的,也说不清的意思,谈不上是什么,只是随性而去欲尽的一瞬,那是冥冥之中的渴望。
我知道,尽管千篇一律,却有不同语境下的触动。那是感觉。有惯常到倦怠,也有回望到珍惜,还有日日新被发现的提振,算是对爱与生命的不负,或是有了那么一点点的领悟。其中,喜欢看日出,带有仪式感的祈祷。
有时,我在想,活着的意义不就是一场仪式感?就像对生活,有没有仪式感则大不同,这里既有雅俗之分,也有文明高低之别,将人与人区隔开来。不论有否这样的意识,总之,不可小觑,相当于烹饪中不可或缺的——盐。
必须承认,刻意去看日出,选择特定场景或要求,尤其是群山之巅,或大海之上,以及旷野戈壁,大漠深处,等等,那是超出常态的选择,我以为,这就是奢侈——寻求大自然的恩赐。
拉回思绪,眺望大海。与以往不同,今日海上日出等了很久则是一道镶在海面上的金边,置身沙滩,环视大海,煞是清静秀美,妩媚动人,灵魂扑闪。而后变化着,织成金色的腰带,辉煌起来,极为壮观。忽然,在波浪的推涌下,看到海面上有一叶扁舟在撒网打鱼,沐浴在光晕里,顿时浮现出苏轼“夜归临皋”的意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今日,海天并非一色,有不同云霭交替登场。时而乌云,时而乱云,时而浮云,低垂徘徊,急速飞转,变幻莫测。在大海的晨曦中,唯有从东面生成的金色的光亮划破天空,抚慰海面的波浪,营造出恬静的安详,尽管西面有黑云,却成了金光的陪衬。
在我看来,那一叶扁舟成了海上日出的点睛之笔,不同于苏轼的放下和潇洒,而是平视于东西云堤,等待日出登场时的依仗。
是啊,这就是日出,不论是怎样的开场,都是鲜活一天的开始。
2025.3.4于海棠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