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3月3日至4日,广州经历了今年首场强对流天气。一轮风雨过后,广州街头在4日白天,处处可见落叶堆积现象。
根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科普资料,树木落叶现场通常在秋季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进入秋季后日照缩短、气温降低,上述条件将促成树木生成脱落酸,导致树叶变黄乃至脱落;随着树叶脱落,树木的水分蒸腾也将减少。通过落叶,树木得以适应秋季后的低温少雨天气,度过冬季后在来年春季长出绿叶。
根据广州市气象部门的科普资料,相比北方城市,广州等南方城市秋冬季气温仍相对温和,且光照条件相对较好。上述两大因素,均会减少树木脱落酸的产生,树叶不易脱落。随着树木生长,新叶逐渐在春季长出,这才导致了残留树上的老叶脱落。每年春季伴随强对流天气的大风,容易加速挂在枝头的老叶脱落。所以在春季风雨天气过后,广州街头总能看到北方城市秋季才看到的落叶堆积现象。
记者从广州市城管部门获悉,在过去资源化利用不足的年代,每年的春季落叶高发时,广州街头落下的树叶曾为环卫工作带来压力。随着垃圾分类制度在广州的落实,作为有机物的落叶一度被划为厨余垃圾,与果蔬菜叶等共同循厨余垃圾途径处理;园林绿化系统则会收集落叶制作园林基质作绿化肥料用途。随着广州垃圾分类制度在2019年进一步细化,落叶因肥力不足从厨余垃圾划出,改作其他垃圾。但广州不少行政区的城管部门没有放弃对落叶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探索,目前广州部分行政区的城管部门,会在日常作业中将落叶集中扫除收集,作为燃料或者燃料的配料用于火力发电,让树叶在落下后成为有用的资源继续为市民生活产业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