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阶;期待您的关注。↓↓↓
读者故事/仲阳:
我有个朋友,前年考进了市里一家单位,刚进去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眼睛里都是光。
半年后再见他,那光没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了个故事。
他们部门有个老职工,十几年如一日,朝九晚四,上班刷微博,下班买菜做饭,日子过得跟挂历一样,一页翻过去就是一天。
忽然有一天,这位老兄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工作,加班到晚上八点,午休时间抱着专业书啃,部门聚餐也不去了,说是要备考什么职称。
三个月后,领导找他谈话,说他不合群,说单位这么多年来都是这个节奏,你突然变成这样,是不是看不起大家?
是不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还说单位不提倡内卷,希望他能够"适应环境"。
这故事听着怪吧?跟我们平时听到的"职场鸡汤"完全相反。
鸡汤里都说努力工作,领导欣赏,同事敬佩,前途似锦。
可实际上呢?
蟹笼效应。一群螃蟹关在笼子里,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立马拽住它的腿,把它拉回来。
为什么?不是因为螃蟹邪恶,而是因为平衡被打破了。
单位是个精妙的生态系统,就像一潭死水。死水有个好处——稳定,所有人都知道游戏规则:不要太拼,不要太懒,保持中庸,按部就班。
突然有一天,你像条鲶鱼一样扑腾起来,打破了这潭死水,激起了浪花。你以为自己是在激流勇进,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搅浑水。
想想看,一个安稳的单位,大家都混日子,忽然有人学习加班,会怎样?
领导会想: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不是想上位?是不是要踩着我往上爬?这样的人不能重用,万一他爬到我头上怎么办?
同事会想:他这么拼,领导会不会拿他做标杆?会不会抬高工作标准?他这不是害大家吗?这人太自私了。
都看过一个赵括率军的故事。这人是个纸上谈兵的典型,但他还有个问题:打仗时不合群。
赵国军队里,将军们习惯了遇敌就撤,保存实力。可赵括倔,非要硬刚,结果就是长平之战,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你看,赵括的问题是什么?不是能力不行,是格格不入。
单位里,能力和努力不是致胜法宝,适应环境才是。明白这点很重要,这不是对你的贬低,而是对规则的尊重。
你不需要屈服,但需要懂得潜伏。
怎么做?表面上,跟着大家的节奏走,不张扬,不显山露水;私底下,偷偷提升自己,等机会成熟,一击即走。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他忘了:匹夫有责,不代表匹夫能担。
你想改变环境,得先适应环境。这不是妥协,是智慧。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聪明人知道,有时候得先往低处走一走,积蓄力量,找准时机,才能一飞冲天。
否则,等待你的只有被群蟹拉下水的命运。
这不是劝你放弃努力,而是提醒你,在单位这样的特殊环境里,努力需要有策略,进步需要有耐心,改变需要有智慧。
在一潭死水里,不是鱼游得越快越好,而是鱼要懂得何时游、如何游。
下一篇::个性学习签名 个性签名英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