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薛仁贵一生战功卓越,为何在大非川之战惨败?主要有三个原因
创始人
2025-02-23 18:01:57
0

众所周知,薛仁贵是唐初名将。他征战数十年,先后打败了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败了突厥等。他功勋卓著,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等著名典故。然而,一代名将薛仁贵,也打了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大非川之战。

咸亨元年,为了打击吐蕃和光复吐谷浑,皇上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率领5万大军护送吐谷浑王回青海。结果,唐军兵败。从那以后,吐蕃成了西部豪强,能与分庭抗礼,以至于后来它能多次南下侵扰唐朝,成为唐朝的心头大患。强大的唐军,还有名将指挥,唐军为什么还会战败?

一、军中将领不和,郭待封违反军令,一意孤行

战争初期,唐军在薛仁贵的指挥下,掌握着主动权。但名将郭孝恪的儿子郭待封不甘心自己屈居于薛仁贵之下,时常违抗对他的命令。唐军抵达大非川,即将要赶往乌海时,薛仁贵对郭待封说:“乌海地势险要,毒气多。但如果我军行军迅速,就可以成功!这里宽阔平坦,可以把全部军需物资藏在此地,你带着一万士兵看守。剩下的人快速行进,趁敌人没有防备去袭击他们,就可以消灭他们!”于是,他率军先行,在河口遇到了吐蕃军。他率军击败了吐蕃军,收获了万余头牛羊。

结果,傲慢的郭待封不听薛仁贵命令,带着粮草辎重缓慢前进。等他们到达乌海时,吐蕃的20万援军赶来,攻打他们。唐军惨败,粮草辎重落入敌人之手。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薛仁贵只好退军,驻守在大非川。没想到吐蕃首领乘胜追击,派出了40余万大军进攻唐军。双方兵力相差太大,薛仁贵无力回天,大败,只好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由于唐军战败,薛仁贵被革职,贬为平民。郭待封擅自行动,是唐军战败的重要原因。如果他听薛仁贵的话,当吐蕃军来进攻他时,薛仁贵能及时救援,不会陷入没有粮草辎重的绝望境地。

二、地理环境对唐军不利

大非川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属于高原地区。唐军到高海拔地区,不少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尤其是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乌海后,很多将士出现了高原反应。加上薛仁贵要求士兵快速前进,导致唐军缺乏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体力消耗也非常大,削弱了唐军的战斗力。

三、双方兵力悬殊太大

前面说了,唐军只有5万人,而吐蕃军高达40万,是唐军的八倍。而且吐蕃军的将领同样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论钦陵。他知道不宜和唐军精锐正面作战,便集中优势兵力截断唐军的粮草和军需,令唐军陷入供给不畅的境地。再加上吐谷浑倾向吐蕃,出兵支持吐蕃作战,所以这40万吐蕃军中也有不少是吐谷浑人,甚至大部分士兵是吐谷浑的。

种种原因之下,唐军才会在大非川惨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保育...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园部提出...
关于美术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幼儿...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是五年科学和二年美术.五年科学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新学科,而二年美...
最新最新或2023(历届)老师...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做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1...
最新或2023(历届)语文老师... 一、 指导思想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思想,即《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
有关新教师工作计划范文集锦 地...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