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 “插混车”)曾经凭借着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的特性,被不少消费者视为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的理想选择。然而,近年来,不买插混车的人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作为一名关注汽车领域多年的博主,我与一些插混车老车主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透露了插混车存在的 3 个缺点,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希望能让大家有所了解。
一、纯电续航有限,充电频繁且不便
许多插混车在宣传时,往往会突出其纯电续航里程。但实际使用中,老车主们发现,标注的纯电续航里程与实际能达到的里程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一些宣称纯电续航 100 公里的车型,在实际城市工况下,开启空调、音响等设备后,续航可能只有 70 到 80 公里。如果是在冬季或夏季极端天气条件下,电池性能受到影响,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缩水。
而且,插混车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要想保持在纯电模式下行驶,就需要频繁充电。对于没有固定充电桩的车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困扰。在城市中寻找公共充电桩,不仅要面临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还可能遇到充电桩被燃油车占位、设备故障等情况。即使找到了可用的充电桩,充电速度也相对较慢,对于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来说,浪费在充电上的时间成本过高。例如,一位在市区工作的老车主,每天通勤距离大约 40 公里,由于没有自家充电桩,只能利用午休时间去附近的公共充电桩充电,每次充电都要花费 1 个多小时,这让他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馈电状态下,油耗并不低
插混车在电量充足时,确实能实现较低的能耗,甚至在短途行驶中可以完全依靠电力驱动,达到零油耗的效果。然而,当电池电量耗尽进入馈电状态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插混车的车身重量比同级别燃油车更重(增加了电池和电机等部件),在没有电力辅助的情况下,发动机需要承担更大的负荷来驱动车辆。
一些老车主反映,他们的插混车在馈电状态下的油耗甚至比同排量的传统燃油车还要高。以某款紧凑型插混 SUV 为例,在满电状态下,其综合油耗可以低至 2L/100km 左右,但当电量耗尽后,油耗会飙升到 8L/100km 以上,这与宣传中的低油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于那些经常长途行驶,无法及时充电的车主来说,使用成本大幅增加。而且,频繁在馈电状态下行驶,还可能对车辆的电池和发动机造成一定的损害,增加后期的维修成本。
三、保值率较低,车辆贬值快
在汽车市场中,保值率是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插混车的保值率普遍较低。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新的插混车型不断推出,其性能和配置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老款插混车的竞争力迅速下降。另一方面,插混车的电池寿命和性能衰减也是影响其保值率的重要因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会逐渐下降,这会让二手车买家对插混车的价值产生疑虑。
据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同级别、同年限的插混车相比燃油车,其保值率要低 10% 到 20% 左右。例如,一辆购买时价格为 20 万元的插混车,使用 3 年后,其二手车价格可能只有 10 万元左右,而同款燃油车在相同使用条件下,二手车价格可能会在 12 万元到 14 万元之间。对于消费者来说,较低的保值率意味着在车辆更换时,会承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纯电续航有限、馈电状态下油耗高以及保值率低这三个缺点,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对插混车望而却步。当然,插混车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在短途纯电行驶时的低能耗、在长途行驶时没有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等。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性能、使用成本等方面要求的提高,插混车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缺点,未来的市场份额可能还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希望汽车厂商能够重视这些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插混车的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如果你正打算购车,在考虑插混车时,不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分享
上一篇::思念 思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