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王室历经近千年不变,但是中国古代王朝,从夏商开始一直到清朝,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换来换去,这到底究竟有什么原因?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性质,在所有王朝中的基本国策都是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缓慢发育一直是中国各个王朝的基本国策,所以这个国策也决定了90%左右的人口,都是依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并且在古代,农耕时的播种和收割,又是靠老天爷赏饭吃,一旦发生连续荒年或者灾年,粮食产量不够维持人民生活的情况下,朝廷就要放粮赈灾来救护受灾百姓。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王朝进入后期,朝廷的运行出现僵化,官吏不听摆布,并且赶上天灾,朝廷也穷得叮当响,放不出赈灾粮,必然会导致流民越来越多,就会爆发农民起义。
在我国每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往往是建立在社会长期分裂或者出现朝廷经济出现状况且有天灾的情况下。虽然大部分农民起义无法推翻一个王朝,但会给当时的政权给予一定的削弱,这时王朝的贵族也有了起兵造反一个理由,毕竟肚子都填不饱了,谁还会去维护统治者?百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吃不饱肚子或者服役与兵役的过度繁重,都会出现混乱。
在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纣王之前,绰号最后一个与天平起平坐的人皇。武王伐纣后改为天子,比天矮了一截,但也是皇权和神权合二为一,神权依然占据着很高的地位。而到后来秦始皇嬴政非但把神权踩在了脚底下,同时还把皇权带在了自己的头顶上。紧接着自秦末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这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就改变了华夏文明是不需要看血统的。不是说谁是一出生下来就能当王侯将相的?只要靠自己拼搏就可以。小人物也能当皇帝的比如刘邦,甚至还有一位乞丐也当了皇帝,他就是朱元璋。
历朝历代只要在王朝进入中后期,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填不饱肚子,流民一旦产生,就会有产生匪寇,就会有贵族进行收编,并借此兴兵,而一个新的王朝必然是新的主人所建立,就会有贵族借此兴兵讨伐乃致改朝换代,更换一个新的姓氏王权。毕竟"皇帝轮番做,今年到我家"的意识已经众所周知。揭竿而起,官逼民反是每个受到不平事件之人的意识,取而代之更是能够得到承认。就像《水浒传》里李逵说的那句话一样:“宋朝皇帝姓宋,咱家哥哥也姓宋,为何做不得皇帝?”这就是一个文盲加莽汉对皇权的蔑视,他连宋朝的皇帝姓赵都不知道。
并且在古时候的中国,我们很难看到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的现象,假设有这种现象的话,那么这个教派的日子也算是混到头了,例如北周时期兴盛而起的佛教,周武帝看到寺庙越建越多,僧侣也越来越多。并且僧侣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可以兼并土地,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北周的统治,周武帝直接下令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大量捣毁寺庙,逼迫出家人还俗。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皇权的交替,可以用一句歌谣说明“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死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大家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往上随便数上几代人,哪一家哪一户没有出过名门望族?
然而欧洲的封建王朝不同,贵族一脉传承的统治文化深入人心,即便是出现了新的国王继位,也会在血统上有严格的要求。在整个欧洲至今还存在着血脉高低一说,王室就是王室,会一直传承。然而普通的平民百姓几乎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普通百姓想加入王室封爵,还得教皇认可,近代踢球的贝克汉姆,最终凭借世界上的影响力被封爵。
在欧洲有各种各样的组织与机构,并且这些组织和机构几乎是跟欧洲的王室形成紧密的捆绑,甚至利益直接相关,比如所谓的教皇。特别是在欧洲中世纪的时候,血脉传承关系几乎是帝王之位传递的重要关联因素。贵族血统,即便是新的国王登基,也是原本贵族家族的统治延续,所以就不能算是改朝换代。为了让血统纯正,曾经让三代内的亲戚通婚,后来发现致残率特别高,开始进行非世族内通婚。有个病叫血友病,轻微受伤,就会血流不止,这就是当年为了维护所谓的血统纯正,而出现的遗传性疾病。
即使冒出一个牛人,有能力有兵权,还会打仗也白搭,必须要接受教皇的批准,才能获得合法的身份,进入贵族圈子里。欧洲进入近代史以前,想当皇帝,自己有能力不行,自己有兵权也不行,还需要教皇的批准。当年的驰骋欧洲,想办谁就办谁的拿破仑,称帝时也必须接受教皇的加冕,才能获得合法的身份。换在我们泱泱华夏,早就直接换一个所谓的宗教领袖了。因为当时的欧洲,除了教皇,还有护教国,想和我们华夏大地一样,不是谁都能造反当皇帝的,教皇不愿意或者护教国不愿意,你就不会在欧洲大陆上得到认可。
教皇的冠冕分为三层:代表神权、管理神权、统治王权。
欧洲百姓普遍信仰“上帝”,因此对于教皇自然是仰望的,很多人不知道国王是谁,但是却都知道教皇是谁。
这和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制度有关,当时欧洲虽然是封建制,但是却是依靠血缘关系的世袭传递,皇族、爵族、贵族阶层十分固定,王位的传递和更替,与平民没有什么关联。比如说英国王朝几乎绵延千年,到现在也得有个没有权利的女王在那里撑着,尽管近千年之后,很多贵族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那也是因为无力供养曾经传下来的封地,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在古代欧洲教皇权力之大,大到了可以直接凌驾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王,在古代的欧洲大陆上大大小小的国王有十几个,可是却共同臣服同一个教皇。但是在我们华夏大地,从信奉天神,到后来的土生土长的道教,再到信奉佛教。但是甭管啥教派,都是为了皇权服务的,都是皇帝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因为皇帝是天选之子,也就是天子,老天爷的儿子,自己就是神。甚至还有皇帝直接把自己或者崇拜之人放到寺庙中做神,比如关二爷,被儒家尊为关圣帝君、文衡帝君。被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又被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伽蓝神)、盖天古佛等。乾隆还被称为文殊菩萨大皇帝。
在欧洲国王不是谁都能做的,而华夏大地推翻一个朝代的领头者就能当皇帝或国王。说到底中国华夏叫天授皇权,欧洲各国叫君权神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