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插嘴”行为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07-16 10:20:39
0

原标题:如何对待“插嘴”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喜欢在大人说话时插嘴,往往会招来家长“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阻止和批评。事实上,“插嘴”有时是儿童的一种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家长不要一味批评孩子的插嘴行为,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对此做出及时的、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儿童为什么喜欢插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在不断发展,往往因为强烈的表现欲,总想抓住机会插上几句话。有时孩子是因为好奇心,想通过插嘴弄清楚自己心中的疑问,有时是碰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想主动介入其中。有些儿童非常在意大人的看法,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家长,期望获得家长的认可,因此会在大人说话时以插嘴的方式来刷“存在感”。

面对儿童的插嘴行为,家长最好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甚至当着外人的面严厉呵斥,这样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欢表达本来是件好事,如果家长一味制止和批评,可能会无形中挫伤孩子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击他在人际交往中的参与意识,让孩子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

当今的儿童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增长见识,大多数表现出思维活跃、勇于表达、参与意识强等积极品质。家长不妨将插嘴行为看作儿童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用积极态度去对待孩子的插嘴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因势利导,将“坏事”变成好事。

家长可以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方面可借此机会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告诉他们一些必要的礼仪,比如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讲话、发言之前要征求别人的同意、要学会耐心等待轮流发言等,让儿童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学会适时、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引导儿童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在这方面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做出榜样,无论孩子的观点是否正确,家长都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家长以关爱、尊重、平等、宽容的态度与孩子交往,孩子自然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和倾听他人。

儿童虽然与成人相比显得稚嫩无知,但是本身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家长应当尊重儿童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努力成为儿童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促进儿童富有个性地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16日第4版

作者:王文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敬爱的党组织:  三月上旬,我认真收听收看了本次“两会”的新闻专题报道,以下是我对于两会学习的思想...
实控人将发生变更,河化股份8月...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6日晚间,河化股份(000953)披露公告称...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两会... 敬爱的党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讨论的民主平台,集合代表委员及公众的智...
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来源:新华日报) □ 孙莉梅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管理正经历着从经验主导到...
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尊敬的党组织: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俞正声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