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在此
一个县官刚刚上任,让手下去买竹竿,手下把“竹竿”听成了“猪肝”,于是就去了肉铺,对老板说:“新上任的县官大人要买猪肝,你知道怎么做吧?”老板连忙讨好手下,不仅没收钱,还送了一对猪耳朵。手下私吞了猪耳朵,把猪肝给了县官。县官一看是猪肝而不是竹竿,大怒:“你的耳朵到哪里去了?”手下吓了一跳,连忙掏出猪耳朵,说:“耳,耳朵在此!”
一、捐官答上司
一天上司巡访下来,问一捐官:“现在百姓如何?”捐官赶紧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是不少”。上司说:“我问的是黎庶?”捐宫又回答:“梨树甚多,结果颇少。”捐官固然无知,但这同音字也确实混淆了捐官的视听。
二、枇杷并非此琵琶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