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为何“非中文系不报”
创始人
2025-11-25 09:01:09

◎姚秦川

1939年7月,19岁的汪曾祺从上海辗转香港、越南后来到昆明,并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

汪曾祺报考西南联大中文系的目的非常明确,“盖因沈从文先生担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在他心中,沈先生不仅学识渊博,名声响亮,而且在学生中拥有很高的声誉,“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其实,沈从文当时在西南联大任职的时间并不长,他于1938年春先来到昆明,继续协助杨振声编选中小学国文教科书。当年11月,沈从文才前往西南联大担任中文系教授,仅比汪曾祺早去半年多时间。谁也没有想到,两人在西南联大相识后,自此便结下非常深厚的师生情。

沈从文每周到西南联大上课3天,大部分时间里,他住在文林街20号联大教员宿舍楼上临街的一间屋子里。汪曾祺在回忆沈从文这间宿舍时,曾如此写道:“瓦片直接搭在椽子上,晚上从瓦缝中可见星光、月光。下雨时,漏了,可以用竹竿把瓦片顶一顶,移密就疏,办法倒也简单。”从这些描述中不难看出,就算是大学教授,在当时困难时期,生活状况也非常简陋。

汪曾祺每次去沈从文宿舍,都会随便挑几本书,看一个星期。他自称:“我在西南联大几年,所得到的一点点的‘学问’,大部分是从沈先生的书里取来的。”

有趣的是,有一次,汪曾祺看到沈从文在某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句话汪曾祺记了一辈子,不过一直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当时的他“不敢说也不敢问”。

汪曾祺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做过几年教师,最终还是失业了。沈从文得知后,心急得不行,立即致信艺术家朋友,托他们为汪曾祺谋职。在信中,沈从文这样写道:“我有个朋友汪曾祺,书读得很好,会画,能写好文章,在联大国文系读过四年书,现在上海教书不遂意。”

因为汪曾祺对书画感兴趣,沈从文希望能为他在博物馆找到一份工作。到了1948年5月,汪曾祺随妻子去了北京,经沈从文与杨振声介绍,前往位于午门的历史博物馆充任办事员,负责仓库的保管工作。虽然汪曾祺在这里并没有工作多长时间,不过,沈先生热心为自己找工作的事情,他却一直铭记在心。

有趣的是,后来有人曾开玩笑地问汪曾祺,当初你在报考西南联大时,“第一志愿”填报的是中文系。如果当时中文系没有录取你,你会怎么办?

汪曾祺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西南联大中文系不会录取自己这件事。他认真思忖片刻后表示,沈先生在中文系担任教授,我对他的学识和才华都非常仰慕,于是下决心此生要做沈先生的学生。如果那次没有录取,下一次报考时,我认为我还会在“第一志愿”填报中文系,我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填报别的专业。汪曾祺的解释,也验证了他对沈从文自始至终的追随和尊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通润装备股价涨5.04%,西部... 11月25日,通润装备涨5.04%,截至发稿,报19.39元/股,成交2.37亿元,换手率3.50%...
中国出版涨2.10%,成交额5... 11月25日,中国出版盘中上涨2.10%,截至13:12,报6.82元/股,成交5831.30万元,...
上万元一支的面部“骨性生物支架...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称在医疗美容诊所花费数万元注射的产品并不具备相...
同为结拜兄弟,施恩死后,武松号... 武松,《水浒传》中知名度最高的好汉之一,梁山座次第14。作为疾恶如仇的打虎英雄,武松一生中真正结拜过...
为什么康乾盛世的名字中没有雍正... 康乾盛世可以说是整个清朝少数可以拿出来说的一段,但是这里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康熙和乾隆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