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方英雄相互争斗,局势瞬息万变,直到曹丕称帝时,司马懿的家族逐渐走向强盛。司马懿本身就是一位具备出色军事和政治才能的枭雄,即使他谨慎行事,曹丕也一直对他心生忌惮。直到司马懿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才带领家族一步步走向辉煌。
民间一直流传着“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的说法,常常让人误以为司马懿偏爱的儿子是司马昭。事实上,历史上司马懿更为认可的是他的长子司马师,甚至曾在高平陵政变前评价司马师道:“此子竟可也”。可见司马懿对司马师的重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司马师不过是司马懿的一个儿子。这样的看法显然太过片面。在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中,司马师都被高度评价。他不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还为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西晋王朝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唐朝著名政治家房玄龄曾经提到:“世宗以睿略创基,太祖以雄才成务。”这句话也间接体现了司马师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能力。 司马师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懿心思缜密,张春华则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女性,因此司马师从小便展现出沉稳、谨慎和果敢的特点,这也使得他备受父亲的青睐,逐渐成为司马懿的得力助手。在成年后,司马师协助父亲处理政务和军务,逐渐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司马懿也因此信任他,将政权交给他处理。 司马师为何被父亲如此重视,原因在于他的性格与父亲极为相似。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司马懿的几个儿子性格各异。司马师作为嫡长子从小就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沉稳与果敢,这使得司马懿对他非常满意,并在战争中给予了更多的机会。 公元247年,司马懿在面对曹爽的威胁时选择闭门自保,但却暗中联系老臣筹划政变。政变所需的军队来源于司马师所培养的死士。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司马懿将这一计划告诉了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昭得知后焦躁不安,难以入睡,而司马师则镇定自若、面无表情,依旧安然入睡。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司马师的冷静和稳重远超常人。 通过高平陵政变,司马家族逐渐打破了大部分的威胁,开始掌握朝中的大权。司马师也逐渐有了更多机会与父亲一起处理政务。由于司马师的性格沉稳、果敢,处理事务时不急躁、不武断,司马懿很放心将重要的政务和军务交给他。也正因如此,司马师后来得以独立掌管政务,奠定了司马家族的未来。 在嘉平四年,司马师升任大将军。当时东吴孙权去世,魏国趁机发动了三军伐吴。虽然魏国本是得势一方,但这次战争以魏军大败告终,死伤惨重,许多朝臣要求将失职的将领诸葛诞贬职并赐死。然而,司马师认为自己作为都督,应该为这场失败负责,因此主动请辞削爵,避免了更多武将受到严惩。这一举动让朝中大臣深感敬佩,增强了司马家族的威望。 尽管司马家通过政变获得了政权,但曹魏的权力阶层仍时刻虎视眈眈,其他世家大族也跃跃欲试,随时准备挑战司马家族的统治。因此,稳定政权、巩固家族势力成为司马师的首要任务。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司马师依然保持冷静、稳重的处理态度,每天都如履薄冰,殚精竭虑。他始终把大局放在第一位,不因小事影响全局。他待人谦和,赏罚分明,对下属宽厚而不失威严,力图稳固司马家族的荣耀。 category:history,content: 在三国历史中,帝王家族中弑兄弑父的事情并不罕见,但司马师却并没有像其他权臣那样谋害亲人,反而尽力扶持自己的弟弟司马昭,并将军权交给他。司马师让弟弟留守洛阳指挥军队,而非将任务交给自己的儿子,这种“兄友弟恭”的关系让司马家族更加稳固。司马师去世时,司马昭痛哭流涕,真情流露,这也证明了兄弟间深厚的感情。 司马师不仅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也同样出色。在高平陵政变中,司马师就展现了他组织能力的一面,能够在曹魏的眼皮底下培养出几千名死士,这些死士随时可以听命出征,为政变的成功打下基础。司马师的军事才能在随后的战斗中也得到了检验。在高平陵政变后,内部形势动荡,王陵反水,司马懿率军讨伐,为司马师带来了带兵的机会。而在东吴太傅诸葛恪北伐时,司马师敏锐的军事判断力帮助魏国顺利击败了东吴大军,从而巩固了司马家的地位。 作为司马家族的继承人,司马师不仅有出色的军事才能,还非常注重政治战略的运用。为了稳固政权,他建立了完善的选拔制度,鼓励官员推荐贤才,同时对朝政进行了严格整顿,以清除腐败。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彰显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和能力。 司马师的婚姻也充满了策略性,他按照父母的安排娶了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为妻,并与妻子相敬如宾。婚后,他们生育了五个女儿。然而,在公元234年,司马师得知夏侯徽知晓了司马家的反叛计划,于是决定采取极端手段,毒死了妻子并剿灭了她的三族。虽然这件事做得过于残忍,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决断对当时局势来说极为必要。 司马师的果断不仅仅表现在他对他人的处理上,对自己也同样严格。在公元255年,司马师因眼疾接受治疗,但却在平定毌丘俭和文钦的叛乱时,眼疾复发,疼痛难忍。为了安定军心,他强忍疼痛指挥作战,直到战斗胜利,士兵们都不知道他承受着怎样的痛苦。 然而,命运没有给司马师更多的时间。公元255年,在成功平定叛乱后,司马师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八岁。他虽然在历史上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为司马家族的兴盛所做出的贡献,远超后来的帝王,这一点无可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