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的财报不敌市场的忧虑,万亿美元市值一日蒸发,AI狂欢下的金融世界再次显露其微妙平衡。
美东时间周四,美股市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开盘时,英伟达超预期的财报一度提振市场,纳指涨幅超过2%。
然而这场狂欢并未持续。随着交易进行,三大指数突然调头向下,最终全线收跌,纳指暴跌2.15%,道指跌0.84%,标普500指数跌1.56%。
更令人惊讶的是英伟达自身的股价表现:盘中一度大涨5%,收盘却暴跌3.15%,单日市值蒸发约1429亿美元(超过人民币万亿元)。
财报与市场的博弈
表面看来,英伟达交出了一份无可挑剔的成绩单。
第三财季,公司营收达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显著超越市场预期的54.88亿美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英伟达预计第四财季营收约为650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620亿美元。
黄仁勋甚至透露,未来六个财季,仅Blackwell和Rubin产品线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就将达到5000亿美元。
忧虑占据上风
然而,强劲数据未能打消市场的深层忧虑。
华尔街的担忧并非针对当前业绩,而是关注一两年后AI相关资本支出能否持续增长。
这些巨额投资最终需要产生回报,而市场开始怀疑这种回报是否能够实现。
知名投资人Michael Burry再度发声抨击AI泡沫,直言不讳地指出:“真正的终端需求少得可怜,几乎所有客户都是靠经销商出资的。”
他认为未来人们会将这种现象视为“欺诈,而不是飞轮效应”。
达利欧的泡沫论
在这场争论中,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提出了更为微妙的观点。
他承认 “AI投资正形成泡沫” ,但建议投资者不必急于抛售。
“不要因为存在泡沫就卖出,”达利欧周四表示,“但我们还没看到刺破泡沫的因素。”
在他看来,刺破泡沫的因素不太可能来自更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可能来自更高的财富税。
这种冷静分析为市场提供了理性声音,既不否认泡沫存在,也不盲目鼓吹恐慌。
美联储的“鹰声”缭绕
除了AI泡沫忧虑,美联储的鹰派言论同样打击了市场情绪。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周四明确表示,对12月再次降息持谨慎态度。
“通胀似乎已经停滞不前,甚至可以说有走错方向的警告信号。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古尔斯比在公开活动中坦言。
同时,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11.9万人,远高于市场预估的5万人,这份强劲报告进一步压低了降息预期。
交易员随后加大对美联储跳过12月降息的押注,市场预计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已降至不足40%。
科技股普跌
周四的抛售潮席卷了整个科技板块,多家巨头企业股价受挫。
费城半导体指数暴跌4.77%,成为市场重灾区。美光科技跌超10%,超威半导体跌逾7%。
大型科技股也未能幸免,亚马逊跌逾2%,微软跌逾1%,特斯拉跌超2%。这些现象表明,市场忧虑已从英伟达蔓延至整个科技领域。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达利欧建议投资者采取防御措施。
他明确表示:“投资者应通过黄金等资产来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这一建议反映了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警惕,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市场动荡时期往往能提供稳定作用。
达利欧强调,“泡沫不会因为某天人们醒来突然觉得盈利不足以支撑价格而崩裂”,而是当人们决定将高估资产兑换成现金时才会破裂。
美股的这次“高台跳水”仿佛一场金融行为艺术。截至收盘,三倍做空纳指ETF暴涨超7%,三倍做空半导体ETF更是狂飙14%,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市场信心在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巨大落差。
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上的坚持言犹在耳:“有很多关于AI泡沫的讨论,但从我们的角度看,情况截然不同。”但市场似乎已经做出了另一种判断。
当投资者开始关注“一两年后这些投资能否产生回报”,而不仅仅是当前业绩时,AI叙事的游戏规则已经悄然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原创 14亿人口红线告急!出生率再创新低,中国如何破解生育困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