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mes
“这台电视支持‘帧绮映画MAX’吗?”
这句话正在取代“屏幕有多大”,成为2025年双11期间消费者选购电视时的新口头禅。
据悉,今年京东双11大屏电视销量中,86%为爱奇艺“帧绮映画MAX”认证设备,较去年同期销量占比的27%大幅提升。这意味着,每10位大屏电视消费者中,就约有9位选择了高品质视听认证过的设备。
纵观近年来双11、618等大促节点可以发现,百吋大屏,4K HDR,杜比视界等配置的设备持续热销,特别是覆盖“帧绮映画MAX”等高品质视听认证的电视,已成为新机销售的绝对主力。
为何双11卖爆的电视都贴上了“帧绮映画MAX”标签?一个由中国视频平台主导的视听认证标准,为何能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
2022年是电视大屏市场由“屏幕尺寸狂飙”转向“影音效果内卷”的关键一年。
彼时,液晶面板价格达到历史低位,刺激了大屏电视需求。但很多消费者只关注屏幕大不大,对其他参数认知有限。媒体报道显示,部分消费者价格导向买来的大屏电视,画面清晰度并不够高,功能也较为单一。
与此同时,电视厂商已开始在硬件上“内卷”。影视内容制作也在同步聚焦更清晰、更优质的视听呈现。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议电视剧母版应优先采用4K超高清格式制作和存储,并规定了4K超高清电视剧母版应采用BT.2020色域、可支持标准动态范围、PQ高动态范围、HLG高动态范围等明确的高质量制作技术要求。
消费者对影音品质需求的提升、厂商硬件性能的快速迭代、影视拍摄技术的日益提高,都促使消费者在选购电视时化身“技术专家”。“参数”成为挑选电视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小红书上,#电视如何选购#话题浏览量超1.8亿次;“买电视的几大核心参数”“画质参数对比速览”等攻略,均有上万人收藏;4K、HDR、杜比、全景音效、MEMC等复杂的技术术语,被总结为各类“选购口诀”。然而,这似乎并未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各种各样的行业标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视卖场,选一台影音效果好的电视甚至要“研究三天三夜”。
常用电脑绘图、剪视频的人都熟悉“色彩管理”的重要性——不同显示设备对同一颜色的呈现可能存在差异。这也解释了为何创意工作者常首选苹果设备,因其色彩管理被行业广泛认可,成为一种简便的参考标准。“选苹果就对了”的说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
类似逻辑也出现在手机摄影领域。徕卡作为百年相机品牌,其昂贵的价格背后,更多是代表着精湛工艺和质量可靠的影像呈现品质。近年来,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纷纷与徕卡认证合作,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所有用户都能随手拍出“徕卡味道”的高品质照片。
然而,电视大屏领域却长期缺乏这样被大众广泛认可的高品质认证标准。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仅理解这些技术区别需要大量学习成本,实际购买时还会面临更多问题,比如“电视支持杜比视界,但这部剧只有HDR Vivid版本怎么办?”
解题之道出现在2022年8月,爱奇艺推出国内首个大屏设备视听认证标准“帧绮映画MAX”。这个认证并非简单地动态覆盖杜比、HDR Vivid、HDR10、Dolby Atmos等行业内的顶尖标准,而是可以基于不同电视机型的硬件参数与片源格式,自动匹配最佳码流,在不同机型上都能还原出创作者的真实意图。
“帧绮映画MAX”认证的第一步,就是对设备进行严苛认证。通过与海信、小米、东芝等主流电视品牌合作,实验室专业人员对每款设备进行真机实测,围绕设备亮度、色域重合度、D65标准光源等多个标准设立参数标准、进行色彩亮度测量与数据校验,确保硬件能力和校准水平。
简而言之,消费者不用再逐一搞懂参数,只要看到“帧绮映画MAX”,就等于锁定了一台拥有高视听硬件参数和技术标准的电视。实际操作中,一键开启“帧绮映画MAX”就能匹配高品质、高还原的影音效果,最大限度发挥不同设备的硬件能力,真正实现了“化繁为简”。
对消费者而言,参数只是手段,体验才是目的——所有的技术、认证标准,都需要在用户实际体验中,真正成为用户的“体验保障”。
今年双11,北京上班族李明(化名)就成功升级了自家电视。年初,家中有线电视升级为4K机顶盒,那是他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4K超高清频道。“画面细节让我非常震撼。主播脸上的妆、演员衣服的刺绣线条、动物的毛发、炒菜的锅铲……所有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激发了他升级电视的意愿。李明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做了大量功课,提前了解杜比视界、HDR vivid等专有名词。爱奇艺“帧绮映画MAX”正是这个时候第一次出现在他眼前。
小红书有很多用户分享帧绮映画MAX开启前后的画质对比;有人专门为了帧绮映画MAX更换了新的电视;甚至同一部影片在不同平台最高画质模式下,帧绮映画MAX依旧优势明显。
最近热播的《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更是引发不少帧绮映画MAX用户的热议——他们热情探讨着在大屏上发现的“隐藏细节”:大唐建筑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服饰上的刺绣纹样、配饰质感;文物道具的纹理、色泽;夜景中的光影变化、明暗对比……
这些创作者精心设计的细节,在普通1080P、SDR画质下很难分毫毕现,但在帧绮映画MAX与电视大屏的加持下可以被更清晰、更精准的还原。音效方面,《唐诡长安》贴合唐志怪风格及唐代乐器的环境音和配乐,在立体全景声效果呈现后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和氛围感,“就像坐在电影院里一样”。
除了观众自发安利,《唐诡长安》主演杨旭文也化身“视听体验官”,邀请观众用大屏欣赏最佳效果。
作为爱奇艺白金VIP,李明专门跑了一趟实体店,体验这个之前没有好好了解过的权益。店员给他播放了一集《天地剑心》,从1080P切换至帧绮映画MAX,画面变化立竿见影——细节更高清、色彩更饱满、亮度提升、打戏没有拖影卡顿,立体音效也沉浸感十足。之前研究的那些参数,都包含在这个认证里面,还不用换一部片子就手动调一次参数设置,真的很方便省心。
最终,李明选了一台98寸的支持帧绮映画MAX的新电视。和杨旭文一样,他如今也在向身边的亲友安利电视上用帧绮映画MAX追《唐诡》到底有多爽。
“帧绮映画MAX”正在构建一个连接用户需求、终端呈现与内容创作的完整体系,尤其是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帧绮映画MAX已经成为创作意图完美呈现的保障。
我们曾分析过,当前用户在电视上观看影视内容的行为非常活跃,观众需求也促使内容创作者重新思考怎样的内容才能在大屏上真正“好看”。实际上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客厅大屏是堪比影院银幕的“大画布”,可以更充分发挥创意。但由于存量大屏设备的硬件配置不足,用户不知如何调整电视参数等原因,往往导致最终画面难以呈现真实的创作意图和预想效果。
美术指导全荣哲就曾在采访中提到,“拍的时候层次特别好,但播出时为了配合真实观看环境,部分曝光过度,却失去了质感。”
帧绮映画MAX正是通过认证设备,确保色彩表现接近内容制作标准,实现从镜头到客厅,用户都能接收到与创作者的表达相一致的画面和音效。
《白月梵星》制片人聂本杰曾在接受采访时以剧中重要场景“月隐海”为例:作为神界的入口,该场景包含流光溢彩的行星、粉紫色天空与柔和光华,层次复杂,调色难度大。“为了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我们要反复测试,特效老师、调色师都到帧绮映画MAX调光实验室互动调整,基本是做一部分、调一部分,做一部分、调一部分。”
聂本杰指出,传统SDR调色容易使画面平面化,难以兼顾立体感与通透度;而“帧绮映画MAX”标准本身即指向更绚烂、层次更丰富的视觉呈现。
据了解,当前爱奇艺已经有超过30000集内容支持帧绮映画MAX,涵盖几乎所有热门剧集。
不止是内容创作者,终端厂商同样需要一套高标准、专业的认证体系,确保其设备能充分发挥性能优势。终端厂商在视听效果提升方面一度处于“独自发力”状态,持续追求更高的色域、对比度、分辨率、帧率、码率等指标作为新机卖点,但遗憾的是,一些视频内容只能发挥硬件不到一半的性能表现——厂商难以判断内容的原始色彩与创作意图,部分平台的片源也因码率压缩导致音画质量损失。
AWE 2024创维、华为、三星、海信“帧绮映画MAX”展台
爱奇艺高级技术总监王维回忆,很多厂商是在发现《我的阿勒泰》等作品的播放效果“甚至优于他们卖场演示片”后产生了合作意愿。创维相关负责人曾在AWE期间表示:“我们在线下门店做过对比测试,同一台电视,开启帧绮映画MAX和不开启,画质差异一目了然。很多消费者看完对比后,当场就决定购买。”
2023年9月,爱奇艺与海信联合首发“帧绮X”校准模式,指导厂商终端在播放爱奇艺内容时的参数设置与校准。随着认证机型增加,这种合作模式也扩展到更多厂商。正如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首峰所说,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帧绮映画MAX认证标准已逐步与“高品质电视”划上等号。
帧绮映画MAX也跟标准制定方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与世界超高清产业联盟(UWA)合作,全量HDR内容支持HDR Vivid。2023年7月,爱奇艺上线“《隐秘的角落》杜比视界重制版”,作为杜比视界标准的展示标杆。爱奇艺工程师们也非常重视帧绮映画MAX认证标准的表现,还会专门召开针对画质的发布会、品鉴会等。
为扩大帧绮映画MAX的影响力,培养更多用户对高品质视听的认知和需求,爱奇艺作为平台,也通过提升会员权益、线下大屏推广等方式不断将“帧绮映画MAX”推向更多使用场景。
爱奇艺将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帧绮映画”(面向移动端的超高清4K+HDR+高帧率+高音质)开放给了黄金会员。与之相对的是,目前其他长视频平台要实现超高清4K观看,都要升级至SVIP。近年来,爱奇艺绝大部分热播剧也都会与帧绮映画MAX结合,在线上电视大屏与线下商圈大屏进行推广。
2024年1月数据显示,帧绮映画MAX使用人次较2023年7月增长93%,4K内容时长较2021年1月增长170%+,60帧节目时长较2023年4月覆盖数提升330%。
如何确保影音内容从创作到呈现都能实现高品质传递,是整个视听产业长期探索的课题。有分析认为,当前4K乃至8K/120Hz规格已逼近人眼分辨上限,我们正处于VR/AR全面爆发前夜的关键节点。与此同时,随着硬件技术在大屏端的不断突破,各类视听认证体系也正在从智能电视延伸到投影仪、VR设备等更多大屏终端。
今年10月,帧绮映画MAX宣布拓展至投影领域,与海信、极米等头部厂商合作。多款全新高端激光投影将支持帧绮映画MAX认证。技术革命与视听革命正在并行前进。
如今帧绮映画MAX已真正做到:用户不再困惑于复杂参数,厂商不再孤军奋战提升硬件,创作者也不再为技术限制妥协创作表达。这也解释了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何一个由长视频平台主导的专业视听认证标准,如今已成为了全行业的“刚需”:它为整个产业链条都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认准“帧绮映画MAX”认证,等于成功走入通往高品质客厅影音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