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增速为何比广东快?
创始人
2025-11-20 01:01:28

敲下这个标题时,还是有点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讨论哈哈。

但是呢,最近刚好去过一趟江苏,和当地媒体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我对江苏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建设、公共治理印象深刻,江苏朋友对广东也非常关注,认为大湾区是个非常厉害的对手。

那次讨论氛围很轻松,让我觉得这个话题也可以公开讨论一下,有利于我们认清区域发展的一些客观规律。当然,本号只是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我们的知识和见识都是有局限的,我的观察不一定对。

求生欲的话说完了哈哈,开始步入正文吧。

高手过招,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

季度经济数据出炉,经济大省你追我赶,精彩纷呈。例如广东与江苏、山东与浙江、四川与河南、湖北与福建其实都在伯仲之间,谁超过谁都不奇怪。

以下是国民经略整理的一组数据,各大省份前三季度的GDP排名如下:

如上所示,广东前三季度GDP为10.52万亿,江苏为10.28万亿,二者差距只有2366亿元了。

2025年马上就要过完了,江苏这势头估计让广东压力不小。

2019年的时候,广东GDP比江苏多8千亿,如今二者差距已缩小到2000亿多一点。

江苏的增速为何比广东快,这里面的原因是啥?咱们不吹不黑,客观分析的话,一方面我觉得这个跟两个省的产业结构有关系。

另一方面,我觉得广东的真实实力被低估了,仅看GDP是不够的。

01.

江苏为何比广东增长快?

————————

同为经济大省,江苏为何比广东增长更快,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觉得跟两个省的产业结构有关系,我一直有个观点,广东的企业更擅长To C,江苏的企业更擅长To B。而一般来说,To C的产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会比To B更大一点。

以下是四个经济大省产量全国第一的工业品(2022年数据)👇

如上所示,广东制造业最擅长的是手机、汽车、无人机、家电、服装、化妆品等,集中在消费品领域,呈现出较强的To C属性。

江苏制造业最擅长的是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生物医药、建筑业、动力电池、装备制造等,集中在工业中间品领域,呈现出较强的To B属性。

To C型产业的优点是,规模效应显著,大众知名度更高,所以广东的知名品牌远多于江苏,但缺点是更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To C要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消费者的偏好,容易受潮流、经济形势、社交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

相比而言,To B型产业面向企业客户,其采购决策通常更为理性和谨慎,涉及多个部门和复杂的流程,一旦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客户通常会有一定的忠诚度和粘性。To B型产业虽然也会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但通常不会像To C型产业那样频繁和剧烈。

所以,最近几年来,经济形势不好,对广东的冲击就比江苏更大一点,再加上广东经济的外向型程度更高,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也更大。

第二,广东增速的放缓,也跟广州和佛山两大经济重镇的失速有关。广州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燃油车这个支柱产业下滑严重,佛山则主要受房地产的影响,因为佛山的陶瓷、五金、家电、家居都是房地产上下游。

第三,广东受房地产下滑的影响比江苏更大一点。例如,2024年,江苏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3%,而广东下降了18.2%。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8.7%,广东下降20.6%。

02.

在其他指标上,广东仍然领先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江苏虽然在GDP上与广东追得很近,但在其他经济指标上与广东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在财政收入、本外币存款、上市公司数量、世界500强方面,以及财政贡献度、养老金贡献度等方面,广东仍然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以下是智谷趋势整理的一组数据,大家看看👇

从科技创新来看,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今年发布的“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深-香港-广州科创集群首次登顶全球第一,表明大湾区的科技转化能力稳居全球第一梯队,也强于江苏。

但从“2025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来看,国内城市的排名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说明江苏和广东都是科研强省,但江苏的科研产出比广东更多一点。

从资金总量来看,截至2025年9月,广东本外币存款为38.3万亿元,比江苏(27.73万亿)多了约11万亿。

从头部企业来看,广东境内外上市公司约为1200家,江苏约为为716家;世界500强企业,广东有18个,江苏只有3个。

从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来看,截至2025年11月,北京以27.38万亿元位居榜首,广东以19.42万亿元排名第二,上海则以9.97万亿元位列第三。广东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江苏(8.56万亿元)和浙江(9.05万亿元)两省之和。

从税收收入看,2023年广东省的税收收入为21638亿元,同期,江苏省的税收收入为15586.8亿元,江苏只有广东的72%。(统计口径为税务部门组织的国内税收收入)

从外贸看,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9.1万亿元,约占全国21%;2024年江苏进出口总额为5.62万亿元;江苏是广东的61.7%。

从对全国的影响力来看,广东有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城市,综合影响力更大,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领域可以实现“省内循环”。而江苏的部分高端服务业需要“外包”给上海。比如苏州经济总量很大,但高端服务业相对欠缺,难以承担综合性中心城市的功能。

不过,江苏城市的文化底蕴、教育资源,以及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普遍都比广东城市做得更好。

举个例子,我在江苏城市的街道上散步,虽然也能看到不少市民使用“电鸡”出行,但电鸡在人行道上飞驰电掣的情况相对较少,作为行人的安全感更高一些,我想这个就与路网规划、城市治理有关系。

03.

广东的优势是“人多“,但人均财政支出不足

————————————

总的来谁,近年来,江苏在多个指标上的增速都比广东略高,二者差距确实在缩小,苏大强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广东感受到的追赶压力很大。

相比广东,江苏的优势是“多核”驱动,GDP倒数第一的连云港(4663亿)元,比广东排在第六的珠海(4479亿元)还高。

相比江苏,广东的优势是民营经济更活跃,再加上“人多”,2024年,广东常住人口为1.278亿,江苏为8526万人,广东人口规模接近江苏的1.5倍。

“人多”的好处是发展后劲足、老龄化负担轻,但广东的很多指标一算人均数据,就不太好看了。

例如,广东的人均GDP只相当于江苏的70%,人均财政支出就逊色了。

2024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56.40亿元,按照全省1.278亿的常住人口一除,人均财政支出是14050元,只相当于江苏的78%,在内地省份中排名第24。

这意味着广东虽然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但人均财政支出并不出色,在全国排名也非常靠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广东发展的掣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和就业在广东的外来人口接近3000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4,超过江苏(1030万)、浙江(1618万)的外来人口之后。

这意味着,广东承载了全国最多的流动人口,城市管理、公共交通、教育、医疗、保障房等公共支出的压力巨大,但这一点还没有被充分看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南京大学...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原为二级学院)于2004年改办为具有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校区设在...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矿业...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最新或2023(历届)无锡太湖... 无锡太湖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多学科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以工、商为主,工、商、艺、文、理...
最新或2023(历届)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始创于1998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用现名,是由“985”“211”重点建设高...
最新或2023(历届)上海交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原名上海第二医学院)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