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9日电(徐玮 王鹏)入冬时节,玉门工业园内项目建设热度不减,处处是繁忙而有序的施工场景。在弘大储能集装箱储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生产副总经理曹允仃与工人们一同检查设备安装进度。“从签约到落地,仅用了10个月,这样的速度连我们自己都没想到。”他指着正在安装的生产线说道。
这样的高效并非个例。今年以来,玉门工业园紧扣产业招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1-9月,园区实现工业产值31.05亿元,工业增加值4.37亿元,同比增长52.8%。总投资62.8亿元的35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
图为玉门市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风机叶片临时堆场。 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链”上发力,跑出招商加速度
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玉门工业园以“短链”延伸、“断链”连通、“无链”生有、“弱链”变强为方向,围绕“一核两翼五链”产业链招商图谱,全力攻坚工业项目,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
“我们瞄准的是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而非简单引进项目。”玉门经开区管委会化工产业综合监管办公室副主任赵远介绍说。园区依托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新材料六大产业基础,聚焦液流储能、钙钛矿电池、算力中心三大方向,主动“走出去”招商6批次,拜访企业60余家,并邀请40余批客商实地考察。通过精准对接与高效服务,一批与产业生态深度协同的优质项目接连落地,涵盖风光发电设备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换电重卡等14个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园区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26亿元,有力增强了产业链韧性,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筑巢引凤”,夯实基建根基
硬件支撑与规划引领双管齐下,构筑起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今年,园区投入1.35亿元,系统推进物流园二期道路、电力线路改迁、固废填埋场二期等11项关键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规划层面,《玉门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科学布局“三生”空间,推动集约高效发展;《玉门市老市区产城融合规划(2024—2035年)》促进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玉门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2019—2030)》修编则明确了中长期发展路径。这些规划相互衔接,为园区可持续发展绘就清晰蓝图。
“店小二”服务,营造暖心环境
“我们遇到生产困难,园区第一时间响应,快速解决,保障了高效生产。”玉门市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春明感慨道。园区为企业协调出38.4亩临时停车场和58亩叶片堆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彻底化解运输难题,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类似案例不在少数。园区通过“政企银”座谈、政策入企宣传、法治入企活动等形式,拓宽沟通渠道,精准提供融资、政策、法律等服务。1-9月,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审批等难题10余项,处置闲置土地1宗,盘活低效用地34.3亩,并为25个新项目开展专业入园评估,简化流程,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