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儿,得从2023年头儿开始讲。那时候,美国为了卡中国脖子,早几年就拉着盟友限制芯片技术出口。荷兰的ASML公司是光刻机老大,他们的机器分DUV和EUV两种。EUV是最先进的,从没卖给中国过,因为技术太敏感,美国管得死死的。DUV呢,用在28纳米以上的老工艺上,中国企业一直靠这个维持生产线。
2023年,美国又加码,要求荷兰收紧DUV出口。荷兰政府顶不住压力,同意从2024年1月1日起,新规生效,NXT:2000i以上的型号得申请许可证,大多批不下来。ASML一看,赶紧在管制前清库存,向中国客户猛发货。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ASML对华销售占总收入29%,第四季度直接冲到39%,相当于卖了80多台DUV机器。其中有笔大单,23台NXT:1980型号,价值好几亿美元,主要给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用来扩产。
为什么ASML这么急?中国市场太大,占他们出口的三分之一,2023年收入超60亿欧元。要是彻底丢了,营收得大跌。公司高层在财报会上直说,得稳住客户,不然日后合作难搞。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做DUV,要是ASML慢一步,市场份额就让人抢了。还有,部分DUV专利2025年前后到期,其他厂商能抄着做,ASML得赶在贬值前卖光库存。
荷兰政府在这事儿上玩平衡。2023年下半年,他们批了不少许可证,但也撤了几张最先进的DUV许可,应付美国。结果,ASML在10月和11月集中出货,分别21台和16台,总值超14亿美元。这些机器海运空运到中国,很快就装好调试。中芯国际用它们扩14纳米线,产能利用率从年初75%升到年底85%。华虹则投钱建厂,专攻电源管理和传感器芯片。
这波操作闹出动静。美国国务院发声明,担心技术扩散,但没再制裁,因为没卖EUV。欧洲议会内部吵翻天,有些人觉得经济优先,过度限制造成荷兰失业和创新停滞。ASML有4万多员工,好多在DUV链上,这次卖货稳了订单,没裁人。
转到2024年,新规上路,ASML对华DUV发货量掉下来,上半年收入占比剩26%。中国开始推本土替代,上海微电子搞出28纳米光刻机样机,计划2026年量产。中芯国际自己修ASML机器,保证不停产。全年看,ASML对华销售预计降到总收入20%,但公司整体还行,因为AI热潮带EUV订单多。
9月,荷兰又扩管制,把老款DUV immersion也纳入,得从荷兰政府申请许可证,不再走美国道。这让ASML出口中国更麻烦,但他们说不影响2024财年。政府声称不是禁售,逐案审,但实际卡得紧。中国商务部表示不满,说这扰乱供应链。
进2025年,情况更复杂。ASML三季度净销售75亿欧元,净收入21亿,全年预计增长15%,毛利率52%。但中国销售会大降,从2024年近一半掉到2025年20%。公司停公开中国DUV数据,说是为护商业机密。荷兰总理说,特朗普上台后,还会继续压ASML限售中国。
这事件暴露地缘政治和生意的纠缠。荷兰在管制前卖货,短期稳经济,但长期得罪美国盟友。ASML股价2023年底涨15%,投资者买账,但2024年初因管制波动。2025年上半年,中国客户还买零件,但新机几乎停。中国半导体投资猛,国家基金砸几百亿美元,推本土设备。整个链条在重塑,荷兰这步棋走得稳不稳,还得看后头。
中国拿到这些DUV后,芯片产能蹭蹭涨。2023年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国大陆份额破10%,到10.02%,增速超20%。中芯国际领头,扩28和14纳米工艺,用在汽车电子和消费品上。华虹投几十亿人民币,建厂做电源管理和物联网芯片,市占率慢慢爬。
这直接戳韩国半导体痛点。韩国靠三星和SK海力士,2023年一季度全球代工份额16.3%,三星占12.4%。但中国低价扩产,吃掉韩国在老工艺的市场,尤其DRAM和NAND闪存。三星2023年砍存储芯片产20%,对付库存多和中国抢单。SK海力士亏几万亿韩元,因为价格战和中国自产率升。
韩国出口离不开中国,2023年半导体对华占总出口40%,但中国产能上,韩国订单少。报告说,中国DRAM进步,弱化三星和SK定价权。2024年上半年,三星内存收入滑5%,虽AI拉HBM,但利润率从25%掉20%。SK海力士HBM份额到30%,但长江存储低价冲。
韩国政府推K-Chips法,补贴超100万亿韩元,帮先进工艺。但企业压力大。2024年,美国限韩国公司在华厂用美设备,三星和SK股价9月跌3%到5%。三星转投越南和美国厂,花大钱,短期盈利伤。
2025年,中国代工份额近15%,政府补和供应链完善。三星内存回升,但SK海力士DRAM份额36.3%,超三星34%,靠AI合作。但中国中芯扩产,让韩国丢老芯片出口市场。韩国半导体出口增速从2024年43.9%慢到2025年25%,中国自产率从2023年15%升25%。
三星和SK格局变。SK海力士和英伟达绑紧,高性能内存,但三星NAND遭长江存储打,2025年二季度利润滑10%。韩国协会警告,中国再投,到2030年韩国丢全球10%份额。三星2025年研发砸30万亿韩元,冲2纳米,但中国老领域规模已成。
冲击传到上游。韩国设备商靠半导体订单,中国转本土,需求少。2025年上半年,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跌15%,经济疼。政府推多元出口,到东南亚欧洲,但短期难见效。中国芯片起飞,让韩国从老大变守方,份额还领,但差距缩快。
8月,美国针对三星和SK在中国厂,撤授权,不让进口美设备,得批许可证。SK海力士股跌4.8%,三星3%。这让韩国企业在中国扩产难,产能升级堵。专家说,美国这招反推中国本土化快,韩国夹中间,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