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消息,华为召开第六届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并公布其第六届“十大发明”评选结果。
在本次论坛上,华为公布了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进展。去年,华为专利数、专利收入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华为去年新公开专利达3.7万件,专利许可收入达6.3亿美元。
在通信行业,部分企业主要靠专利费“躺赚”。比如,高通2024财年QTL(技术授权业务)收入为55.72亿美元,占总营收14.3%,毛利率超过70%。
在华为看来,知识产权收入并不会成为华为的主要收入来源,专利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创新。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透露称,历史上华为累计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约是累计许可收入的三倍。
此外,华为还公布了第六届“十大发明”创新成果,包括Scale-up超大规模超节点算力平台、鸿蒙全栈架构创新技术、折叠新形态等。
6.3亿美元!华为专利许可收入创新高
知识产权,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的“无形”财富,转化为受法律保护的“有形”资产,为创新提供了重要动力和保障。
在通信行业这一高度标准化的市场领域,企业持有的专利数量,不仅代表了技术实力,还影响着企业营收,甚至决定了行业规则的话语权。
所以,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已成为企业的共识。一方面,专利可以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专利费也可以为企业分摊研发成本。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 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中,2024年华为以 6600件的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
去年,华为专利许可收入创下了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外,华为在蜂窝通信、Wi-Fi、多媒体技术标准等领域的贡献得到认可。
截至去年,已有超过27亿台5G设备获得华为蜂窝通信标准专利许可,超过12亿台消费电子设备获得华为Wi-Fi专利许可,超过32亿台多媒体设备获得华为多媒体视频编解码专利许可。
宋柳平表示,华为将大量的创新成果通过专利的方式向业界公开,与全世界分享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
知识产权的合作开放,与行业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截至2024年底,华为已签署233项专利许可协议,其中95%通过谈判和调解达成。
有手机行业人士曾表示,一部智能手机可能需要二十多万件不同的技术和专利,没有一家公司,甚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不依靠他人的技术制造出一部智能手机。
华为既是专利许可方,也是被许可方。宋柳平透露称,历史上华为累计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约是累计许可收入的三倍。
不仅如此,华为还在开源生态系统等领域采取免费许可策略,来激励创新、推动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比如,在过去的一年里,OpenHarmony社区超8100名共建者提交的新增开源代码超1000万行,openEuler系操作系统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
去年六月份,华为在“茶思屋网站”全球上线了“查思专利”,免费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专利查询工具。截止目前,已有超过20万件华为专利进入公共领域,可供公众免费使用。
十年研发投入超1.2万亿元
华为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源于其在技术研发上的长期投入与持续布局。
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在研发投入方面排名第一。
2024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超过人民币1,700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 20.8%。根据《2024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华为研发支出位居全球第6位。
过去五年,华为持续将公司年度销售收入的20%以上投入到研发中。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2万亿元。
在AI芯片、手机等领域,华为的技术创新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
比如,此次获得“十大发明”创新成果之一的,Scale-up超大规模超节点算力平台,可以让数百、数千个AI处理器联接起来,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工作、学习、思考、推理。
这为国产AI的发展提供了另一条发展思路。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只有依靠超节点和集群,才会规避中国的芯片制造工艺受限,能够为中国的AI算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供给。
鸿蒙全栈架构创新技术,则为用户带来流畅、安全的全场景使用体验。
截至10月22日,搭载HarmonyOS 5的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2300万台。最新推出的鸿蒙6流畅度较鸿蒙5升级后提升15%、较鸿蒙4升级后提升40%。
可以看出,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积累了庞大的专利组合,不仅构筑了自身的技术壁垒,更通过许可与开源,驱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