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发配女囚,官差为何抢着押送?原来有你想不到的好处
创始人
2025-11-12 16:01:38

发配,顾名思义,就是流放。这是古代针对犯人的一种刑罚方式,通常是将罪犯充军或者流放至遥远的地方,并由差役押送前往流放地。这种刑罚不仅残酷,而且执行过程十分艰难。犯人需要徒步行走上千里,不仅要戴着枷锁,时常还会遭到差役的毒打。即使成功抵达流放地,也往往没有太好日子过,大多数情况下,犯人还得服劳役,生活异常辛苦。

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被判流放,不能坐马车,只能靠自己走上千公里的路程,这段旅程可能就像西游记中的取经路一样,至少得花几个月的时间。这样长时间的押送,差役们需要一直陪着犯人,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当有女囚犯被判流放时,负责押送的差役们往往争先恐后地抢着去押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差役最不愿意押送的犯人

在我们探讨差役为何喜欢押送女囚犯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他们最不愿意押送的犯人类型。

1. **悍匪和亡命之徒** 这类犯人通常非常凶猛,难以控制,就像《水浒传》中的武松那样,体力强大且不怕死。对于差役来说,押送这种人存在极高的风险。万一犯人反抗或者有机会逃跑,甚至可能发生反杀,后果十分严重。亡命之徒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会杀人,这样的犯人对于差役来说,无疑是一个大麻烦。

2. **没钱没权的硬骨头** 这类犯人通常背景较为贫弱,家里没有什么财富,也没有政治势力。此类犯人一方面不容易管理,另一方面差役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因为这类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油水,即使差役们辛辛苦苦押送一趟,什么利益也得不到,最终只能拿到低廉的薪水,哪有哪个差役会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3. **重病垂危的犯人** 这类犯人通常身体极为虚弱,虽然不太可能逃跑,也不太可能反抗差役,但押送重病垂危的人风险也很大。如果在途中犯人死于病重,差役将面临责任追究,这也是他们最不愿意处理的情况。毕竟,死者的尸体对于差役来说,既没有利益可图,也可能成为麻烦。

二、差役为何喜欢押送女囚犯? 既然差役最不喜欢押送的犯人通常属于三种类型——没有油水的贫民、危险的亡命之徒以及可能死于途中重病的犯人。那么,为什么差役们会争抢着去押送女囚犯呢?事实上,女囚犯常常是差役们青睐的对象,原因有很多。 古代女性出门的机会本来就很少,因此女性犯罪的机会也相对较少。通常被流放的女囚犯,往往与家中的男性有关,可能是因为家族内部的牵连。这类女性犯人的家庭背景通常非富即贵。富贵的家庭意味着他们能够为差役提供丰厚的贿赂,以保证女囚犯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待遇,甚至可以免于遭受虐待。因此,差役们当然更愿意押送这类有背景的女囚犯,毕竟能从中获得好处。 除了这些家庭背景之外,另一个残酷的原因就是人口贩卖。在古代,尤其是清代和明代,人口贩卖现象猖獗,特别是针对女性。由于当时的妓院是合法的,女性若被卖入妓院,往往能为卖方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某些差役将女囚犯视为商品,在押送过程中,如果有机会,他们可能会将这些女囚犯转卖给妓院或边疆的奴隶主。这种情况在边远地区尤其严重,尽管《大明律》明确禁止贩卖囚犯,但由于监管薄弱,黑市交易屡禁不止。 即使是那些没有什么背景、家里贫困的女囚犯,差役们也有可能抢着押送。因为女囚体力较弱,差役们可以在押送过程中克扣她们的口粮、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甚至利用提供保护的名义索取额外的费用。此外,女囚在押送途中也常常遭遇性侵,甚至被虐待。清代《履园丛话》记载,某县令的妾被发配时,在押送途中遭到差役逼迫,最终选择自杀,这揭示了女性在流放过程中的悲惨命运。 结语 官差争抢押送女囚犯的现象,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父权制与官僚体系之间的性别剥削。这不仅暴露了古代司法的腐败,也揭示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系统性压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尤其是在官吏腐败、政权衰败的阶段。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治理的弱点,也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对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江苏宿迁... 出台背景  2月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8号)建立全国统...
最新或2023(历届)湖北荆州...  7月1日至6月30日我市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已出炉。据悉缴费个人可...
最新或2023(历届)武义县城... 近日武义县政府新出台了武义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新办法于5月1日开始实施。新办法实施后我...
最新或2023(历届)个人如何...  想必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我们所在的工作单位都会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其中就有养老保险。但是对于一些自...
最新或2023(历届)合肥养老...  基础养老金提高至110元  日前市政府下发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合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现了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