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行业:如何锚定“十五五”的战略“靶心”?
创始人
2025-11-11 16:21:51

“十五五”时期我国基建行业的发展逻辑将如何发生转变?

如何在“十五五”的发展浪潮中抢占到新一轮基础设施行业的先机与红利?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都包括哪些关键维度?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五年,也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告别“野蛮生长”步入“精耕细作”的重要窗口期。“十五五”的基建发展模式将逐步摆脱传统依赖大规模投资和强力刺激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路径,转向构建更加集约高效、科技驱动、绿色低碳、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正式公布。针对基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明确了若干点重要方向,安永基于上位政策指引与行业实践经验,梳理总结出了五条“十五五”时期的关键趋势:

1、数智化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新底座”

《建议》指出“十五五”期间要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

加强5G、光纤等信息通信网络的深度覆盖,推动卫星互联网等空天资源的布局,强化云网一体化运营。推动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的建设和布局,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则将更加紧密对接前沿科技突破,重点投向人工智能、6G通信、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生命科学、深空深海探测等未来产业领域,推动前沿技术“基础设施化”,开辟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传统基础设施的数智化改造也会同步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将深度渗透生产性基础设施,推动工厂设备互联、数据互通;智慧交通物流设施将整合车路协同、智能调度等技术,提升运输效率;城市大脑、应急指挥系统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则会提升城市运行的管理水平。

2、内外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成为“大动脉”

《建议》指出要健全多元化、韧性强的国际运输通道体系,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完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布局。同时,国内层面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达保障,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从国际维度看,“硬联通”是基础支撑。中欧(亚)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将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提升效率与服务能级,通过完善境外集疏运体系,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品牌。西部陆海新通道则会强化“铁海”“公铁”等多式联运衔接,成为连接东南亚与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战略通道。

在国内层面,“十五五”将加强跨区域统筹和跨方式衔接,综合交通枢纽、智慧物流枢纽将成为关键节点。随着综合交通枢纽推动“空、铁、公、水”多式联运的深度融合,未来更多国家级、区域级的枢纽将以“一体化+零换乘”为目标,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智慧物流设施的普及意味着自动化仓储、无人配送车、智能冷链等技术将广泛应用。

3、城市更新与韧性基础设施成为“新战场”

《建议》明确“十五五”时期要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提升安全韧性和运营可持续性。

从城市运行规律来看,我国城市发展已走过了大基建、大开发的高峰期,逐步迈入存量运营、品质提升的“下半场”,城市发展逻辑也将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这意味着城市更新、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替代过去的城市大规模外扩和拆迁棚改重建,催生出多元的发展机遇与业务形态。

在具体实践中,城市更新工作将围绕闲置资源盘活、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小区配套服务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15分钟生活圈打造、社区功能营造等重点领域展开。另外,为了更好地面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风险挑战,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避难场所等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尤为关键。

4、民生服务类基础设施成为“新蓝海”

《建议》提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流动趋势,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经历深刻变迁,老龄化社会演变进程加剧,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20%,消费能力较强的新银发群体崛起。同时,公众消费偏好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品质体验,文化、健康、社交等精神层面需求显著增长。在此背景下,民生服务类基础设施的升级也将成为“十五五”基建投资的“蓝海领域”。

其中,养老设施、健康医疗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等民生服务类基础设施需求较大。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重点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布局,同步配套老年大学、康复护理机构等服务空间,形成“就近可及、功能复合”的养老服务网络。健康医疗设施领域则以分级诊疗体系完善为核心,重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乡村下沉覆盖。通过建设更多社区级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及文化场馆文旅体育设施,让公共文体服务融入日常场景。

5、绿色基础设施成为“新阵地”

《建议》明确指出要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加力建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建设能源强国。

作为基建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新型能源体系强调“源网荷储”的一体化。

一方面,风、光、氢、储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将提速,扩大风电光伏基地规模,推进氢能制备与储运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成型,智能电网、微电网的升级将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难、传输损耗大等痛点。

绿色低碳化不止于能源基建领域,也同样会延伸至交通、循环经济等基建全场景中。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绿色低碳转型体现在轨道交通网络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完善上,同时加氢站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也将助力交通基建领域的低碳化。在循环经济基础设施中,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智能化升级、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设施的提标扩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完善都将大幅提升资源循环效率,减少基建全周期的环境负荷。

结语

总体而言,“十五五”时期我国基建行业的发展逻辑将发生深刻转变,从过去依赖规模扩张的粗放路径转向更注重质量效益的精细化发展,锚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战略“靶心”,即可在“十五五”的发展浪潮中抢占到新一轮基础设施行业的先机与红利。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学六年级寒假家长评语 寒假表... 父母时给予了肯定。但希望亨利注意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但是学习不够努...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小学... 好帮手,不信?你好好试试看!  家长: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但是学习不够努力认真,希望你以后注...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孩... 衣穿裤时灵巧的样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园孩... 果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更棒了。  4、小巧玲珑的你,喜欢玩各种玩具,如:开遥控汽车、玩奥特曼、...
小学家长期末评语集锦大全 高一... 。目前,你已经认识到你自己的毛病。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在新的一个学期,希望你一定要改掉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