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在《史记》里面,人物、朝代、诸侯的传记分三个归类:本纪,指的是天下共主的内容,比如《秦始皇本纪》;世家,指的是诸侯的传记,比如《管蔡世家》。而列传,指的就是人物传记,比如《淮阴侯列传》。
不过,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秦末的时候,作为反秦势力名义上的盟主熊心,没有本纪,甚至连列传都没有?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和司马迁的治史态度有关。
1、项羽本纪
在司马迁的《史记》的本纪部分里面,有个很奇特的存在,那就是项羽本纪。
前文刚刚说过,本纪,指的是记载天下共主的部分,相当于天子。但是,项羽的地位无疑很尴尬:项羽从始至终都不是天子。
一开始,项羽是楚义帝旗下的将领,并且因为掌握武装力量,项羽也成为了义帝朝廷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项羽从始至终都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楚义帝在世的时候,项羽是楚义帝的臣子。等到楚义帝被项羽杀害以后,项羽又依靠自己的军事实力,胁迫天下诸侯豪杰服从自己的号令,并且主持了分封。这时候的项羽,其实是僭主。
当然,项羽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僭主,注定无法长期存在。
事实上,项羽号称西楚霸王,其实本质上也是打算向春秋时期的霸主那样做霸王——也就是说,项羽的自我定位是诸侯的老大,而非天子。至于天子,项羽估计觉得长期缺位就好——毕竟,从周朝的周赧王死后,天下间有了几十年没有天子的年月,各诸侯国也生活的好好的。所以项羽实在想不出,多天子这个摆设有啥意义?
其实我个人觉得,项羽的想法似乎也不是没道理。但是,项羽这种自号霸主的行为,必须有绝对的硬实力支持才可以。
刘邦则利用项羽杀害楚义帝的行为大做文章,讨伐项羽。而项羽没有天子的尊号,所以道德上处于下风。
不过,司马迁认为,虽然项羽没做过天子,但毕竟也做过僭主,有过事实上做天下老大的记录,所以还是得将其纳入本纪范围。
2、司马迁的盘算
而楚义帝的很多内容,其实都被分别记载在项羽和高帝(刘邦)的本纪里面。
司马迁认为,这样的记录意味着楚义帝的人生履历已经有了事实上的记载。所以,不需要给楚义帝专门写列传。
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本纪,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是因为秦末的时候,楚义帝的身份其实属于诸侯的武林盟主,而非天下共主。并且司马迁也承认,秦末的共主是二世皇帝,只不过秦残暴,所以反秦义军是讨伐无道,因此需要肯定。
第二是因为楚义帝在历史上发挥的功能不大,仅仅是个吉祥物而已。所以从实际上来说,诸侯的实际上的领袖是项羽,项羽已经有了本纪,那楚义帝就不需要有本纪了。
3. 结语
其实历史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统计学,所以,历史的记载、归类,应该是本着方便记忆和归类为原则。也因此,中国历史上存在很多打包记载情况:比如新莽的历史被归入西汉,武周的历史被归入唐。
熊心的传记,也被归入项羽和刘邦的本纪里面。反倒是如果专门给熊心写传记,反倒是很累赘了。
实在是没必要的事情。